学画之技术稿件

中国画的对立和统一

文/宋彩文

中国画中,南齐谢赫有六法为大纲: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甚或五代后梁画家荆浩也在其所著在《笔法记》中提出了绘景“六要”:气、韵、景、思、笔、墨。乃至从南齐开始,历来把画分四品,即“妙品,能品,逸品,神品”等等论要浩如烟海不可尽述。然而这些前贤论之虽然言简意赅,但是深入系统的讲述不多,具体操作不明所以。习画多年苦此困惑不达,披历风雨之后,笔者对于艺术对立统一的规律有一些粗见,写出来与痴爱书画的同道们共议。

中国画的对立因素很多,主要有几个方面:用笔中的各种笔法相互为用,相互衬托,根据物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笔法,这是书画艺术上千古不易的真理。元代画家、书法家赵孟頫在《秀石疏林图(题)》:讲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诗中对书画中驾驭毛笔的基本规律做出了概述,同时指出笔法的具备是书画的入门圭臬。

首先我们来谈用笔的顺逆,中侧锋,中国画的基本用笔方法有:点,中,侧,拖,擢,皴,拂等七种,中锋就是让人力与笔毫之弹力“合拍”。中则含劲圆浑,侧以取妍。写意山水的披麻皴,杂树的勾勒,鹿角与蟹爪枝,非中锋用笔无以传达真山水的苍茫,蓬勃的生命力。反之,用笔写兰叶,中锋为主,提按之间中转侧锋,转动笔锋,完成叶末的劲挺。笔法的顺逆一般来说,是指逆锋和顺锋而言,画山石常用破笔,笔肚在前,笔锋在后,渴笔逆行,以取苍劲之意,也可恰当地表现山石崚嶒的质感,同样的画松树的皮纹也需此法,或圆或方,逆锋裹用,皴擦而得。

其次是墨法的对立,一幅成功的作品中,必须是浓淡干湿同时具备。墨法的变化,或者墨法的表达固然有表现物象的制约,但是墨分五彩绝对是书画家合理用墨这个大前提下完整的构成。而墨法的合理,完整的陈述还必须应用水的用法,用笔为帅,用水为魂,用墨为质。水分多,有渲染的淡墨,稳定厚重的浓墨,重墨,甚至次浓墨,都是以水分的把控依次为降。反之水分少,出现飞白的枯墨,或者干而润秀的干淡墨,都是水分较少,甚至很少,体现笔断意连的,笔意连绵不可或缺的表达效果。

最次,是章法上的对立。文喜看山不喜平,同样在书画作品中也要杜绝平整。无险不能造势,在险绝中求平整,才能让表现内容生动,主题才能突出。大师潘天寿常以造险见长,奇崛的大块面的单勾山石,劲挺的线条,一同为造险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用苍鹰数只,重墨厚色,平衡画面构成,大开大合,造就一代宗师。

此外学书实践中,书法中结字中穿宽插虚,主笔突出,就是复归平整的具体应用。甚至在郑板桥的整体章法中,字体大小错落,如乱石铺街,错落有致,相辅相成。米芾书作中,行草中左右倚侧,大小强烈变化的结果,只有在行气,甚至整体作品要求的操控下获得另外一种合理的稳定。我想书为心言,天人合一,变化是一种必然,对立的双方互为根本,互为对方的烘托,这既是一种哲学的约束,也是一种求天真的自然的导引和流露。

中国画制造这么多的对立关系,其实就是为了更多的统一,因为这是艺术基本的规律。

首先谈谈用笔的顺逆,中侧的统一。无正何以为侧,中侧锋的自然变化,或者说毛笔在书画家具体应用中常常存在于同一个物象上,其实就是叠加简单用笔的复合用笔,譬如表现一个写意的萝卜,中转侧点多萝卜的主体,侧转中勾写末端,最后换中锋写出叶梗等。再如画一条鲤鱼,大笔侧锋扫出鱼背,中锋浓色勾鱼嘴,鱼鳃,中锋勾写鱼鳞,最后以侧锋拖笔,顺锋写鱼尾,特别是画金鱼的尾巴,婀娜摇曳多姿的鱼尾,只有在合理地利用了笔锋的变化,有序的控制行笔,才能恰当地统一鱼体更好地表现金鱼有生命活力的姿态。就像音乐中用基本的乐符反复变化,延时,倚音,甚至和声等复杂变化,完美地奏出美妙的乐曲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绘画当然同理。再如画家任伯年的花鸟画中,常常花鸟,或者花叶互相掩映,用活了“藏”字诀。其实这也是画面上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另一种高超的的疏密关系。章法的目的是取形取势。,一个花鸟画家,在师造化时要“深入其理,曲尽其态”,要尽可能地观察和记录描绘对象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态势,特别是感动自己的态势-------这是出章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那只能是凭空杜撰,闭门造车。

其次谈谈用笔的节奏,这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应用。清王学浩《山南画论》中云:字要写不要描,画亦如此,一入描画便为俗工矣。而写之时,“画之起结最为要紧,一起如奔马绝尘须勒得住,而又有住而不住之意,一结如众流归海,要有得尽而又有尽而不尽之意,”一张画总是由千笔万笔组成,这些笔画不是平平淡淡组合在一起的,而是有节奏地组合在一起,来表达艺术形象,才有感染观者的力量。

中国画要靠笔墨传情,只有注意用笔的节奏感,整幅作品要像一组自由体操比赛的动作,有层次,有变化,优美自然而富于节奏。用笔不可孤立,要讲究笔与笔之组合,笔与笔之呼应。用笔要注意轻重疾徐,浓淡燥湿,浅深疏密,流利活泼,才可以通过笔墨传达出自己的情感,才能画出真正的艺术品来。

画到生时是熟时,虽然长时间画家表现同一内容,但是画法上决不可定型,而要常常求新,时时有新的追求,这样才会不断进步。这是中国画最高层次的对立和统一,是升华了的艺术规律内化,自觉的师造化的创作过程。是一个艺术家能够描写生命,作品有绘画史的历史意义,同时追求千年长存的艺术生命的最高目的。

画之所贵,当出己意,只有这样的大胆革新,力求新颖,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才能达到“人与画合”的最高境界。以上是鄙帚之陋,不到之处请方家不吝斧正,钟情的同道们一起努力,让中国书画这朵民族艺术奇葩花开繁盛,源远流长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画之技术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