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宋江论文

      《水浒传》中,宋江这一人物的性格是占有多重和矛盾的。宋江人物形象的历史原型与现在的宋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历史原型中,甚至被称为“绿林豪杰”。关于前后的一些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历史原文中的宋江起义,而起义的导火线正是宋朝为处理财政困难,宣告将整个梁山800里水域悉数收为“公有”。规则,做任何事入湖都要收一定的费用。如果有违反者的话,就都以盗贼处理。有的人交不起过重的税,长期压在心中的怒火终于爆发了。这时,在宋江等人的带领下。被逼上梁山。直到宣和年间,才真正的起义。大宋几百年间的龙人齐大大小小系有百次之多松江的企业,都是规划与影响比较小的一次起义。正因为是这次正本规划与影响都比较小的农民企业,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泛撒播于民间,以至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一:宋江武艺理论上有,实践中无

      宋江有无武艺,《水浒传》中是理论上有,实践中写的却没有。

理论上:《水浒传》第32回说:“宋江是条好汉,只爱学使枪棒。”向武松介绍孔明时又说:“因他两个好习枪棒,却是我点拨他些个,以此叫我师父。”再如欧鹏在同一张青搏斗中,宋江看欧鹏“使得好一条铁枪。”便“暗暗喝彩”。这说明宋江对枪法很内行。而从《水浒传》中对宋江又是“只说不用”。一次在揭阳镇,赏了一个使枪卖棒的五两银子,遭到揭阳镇的霸主穆弘一阵辱骂。接着又写到:“宋江武高胆大,不吃他一套。穆弘喝到:“你这贼配军敢回我说的话”时。宋江接着就说:“做甚不敢回你话?”大汉提起双臂打来,宋江躲过,宋江待要和他对打时,使枪棒的人赶了过来。这一次宋江差点儿就要“露一手”。躲了半天。而“躲”也是十八般武艺中的一种。宋江且没有出手打,但证明他所说的“点拨”不是别人乱吹。在紧急关头都有人来护驾。例如:三打祝家庄。“宋江亲自做先锋,攻打头镇。”当扈家庄的一丈青前来应战时,出来的是王矮虎,王矮虎被一丈青活捉后。祝龙就出来乘胜追击掩杀过来“捉拿宋江”,话说,宋江这回该亮一个招了吧?然而却又用不着,李逵直接从山坡上杀奔下来,截住一丈青厮杀起来。总之,《水浒传》作者总是不让宋江“实践”一下。自己的武艺。


二:从作者角度看,宋江

      我们再从《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身上寻找答案。其一,作者创作是从人物形象之间的对照性和差异性出发寻找的。可能在《水浒传》作者的脑海里,宋江是一个善良的刀笔吏。虽然在《水浒传》中宋江的出场介绍说他“是条好汉”、“学得武艺多般”。但是正是宋江这样的人,却要走上背叛的道路。对宋江的描写就不像其他书生文臣的描写那么简单化了,那么细了。如:《水浒传》第十四回对军师吴用的描写:“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外号‘智多星’。”完全是一个精明书生的描写。而对宋江这样一个“刀笔吏”的描写加上“学得武艺多般”,却无处使用武艺,说起来就是作者潜意识仍是那个文弱的“刀笔吏”在起作用。为了突出宋江和其他文臣的不同就让他理论上有武艺而实践中却无。其二,作者让宋江软还是硬,完全根据故事情节总体建构布局的需要。杀阎婆惜后,宋江“需要”被抓住。若宋江一拳把她打翻,扬长而去,那就没有戏了。同时,在浔阳江贼船上,故事要求读者替宋江担心。若宋江亮出武艺,那读者就放心了,但这就破坏了悬念。作者为了这些情节悬念的需要,就不得不让宋江理论上有武艺实践中却无武艺。其三,从作者创造宋江这个形象内在单纯性的需要上看,《水浒传》作者关于宋江的形象设计是文弱的知识分子型。如果忽然让他大打出手,就会破坏人物性格的统一,宋江若忽然凶起来,那的确有点不伦不类。由此可见,《水浒传》作者在介绍宋江时说:“爱习枪棒”,其实只是为了“打扮”宋江而已,其实这一打扮就好比让诗人穿戴上一身盔甲。说宋江“爱习枪棒”是《水浒传》的作者经常说,“说顺了口”而已,想要恭维谁,就说谁“爱习枪棒”,所以介绍富户地主的晁盖“爱习枪棒”,史太爷的少爷史进“爱习枪棒”,卢员外“爱习枪棒”。……而在《水浒传》作者那儿,“爱习枪棒”成了对人称赞的一种习惯用语。因此,宋江可以说有武艺,但是他不能施展。其四,再从一般情理逻辑对作者创作作演绎推理。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领导者的角色,是一个书生。如果,不写他“爱习枪棒”,那他就显得无用了。

      综上所述,作为文学作品,《水浒传》是在宋代说话、民间故事、文人传说、史书记载以及元代杂剧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汇集而成,元末明初由施耐庵或罗贯中加工整理成书,之后又屡经明代文人的改动、补充和润饰,在这一过程中,宋江的形象也经历类似的变化。特别是《水浒传》在流传过程中,后来的作者与修订者对于宋江形象又有意无意地做了 “道学化” 和“软化” 处理 ,导致进一步违背生活的本质真实,最终出现了他不仅在性格上有着明显的矛盾之处,就连这一人物作为草莽英雄应有的武艺也出现了争议。反之,这一矛盾,和宋江其他性格、命运矛盾一起有机地统一在宋江身上,造就了宋江这个有着特定面貌的艺术形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水浒传》--宋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