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读后记

读后记:

    这本书主要是写一位心理咨询师从小白到合格咨询师的刻意练习。开篇写了自己初做心理咨询师的美好体验与尴尬——50%的来访者没有变好(而这居然是行业平均水平);希望自己的咨询水平能够提高而查阅了相关论文,请教了相关专家,开始了刻意练习之路;刻意练习如何降低了自己的焦虑,最终提高了自己的咨询表现,并且要和读者分享自己的成功之路。

    书中也提供了一些科学研究和统计调查:资深咨询师的来访者反馈与新手咨询师的相比没有显著区别;精神动力取向的咨询师是最反对对咨询过程进行录像的群体,原因很多是因为不想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表现(虽然作者也是短程动力学心理治疗取向,但是作者是支持刻意练习的一方)。

    读有的书,感觉是和智慧老人对话,余音绕梁;读有的书,会了解一些学科和知识,愿意以后查阅;读有的书,和听人讲个人成长史差不多,觉得作者挺努力,但是其实一万字以内就能说清楚(我自己也属于这类“作者”)。这本书就是第三类书,我对作者的评价和对我自己的评价相同,但是我很羞愧——这样的水平也写书吗?也许我也羡慕作者——毕竟人家写了书了,而且还翻译到中国来。但是,说真的,平时同辈聊一聊还行,对于想作为武林秘籍,看完就会做咨询或者提高咨询水平的读者来说,那是一定会失望的。

    支持作者观点的咨询师,已经想办法在自己的训练过程中加入了更多的练习——刻意练习与非刻意练习都有;不支持作者观点的咨询师,可能也不容易因为读一本书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当然也不能说书完全不值得一读。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讲“道”(理论)的内容多,还是可以读一读的;后两个部分讲“术”(具体练习方法),就如同《考上清北的状元说》一样,读不读差异不大——因为每个个人的差异是无法忽视的,不是读了就能去做/愿意做的/做得到的。

    在以前买书还比较贵,生活节奏比较慢的年代,买一本书是要上亚马逊、豆瓣、京东看看书评的。如果差评比较多,就不会买了。现在似乎图书更优惠了,为了凑单想买不想买的书也都买了,看书评的欲望也没了。

    但是我居然又写了篇书评,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