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今天继续分享关于《黄帝内经》的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
黄帝问岐伯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我们先来逐个了解下其中几个词的意义。
“天师”是谁?
天师是黄帝时的官位名称,这个官位可不是普通人能当的,只有帝王的老师才可以做这个官,所以天师就是帝王之师。在《黄帝内经》中的天师指的就是岐伯,黄帝尊称岐伯为天师。
唐·王冰注解《黄帝内经》:“天师,岐伯也。”
在道教文化中,天师原指道教始祖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后来道教被发扬光大,后世道教中把有道者也有称为天师的,比如说东汉时的张道陵,就被弟子尊称为天师。
东汉时期,官方把道教天师以律法形式规定为官位名称,那个时候称张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这个天师就是被官方认可的官位了。
此前的天师称号其实一直是张道陵张氏子孙的自称而已,也就是自封的官位而已。
现在,天师就成为了道教的尊称,只有统领道教的人才能被称为天师,而不是什么道士都可以称为天师。
“上古”是指什么时期?
上古,指的是有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文字记载就是划分上古中古的一个分水岭。上古时代因为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可以考证,所以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和人物无法直接去考证,就被人们认为是神话传说。而我们所说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文字记载,有东西出土可以考证,就被人们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不否认上古时期的传说,华夏文明能延续到现在,肯定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现在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这都是说少了,难道上古时期没有文字可考就说上古时期没有文明或是智慧可言吗?
我们现在崇洋媚外,没有文化自信,在西方人看来我们这些没有文化自信的人骨子里都是很卑贱的。如果我们始终拿什么科学来说事,那就可悲了,认识世界的渠道方式有很多,科学是一种,中医也是一种,玄学也是一种,没有谁对谁错,适合的就是对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大概是2014年左右吧,具体时间不记得了,我就直接说事吧。有天晚上,我突然腰部后背剧烈疼痛,疼得就差哭了。那会和同事一起住,我叫同事赶紧给我捶捶背,希望能缓解疼痛,可是捶了一阵也不见好转。
后来实在熬不住,就叫同事扶我下楼去医院,我们打了一辆出租车就去了山西某某医院。其实那医院距离我的住处只有几百米远,当时我疼痛难忍走不了路,只好打车去。
去了医院以后就是各种化验检查,折腾了几个小时才给我输上液体,也不知道输的什么,反正没任何作用,疼痛没有任何减轻的样子。
天快亮了,同事也陪我熬了一夜,我不好意思再麻烦人家,就叫同事去上班了。
我问大夫到底怎么回事?几个大夫不知道如何回答,其中一个大夫说我们正在研究,我在其中一个科室里看到他们拿着拍的片子左看看右看看。
我又是疼痛,又是气愤,拔了液体就一步三挪回家了。当时就想医院都无可奈何,就听天由命吧,回家再想办法。
回到家,我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就像作家突然有了灵感一样。那个想法意识告诉我,这是平时工作时常常久坐又不喝水的缘故,肯定是的。
于是,我马上熬了一壶姜汤,熬汤的时候我就学华佗五禽戏里的猿猴那样捶胸顿足。姜汤熬好了,我把一壶汤都喝了,然后又捶胸顿足。如此这般折腾了半个小时,突然觉得不那么疼了。后来继续再喝一壶姜汤,再蹦蹦跳跳,疼痛全无,啥事儿没了。
这是本人的亲身经历,在某某医院花了三千多块钱做检查毫无结果,后来几壶姜汤解决了问题。
为什么回家后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呢?后来我想那是我的第七识出来救我了。关于第七识,我写过很多文章,都是亲身经历。这里你也可以理解为你的灵魂。这是基于宗教的角度所做的总结。
《黄帝内经》中黄帝提及的这个上古指的就是比黄帝更为久远的历史时期。黄帝距今有4400多年,而上古比三皇五帝更早更久远。
“春秋”是什么意思?
看到春秋二字,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春秋》那本书。我国历史上公元前722到公元前481年这段时间称为春秋时代,而鲁国编年史因为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春秋》。后来的历史学家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春秋不是指《春秋》这本书,也不是说春天秋天。
春秋,春者春季,秋者秋季,古人用春秋二字表示整个一年的时间,现在泛指岁月,比如说苦度春秋。春秋也指人的岁数,比如说春秋鼎盛。
“春秋皆度百岁”这句话里的春秋指的就是人的岁数。
“动作不衰”是什么意思?
动是动什么?这里手动为动,脚动为作,动作就是说动手动脚,手脚还很灵活。
为什么说人老先老腿?人老了气血不足,精气枯竭,腿脚是离心脏最末端的,所以精气枯竭的情况下气血难以通达到肢体末端,所以人老了腿脚首先就不灵活了。
手脚灵活的老人,一般他们的五脏六腑还很健康,没有病变,精神抖擞,精气神还没有耗尽。
再看当下的老人,六七十岁的老人有几个动作不衰的,有的老人走路趔趔趄趄,有的老人吃饭抖抖擞擞,甚至有的人才活到四五十岁,那手脚就不灵活了。
“动作不衰”意思是说上古之人活了一百岁,他们的手脚腿脚还很灵活。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在问什么?
时世就是说当下这个时代。
时世异耶,这是一个问句,就是黄帝问岐伯,是不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了的缘故?
人将失之耶,这其中的人指的是我们,就是黄帝所处时代的人们。
“失之”就是把什么失去了,丢失了。
人将失之耶,就是黄帝问岐伯,人们是不是失去了生存的道(或者法则)。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的意思就是,黄帝非常疑惑就问岐伯:“难道是时代变了,还是人们丧失了对道的敬畏之心,人们的饮食起居不遵循天道规律,所以才不长寿,大多数活了半百岁数就早早的夭折了?”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这段问话的意思就是,黄帝问他的老师岐伯,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人们都能够活到百岁,而且手脚都还很灵活,再看现在的人们,活了不到五十岁就都手脚不听使唤了,这难道是时代变了的缘故吗?还是人们不遵循天道的原因呢?
岐伯如何回答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岐伯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是和前面一样,先来分解一下其中的词组,最后再综合说说岐伯到底讲了些什么。
“其知道者”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知道”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你知道什么的知道。
这里的“知”是掌握了,了解了,领悟了的意思。这里的“道”是天道的意思,就是指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比如说春去秋来,春种秋收等自然规律。
“其知道者”就是说,上古之人那些领悟了掌握了天道运行规律的人。
“法于阴阳”是什么意思?
天道的运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变化的,这个道它是不变的规律,《易经》上谓之不易。而“法”是怎么来的?法是后天人们制定的游戏规则,它是可以变动的,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变化的。比如说商鞅变法,商鞅就把律法给变了。
阴阳是什么?阴阳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是对立统一的意思。比如男女,男为阳,女为阴,这男女就是对立的,我和你阴阳性质不同就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这个世界只有男女搭配才能和谐,这就是统一。
这里的“阴阳”指的是一种能够达到和谐的规律法则。
“法于阴阳”就是说上古之人他们掌握了阴阳和谐的规律法则。
“和于术数”是什么意思?
“和”是什么?和有很多意义,在这里和的意思是平和,谐调,和美的意思。
“术”是谋求生存的工作职业。古时候的术可不是这么写的,现在简化了,都没有汉字的意境美了。術是这么写的,术在行的中间,意思是这个能力是我们行走江湖的得以生存的职业或是工作。
和来自于术。说明古人认为选择做那个职业很重要。选择那些让自己的身心健康的,不违心的,愿意做的职业才能和美。能让我们身心和美的事情才值得好好去干。所以古人所讲的职业贵贱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认为职业无贵贱,甚至古时候不被高看的职业戏子现在却成了最耀眼的职业。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者甚至笑贫不笑娼。
职业选择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很重要。一个自认为自己很善良不违心的人干了一件不太喜欢甚至违背天道的工作,即便内心很痛苦,但是为了钱还不得不干,这样的人工作时间长了身心健康就会出问题。
李连杰凭借《少林寺》而走红,后来李连杰皈依佛门,在谈到《少林寺》时为什么要忏悔呢?因为这部电影确实好看,侠肝义胆,武打痛快淋漓,可是这部电影让很多本该好好学习的年轻人逃离了学校,让很多不懂事的孩子选择去少林寺学武,李连杰忏悔自己误导了很多年轻人,耽误了他们的学业,破坏了他们的前程。如果他不忏悔,他就自责,身心健康必定会受影响。
“数”是一种结果,术的结果。
“和于术数”就是说通过一定的术的验算或是卜卦之类,再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到和美和谐。
“食饮有节”是什么意思?
食饮就是吃喝拉撒的事情。
节是节制,规律。
一个人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很容易出问题,这种人脾胃都会出问题。现在为什么糖尿病这么多?糖尿病就和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大鱼大肉,酒肉穿肠过,饮食无规律,自己觉得很痛快,但是从不去考虑脾胃能不能受得了,久而久之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大家吃喝七分饱就行了。怎么算是七分饱,就是不吃也不觉得饿,吃吧还能吃得下去,这个时候就是七分饱了。
人的胃是有弹性的,如果我们经常吃到撑到嗓子眼,时间长了胃就受不了,物极必反,能不得病吗?
再者我们现在的吃喝都反季节了,夏天外面三四十度高温,我们却喝着冰镇啤酒,吃着凉菜,觉得舒服啊,胃能受得了吗?那一两度低温的冷饮啤酒需要你的胃用自身的能量把它慢慢加温到正常体温,这看似简单的事情,消耗的就是你的精气。
再说喝水吧,现在商业化炒作,一天八杯水好像成了不变的法则,实在搞笑。水怎么喝?正常人,觉得想喝了,你就喝,不要刻意的去喝八杯水,那是毫无意义的。你不觉得有渴意,也不想喝,但是为了完任务,硬要喝,最终伤得就是你的肾脏。
还有喝酒,现在的人为了所谓的交际,不醉不归,这是无节制的表现。喝酒伤身,有多伤身,男人喝多了,第二天你那小雀雀都硬不起来,你全身的精气都去化那酒精了。为什么喝醉酒,第二天起来非常困乏,就是因为酒精大量的耗散了你的精气。
我们现在为什么吃啥啥不香?想想以前,妈妈蒸熟馍馍的时候,从大老远就闻着那麦香味了。现在的面粉做出来馍馍有纯真的麦香味吗?以前过年时宰猪杀羊,那猪肉不放任何佐料,大门外就闻着香。过去农村那一头猪怎么养大的?喂的都是麦麸加野菜,有的人直接喂玉米喂粮食,喂十几个月才能喂大,那时候那晓得有什么催肥药,哪有什么喂猪的添加剂,都是粮食野菜喂大的那猪肉能不香吗?现在的猪,三个月能长到一两百斤,的确是大,的确没啥味。以前种菜都是施的农家肥,不知农药为何物,现在种菜的菜农都不吃自己种的菜,因为他们最清楚那蔬菜打了多少农药才长大。
科技的发达促进了产量,但是埋下了隐患。最近我发现,农村磨面的磨坊生意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吃自己种的粮食磨成的面粉,再不去买那精加工的不知道添加了什么的面粉。这说明人们还是懂得好与坏的。也许是看多了奇奇怪怪的病,有所领悟了吧。
食饮有节就是说饮食习惯要遵循自然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什么季节吃什么菜,这叫有节。这是针对常人健康的人而言,如果是病人,可能要遵照大夫的建议去吃喝。
“起居有常”是什么意思?
起居就是起床睡觉的事情。
常就是有规律,有节奏,跟着四季节奏的规律。
现在的人们,完全活颠倒了。晚上不睡,大半夜的喝酒唱歌,要么耍手机,白天不起床呼呼睡大觉。
你现在能熬夜,第二天还有精神,那是你还年轻,你的精气神还很充足,你觉得没什么。其实,你熬夜熬得就是你的命。人生一过四十,你再熬夜试试看,能不能像年轻人那样,第二天不睡觉还生龙活虎的。
你看那长寿之人,没一个起居颠倒黑白的,我奶奶活了八十多,天黑了九点多就要睡,第二天早上六七点的时候你要睡懒觉,她早早就起床了,从来如此。
有个寓言故事现在想来很好笑,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现在我们用农夫和蛇的故事比喻好心不得好报。农夫其实是好心,但是不懂起居有常,他没那个智慧,看见蛇被冻死了就起了怜悯之心。可是对于蛇来说,蛇是冬眠动物,到了冬天它就冬眠保养它的精气神。你把它弄热了,它还以为春天来了,这不是打破了蛇的起居规律吗?如果农夫有那起居有常的智慧,就应该把那条蛇找个洞放进去,或者用薄土把它掩埋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救它。
“起居有常”就是说上古之人他们每天起床睡觉都是很有规律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跟着大自然的节奏去生活。
“不妄作劳”是什么意思?
“妄”字怎么写?上面一个死亡的亡,下面是女人,也就是说死在女人身上就是妄,这里指的就是房事过度,劳累而亡。
这个劳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心劳、体劳、房劳。心劳就是过度操劳操心,心累了,这叫心劳。脑力劳动者往往都会心劳,心里过度思虑,心劳而亡。体劳,就是过度劳累,过度运动,你看运动员有几个长寿的,你就明白了体劳是什么意思了。现在有种不合理的现象,年轻人不爱运动,老人们反而热爱上运动了,天天跑步,天天去健身房锻炼,殊不知这是违背自然法则的。
运动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可悲的是,人们往往拿个例来说事,有个老人肌肉非常发达,现在成了健身老明星,人们就觉得老人们应该像他一样运动锻炼,殊不知个体有差异,绝大多数老人都是不适合做那样的运动的。房劳,就是房事过度,有些人把男女之事当饭吃,殊不知房事是最伤精气神的,还有人没那精气神过夫妻生活,就靠吃药来刺激身体,这是最要不得的。一滴精十滴血,精由气血所化,过度房劳的人,一般都不会长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看见美女都会躲得远远的,因为美女会耗散你的精气神,开个玩笑,懂得的人自然懂这里面的道理。
岐伯说的“不妄作劳”的意思,就是说不要没有节制地消耗你的体力和精力,也就是告诫我们不要过度劳累。
“以酒为浆”是什么意思?
先来说说酒,本人以前爱喝酒,还卖过酒,对酒略懂一二。
古时候,酒最初被生产出来的时候是作药用的,不是饮用的。什么是药?我们说是药三分毒,物质没有对错,毒和药要辩证来看,你用对了就是药,用错了就是毒。砒霜是毒,但是古时候大夫用它也来治病。普通的食物,你吃多了也会要你命。
酒在古时候是一种药材,酒入十二经,有发散开通,驱邪气助药力,减轻疼痛的功效。这是针对古时候的酒而言,而且用多了也会害人。
后来人们把酒当酒喝,就有了各种名堂的酒。古时候酒的酿造技术还不发达,酒的度数不会很高,而且古人不会往酒里添加什么添加剂,那会儿也没有什么添加剂,古人更不会造假勾兑。尽管如此,古时候的酒喝多了也会伤人的精气神。现在酿造技术发达了,你要什么口感,就给你勾兑出什么口感的酒。而且现在的酒都是烈度酒,几十度的酒灌下去,靠什么化解,靠你的肝脏。经常喝酒的人就得酒精肝,不加节制喝下去就是肝癌。
前面说了,少量的好酒可以喝,因为酒本来就是药用的,但是人们很难把握住自己。
酒喝多了就伤五脏六腑。
为什么有的人喝了酒容易动怒。这种酒后易怒的人,一般肝气虚弱,肝火旺盛。这种人喝酒就更加伤肝。
我们从中医的理论看,肝主怒,酒后发怒的人,肝气虚弱,他驾驭不了酒气,所以经常情绪失控,经常靠喝酒来壮自己的胆量。俗话说“酒壮怂人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那些酒后脾气暴烈的人,平时可能没什么胆量。
还有的人喝多了就哭哭啼啼,伤心欲绝,这又是为什么?酒后爱哭的人,如果不是有特殊原因,就是肺气不固造成的。
肾虚的人最好不要喝酒。喝酒之后尿多的人,往往是肾气虚弱,肾精不固。
“浆”是什么?浆就是水的意思。
现在人们把酒商业化炒作,还把男人不喝酒还当什么男人作为一种文化炒作,殊不知这背后都是利益驱动,就和钻石牛奶一样,背后都是利益集团的阴谋论,都是利益驱动。
现在人们还把酒量大当本事炫耀,以前挺羡慕人家的,后来学了《黄帝内经》觉得自己很好笑。
“以酒为浆”就是说喝酒当喝水,把酒当水喝。
“以妄为常”就是把过度劳累,把各种妄想欲望当作兵家常事,不惧怕心劳、体劳、房劳,反而习以为常。
“醉以入房”就是喝醉了酒还要过夫妻生活,甚至有人经常以酒助兴,然后入房过夫妻生活。
“以欲竭其精”,就是一个人欲望膨胀的时候往往会耗散自己的精气神。而喝酒之后,人的欲望之火就会升腾而起。所以很多人犯下错误,就是因为喝了酒没管住自己的欲望。
还有的人欲望很大,不切实际,再加上网络视频的诱导误导,这种人就开始幻想着自己能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久而久之,这种人就把自己的肾精耗散掉了,开始变得无精打采,甚至抑郁成疾。
“以耗散其真”,就是说你那些不切实际的欲望,你那些以妄为常的行为会耗散你的真气,耗散掉的就是你的肾精所化的气。
“不知持满”,不懂得自己疼惜自己的身体,不懂得收藏自己的肾精气血。
“不时御神”是什么意思?
“时”是什么意思?时不就是时间、季节、时辰的意思吗?这里作时间讲似乎又讲不通。
《康熙字典》把“时”还解释为“善于”讲。用在这里,似乎还说得过去。
你不按季节,不按自然规律去生活作息,就是违背了天道运行的规律,如此生活作息怎么能够调养生息呢?如此这般不就是不善于调养精气神吗?
“不时御神”,接上句讲,就是说如此这般下去就是不善于调养精气神的行为。
“务快其心”,就是不遵养生之道图一时之快。
比如说有的人肾虚,就靠壮阳药来刺激去过夫妻生活,这就是图一时之快。再比如,有的人酒后打架闹事,都是图一时之快。
“逆于生乐”,接上句讲,就是说图一时之快的行为都是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养生之道的做法。
“起居无节”,前面解释过了。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岐伯对黄帝说:“上古时期的人们,那些掌握领悟了天道规律的人,他们懂得阴阳和谐的法则道理,他们用术数求得和美谐调的结果,他们的饮食很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去做过度劳累的事情,所以他们的形体充盈着精气神,他们就可以活一百岁,最终无疾而终。再看现在的人,把酒当作水喝,过度劳累,过度纵欲还习以为常,喝醉酒了就过夫妻生活,殊不知这种以酒助兴纵欲的行为可以枯竭自己的精气,耗散自己的元气,他们不懂得保养自己的肾精,不善于调养自己的精气神,他们只图一时的快活,违背了自然规律,他们的饮食起居毫无规律可循,如此这般他们就不能长寿,只能活四五十岁就早早的夭折了。
后记
这里做个解释,古人认为六十花甲算大寿,八十杖朝之年算中寿,一百岁期颐之年算长寿,一百二十岁古稀双庆才算活到了天年。所以,人活过六十岁,也就是一个甲子,才算是正常的,不到六十岁就死了的人都算是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