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太平天国的功臣-曾国藩

曾国藩,号涤生,是晚清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是平定太平天国的大功臣,一生为清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曾国藩年轻时一共考了七次秀才,前五次没考上,第六次考了个佾生,他的考卷被张贴在了公示栏上,被指责“文理太浅”。曾国藩以这次屈辱作为动力,回家发奋图强,终于在第七次考上了秀才。后来的第二年就考中了举人,四年后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学习,从此飞黄腾达。

不过,曾国藩性格刚硬,高己卑人,说话太冲,办事太直,使他在官场上到处碰壁。咸丰元年时,曾国藩曾上书《应昭陈言疏》,使得满朝官员对他怀恨在心,后又上书《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批咸丰皇帝三个缺点,引得皇帝也十分不待见他。

到了地方也是如此。咸丰二年底,皇帝命其帮助湖南官员兴办民兵,镇压士气高涨的太平军团。曾国藩一到长沙,就展现出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虽然曾国藩办事很成功且有效率,但不懂规矩的他也热恼了湖南官员,被各种刁难,不得不迁出长沙,到衡阳创立湘军。

在一番摸索和两年的闭关自省后,曾国藩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选兵、练兵、打仗的思路。在选人方面,曾国藩主张“选士人,领山农”。曾国藩认为,能打败太平天国的,不仅是军事力量,更是精神、文化力量。读书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为保护他们坚信的信仰,他们可以迸发出惊人的勇气和能量。而比起官场气很浓的绿营军,曾国藩更愿意选择质朴的山农。他的用人标准就是“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曾国藩的打仗方式也很特别,用的是最笨的方法“扎硬寨,打呆仗”,“以静制动”“自固为本”。湘军打仗时,每天只花四小时行军。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扎寨,挖两条深沟,筑两道高墙,做的扎实,做的牢靠,正如《孙子兵法》中,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在等着敌人给你机会。

除此之外,曾国藩能平定太平军团最大的原因就是“拙诚”。曾国藩的名言“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当领导者跳出谋权思维,他才能成功。曾国藩的思想理论值得我们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定太平天国的功臣-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