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裔山的《里程碑思维和时间管理悖论》有感

幸得Mango推荐,我第一次尝试参加关于时间管理的相关活动。

这是我日常生活中最弱和最需要优化的部分,经常会出现这种,明明觉得自己很努力的在做什么,明明觉得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做什么,可是结果效果尤其效率并不高。


看了一山的文章第一部分—里程碑思维,我发现自己就是马云玩笑中说的那个人,“如果你的快乐还来自于花钱,那只能说明你比较low”,本来平时可以让我经常兴奋开怀的白日梦,被一个low字戳的心底没了尊严。

我为什么感觉到了羞愧难堪和无地自容,那是因为心底还是有蠢蠢欲动的想要有更高价值的追求和愿景,却因为暂时达不到干脆就退而求其次的先满足于金钱,而这种能力不足想要退缩的心思却被人毫不留情的看穿,反而更加难为情。

因为从基本生存能力(温饱)到高价值能力(精神),确实中间还隔着“不为钱发愁的富足生活”。“这个引子引出了很多人的一个误区:财富自由并不是终点,它是人生自我实现的一个起点。”

细细琢磨,不管现实中还是电视剧里,确实很多人特别有钱即生活所触及之处都不再因钱为难后,境界追求就会提升到更高价值的层面上来,比如给予爱,做公益,帮助别人等,因为这会让他得到更多自我价值体现,这是金钱的富足给不了的价值感。

“人生是旅途,财富自由仅仅代表里程碑,重要的是里程碑之后你做了什么高价值的事情。”那为什么一定是“到达了财富自由,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去做更加高价值的事情”?既然有更高价值的事情摆在那里,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花时间去做?那是因为需求层次还没到达,再者时间有了资源不够。

马斯洛需求理论是把精神需求放在金字塔顶的。那就是说,当你走在塔中腰的时候,即“我很富足也已经解决了基础的温饱,我现在有很多钱可以做很多事,我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买买买,以此补偿一下贫困已久的匮乏”。

如此看来,在马斯洛需求的半山腰,我的快乐建立在花钱上,这是正常需求呀,为什么会被指责“很low”呢?是金字塔需求大意了,还是开玩笑的人大意了?在此重复上上段末一句话“既然有更高价值的事情摆在那里,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花时间去做?”


看了一山的文章第二部分,我知道我的问题在于“以前总是认为,时间管理就是分秒必争,一直保持高效和忙碌。这样的状态很好,很充实。”

现在才明白,“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管理注意力。我要看的不是时间花费了多少,而是通过关键节点管控,看看注意力的流向,是不是我需要成长的那个领域。”

关于时间管理,我一直有射杀目标的狙击枪,我缺少的是狙击枪上的瞄准镜,以及使用瞄准镜的方法。

报名的时候还有些犹豫,明明有很多只交押金不收费的挑战性社群,为什么偏偏要来这个收个押金还要交点报名费的陌生地方。看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找到了一点让我心声共鸣之处。

那就妥妥的安营扎寨,等待一山带我开启更好的时间管理之门,帮助我学以致用,用瞄准镜狙杀目标,通过管理注意力走向,不断推动自我成长。


最后关于一山文章一个部分的感受是,这篇公众号的内容关联结构和逻辑我并没有看懂。分开看两部分都很有启发,可是为什么或者说是怎么融合到一篇文章中来呢?

看了两遍文章,思忖半晌,或许是因为“李笑来老师的观念:注意力>时间>金钱”的因果关联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刘裔山的《里程碑思维和时间管理悖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