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2名彩票中奖者,就有9名破产:你真的不是缺钱那么简单

大家好,我是索斯。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能够接触到很多做个人投资的普通人,其中不乏P2P爆雷用户或者币圈韭菜用户。他们往往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某某某平台靠谱吗?xxx产品这个时候可以投资吗?



最有意思的是一个河北的大姐,加了我的微信之后就私信问我:你听说过xx平台吗?他们靠谱吗?


我回答她说,这样的平台太多了,现在环境比较动荡,信息披露出来比较少的平台还是不要随便投资了。说完这些之后我又补了一句:不懂的东西别往里投钱


大姐很快回复:好的,谢谢。然后又过了没五分钟,就又发来消息:能不能帮我了解一下那个平台到底靠不靠谱,毕竟你是专业人士,知道得比较多。


看完这条回复,我就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绝不是个例。我以为自己说得已经够明白了,“不懂的东西别往里投钱”,既然你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平台什么产品,为什么就按捺不住自己从兜里往外掏钱的冲动呢?


在没接触所谓的“韭菜”群体之前,我一直以为,大多数人投资碰过一次坑之后就会“吃一堑长一智”。但事实还真不是这样,说出来你可能不信:P2P爆雷用户中,只有手里还有余钱,10个里至少有5个,在触雷之后会继续寻找下一个P2P平台投资


不要用任何批判性的眼光看待这些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做出的决定,都是在当下基于自己的思维、理解、认知所做出的最好判断。你过去所做的一切都不是错,也没有任何后悔的必要,但如果你想变得更好(就我所知,七成以上有个人投资行为的人,其初衷都是希望生活变得更好),那就先试着扔掉自己脑袋里的穷思维。



财富上的穷思维:追求一夜暴富


是穷思维,而不是穷人思维。少了一个人,是希望弱化刻板印象:并不是穷人才具备穷思维,思维本身和财富的多少并不能直接挂钩。


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废话,前者有钱,后者没钱。不全对。有钱人也不一定是富人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项调查显示:近20年来,欧美国家的大多数彩票头奖得主都会在中奖后不到5年的时间里,因各种原因变得穷困潦倒。该调查同时显示,美国彩票中奖者的破产率每年高达75%,每年12名中奖者中就有9名破产



由此可见,即便真的一夜暴富,只要思维是穷的,用不了多久也会回归穷困。据研究表明,多数破产后的中奖者,其生活水平甚至低于中奖之前。


《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分析了这个现象,表面原因是那些中奖者欲望无度,不知道合理规划金钱;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那些彩票中奖者的教育水平和理财知识有限,他们并没有拥有财富的能力。换言之,他们在财产上虽然很富有,但在思维上是十足的穷人。


于是最后,那些人的高财富向低财商靠拢,达到“均值回归”。


穷思维在财富上的体现,就是总想追求一夜暴富


一夜暴富的心理,让你忽视复利的力量。



复利是指一笔资金除本金产生利息外,在下一个计息周期内,以前各计息周期内产生的利息也计算利息的计息方法。


爱因斯坦说,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不是原子弹,而是复利+时间


这真的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通常对小白投资者,我的建议都是研究一下指数基金,然后长期投下去。结果对方给我的回复常常是:收益是不是太低了。


上图是巴菲特的投资收益图,平均年复利率20%以上的成绩让他成为世界公认的股神。这样冠绝世界的投资能力除了独到的眼光以外,还有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和学习。


世界上的投资骗局究其根本都是一招鲜,给你画一张巨大的饼,并且承诺在短期内把饼给你。千百年来,一向如此,但有趣的是,任何时间地点,都会有人中招


再说一次,投资不是赌博,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复利。一夜暴富的心理预期真的会害死你!


暴富心理的暗含逻辑,是把金钱当成万能的了。


我们为什么会希望一夜暴富?


生活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并不是真的爱钱,而是总觉得有了钱之后就能解决人生中的大部分难题。


我在7年前认识了一位大哥,他曾就职于世界前十的公司,并且在这家公司爬到了总监的位置,那时候他才32岁,是全中国几十年来出过的最年轻的总监。他的工作就不是赚多少钱的问题了,用他的原话说,那时候每个月光吃喝用的报销额度就在16万上下。但在后来他就离职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身体——他在厕所晕倒被同事发现,送到医院住了半个多月。


就在医院的那段日子,他说自己想了很多。他的儿子长到7岁只见过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都会有一个误解:先赚钱,钱赚差不多了再回归家庭。但他告诉我,不可能的,你习惯了在外漂泊,老婆孩子也习惯了没你的日子,失去的家庭感觉哪能那么容易就回来呢。


今年年中我们还通了一次话,现在他把老婆孩子送回老家生活,自己一个人在北京住。我问为什么,他还是说:我们都习惯了


钱这个东西,真不是万能的。马云最受人敬佩的不仅是阿里巴巴的创富奇迹,还是他宣布退休时的洒脱。


希望你我共勉。



学习上的穷思维:追求一劳永逸


说到穷思维,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它和钱挂钩,但实际上,更为深层也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上的穷思维。


在很多人眼里,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而拿好文凭就是为了进入一家“好”单位,如公务员、国企、银行等等。


这种思维对我们国人来说,某种程度上算“历史的馈赠”了。计划经济时代,父母在厂子上班,等他们退下来之后,孩子再去厂子里接着上班,一辈子有饭吃,当然就是好工作。



但在现在的时代,这种思维非常危险。如果对待财富秉承穷思维,最多不过也就是为钱操心奔波,但如果在学习上停留在穷思维,往往会令自己陷入困境。


知识也会通货膨胀


我参加过某个论坛谈论这个问题,就是AI即将到来的时代,哪个职业是安全的。


其实只要你有这种心态,什么职业都不会安全。


通货膨胀的经济学解释是:流通的货币过多,超过经济运行的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相应地物价就上涨了。


这点我们都不陌生,曾经还有“万元户”这个词,现在,百万元都不是什么太大的数。


知识上的通货膨胀是什么?2018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表的一份名为《可实现的未来》的报告,其中提到未来20年将会有70%的工作被淘汰


这么说不直观,就拿我们熟悉的Excel举例。以前没有Excel的时代,做一个改动可能需要用铅笔、橡皮和计算器,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完成计算。而相同的运算量,Excel只需要10分钟。


美国国家广播电台的《金钱星球》节目推断出,在布鲁克林设计的visicalc(Excel的前身)推出35年后,美国失去了40万个会计工作岗位及相关从业人员。


在现在的时代,真的再也没有一劳永逸了。


我想起了一件趣事。某次在家,听到我姥姥在怒气冲冲地说话,我急忙过去看怎么了,我姥姥跟我说,有个老头不会用微信,教了很多次还是不会用,每次跳广场舞之前都会在微信群里通知,他就总错过消息,到头来还嗔怪别人没通知到他。


看到没,不接受新鲜知识,老了以后跳广场舞人家都不爱带你玩!



富思维的本质就是有意识的自我增值


《富爸爸穷爸爸》讲到资产时,提出过一个简单的标准:不断往我们兜里赚钱的东西就是资产;不断让我们往外付钱的东西就是负债。



根据这个说法,你说黄金是资产吗?


答案是不一定,如果你100买的,200卖了出去,那就是资产。反之,就叫负债。


从这个角度而言,你唯一的资产就是你自己


只有你能决定黄金什么时候买入和卖出,只有能决定黄金是资产还是负债。


巴菲特在《秘密百万富翁俱乐部》里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再回忆一下我在开篇提过的河北大姐。就算我真的帮你去了解了那家平台又能如何,是不是还要问我该不该投资。“我不会”这三个字是天底下最没品的理由,不会就去学,如果你说你懒得学,那你就大可放弃,不会就不会,最要命的是,你一边说着“我不会”,一边跃跃欲试。


难受的都是你自己。谁都可以对你说个建议,反正风险都是你自己承担,错了怎么办?错了就错了呗。


你敢去问别人,就说明你敢为别人的决策买单,那为什么就不敢为自己的决策买个单。


富人是什么,不是指财产达到了某个静态数字的人,而是可以不断地创造现金流,源源不断的有钱入账的人。不论什么时代,不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养活自己,出类拔萃,活得很好


金融圈有一个讽刺意味很重的说法,不论什么产品,只要你看大爷大妈奔走相告,纷纷掏钱投资,那必然是个雷。还真别说,这招百试百灵。


无独有偶,做大健康行业的朋友也跟我说,你看什么保健品在老头老太太那人手一瓶,那绝对就是诈骗。


不用太认真,当个小笑话就行。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跟笑话里的大爷大妈相比,你又真的强多少呢。


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现在,你懂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12名彩票中奖者,就有9名破产:你真的不是缺钱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