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等级内婚制:两晋时期士族门第性婚姻现实

三国归晋以后,婚姻的政治性虽然也还存在,但远不如门第性婚姻明显。两晋时期,士族和庶族都属统治阶层,不过他们之间的界限却相当清楚。表现在婚姻上,就是“士庶不通婚”。

这种门第性婚姻有个专门的用语,叫“门阀等级内婚制”。其实,追根溯源,这种婚制早在三国时期就已萌芽,那个时期的政治性婚姻应该就包含着这种婚制的胚胎,经过“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九品官人法的加强,成了两晋时期最有特色的婚姻形式。

司马炎

司马氏统一全国后,身为皇族,他们在婚姻上带头讲究门第。开国之君司马炎两次与杨氏家族联姻,皇后杨艳是弘农华阴杨文宗之女,而华阴杨氏自东汉末年以来,世任高官,即所谓“四世为三公”。杨艳在临死前又荐其从妹杨芷为皇后,司马炎“流涕许之”。个中原因,应与杨家是名门士族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种情况在整个晋代都很普遍。就是公主下嫁,也能充分反映出皇室婚姻的士族门第性质。据《晋书》记载,在西晋27个公主中,其中明显记载与士族婚配者有10人,除了早亡和婚配对象身份不明者有14人外,嫁于身份卑微者仅有3人。

王室如此,文武官属可以想见。翻开《晋书》,类似记载比比皆是。如名门之后卫玠娶“有海内重名”的乐广之女为妻,名士裴楷娶士族王浑之女为妻,裴楷的侄女嫁与东海王司马越为妃,等等。最有意思的是卫瓘,晋武帝曾令卫瓘第四子卫宣尚繁昌公主,但卫瓘竟以“诸生之胄”自居,“抗表固辞,不许”。原因很简单,皇帝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先世门第不高,故不愿结为姻亲,看来,在坚守门第这点上,也许无人能出卫瓘之右了。

司马炎

到了东晋,门第婚姻达于极盛。因为东晋是在南北士族的拥戴下建立的,所以本来就讲究门第阀阅的士族在婚姻上更加注重门户。此时的士族也有了区分,婚姻也相应地就区分开来,比如高级士族与低级士族,江南土著士族与北方南渡士族,他们相互间一般也不通婚。总之相互间都严守界限,庶族地主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拼命巴结士族高门,《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载:

周浚作安东时,行猎,值暴雨,过汝南李氏。李氏富足,而男子不在。有名女络秀,闻外有贵人,与一婢于内宰猪羊,作数十人饮食,事事精办,不闻有人声。密之,独见一女子,状貌非常。浚因求为妾,父兄不许,络秀曰:“门户疹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有大益。”父兄从之。遂生伯仁兄弟。络秀语伯仁等曰:“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主,门户计耳。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伯仁等悉从命,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

李氏虽然富足,但不是士族,只有在与安东将军结为姻亲后,才得以跻身于士族行列,可见当时的门户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寻常人家如此,世为高门的士族在对待婚姻的问题上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严守门第界限,目的还在于保持自己的特权,排斥其他人参与分享,这说到底就是一种极端自私的社会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门阀等级内婚制:两晋时期士族门第性婚姻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