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关于《追风筝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来自于朋友的推荐,但是当时看的是电影。

看完之后,出于习惯的,我找来了原著看了一遍。

《追风筝的人》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

主人公儿时出身阿富汗上流社会,父亲经商积德,在当地非常有声望。而主人公由于孩童的自私,非常想获得父亲全部的爱,并因此总是因为父亲对仆人孩子的温情而心生嫉妒。主人公儿时性格懦弱,仆人的孩子勇敢忠诚,心态失衡的主人公后来用不光彩的手段陷害了仆人一家,导 追风筝的人致仆人一家流落异乡,后来阿富汗爆发战争,主人公一家被迫出走美国。

后来父亲的合伙人熟知内情,在临过世前鼓励主人公回阿富汗寻找当年的仆人小孩,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平复自己多年的负罪感。已经是事业有成的主人公鼓起勇气,第一次像男子汉般的回到了故乡,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找到了老朋友,在得知惊人秘密后,他赎罪般的努力,最终令人感动的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当时的阿富汗存在严重的民族矛盾和种族歧视,普什图人是阿富汗第一大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信奉逊尼派。其民风强悍,是高贵的种族。哈扎拉族为第三大民族,信奉什叶派。哈扎拉人小眼睛、塌鼻子、宽脸盘,是蒙古族后裔。普什图人认为哈扎拉人没有阿富汗人的外貌特征,并且宗教信仰不同,从而把他们视为低等民族,是异教徒、异类,等同畜生。哈扎拉人因此屡屡遭到普什图人的压迫和剥削。

而哈桑,卑微的社会地位使他成为种族歧视的替罪羊。这也正是全书转折冲突的根本原因。

冲突的最开始的时候。阿塞夫对哈桑说:阿富汗是普什图人的地盘,过去一直是,将来也永远是。我们是真正的阿富汗人,纯种的阿富汗人,这个塌鼻子不是。他们这种人污染了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国家,他们弄脏我们的血脉。

阿米尔寻找哈桑的时候路人说的那句话:是吗?幸运的哈扎拉人,有这么关心他的主人。他的父亲应该跪在你跟前,用睫毛扫去你靴子上的灰尘。

在故事的后面也不乏类似的例子,甚至连哈桑被枪击的原因也是因为:哈扎拉人不值得信任。

故事以温暖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及其生存于此的人们,不仅对战争提出了强有力的控诉,而且对阿富汗的民族问题也做出了深刻的反映。

而关于哈桑和阿米尔。阿米尔是哈桑小时候唯一的朋友,也是哈桑最尊敬的人。阿米尔表面上把哈桑当做朋友,他的确做了许多让哈桑感动的事。曾在石榴树的树干上刻下一行字:“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把哈桑和他放到了平等位置。

然而,阿米尔从来没有吧哈桑当成真正的朋友,当阿塞夫质问阿米尔怎么可以与哈扎拉人交朋友时,阿米尔心里的声音是:“哈桑并非是我的朋友。”

当哈桑指出阿米尔作文中的漏洞的时候,阿米尔的反应是:他懂得什么,这个哈扎拉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里打杂。他胆敢批评我?

在哈桑受到伤害之后,阿米尔为自己逃走找了两个理由:其一:为了拿到风筝,赢得爸爸的爱,必须牺牲哈桑;其二:哈桑只是个哈扎拉人,身份卑微,地位低下,就算牺牲也没什么大不了。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而哈桑。对命运的盲目认知和哈桑的善良天性是他悲剧人生的最重要原因。

在阿米尔的步步紧逼,和哈桑的处处让步中,阿米尔终于把哈桑逼走了。

阿米尔以为,让哈桑离开了自己的家。在他看来,哈桑离开了自己的视线,就能减轻自己的负罪感。让自己忘记那个下午发生的巷子里的那件事情。

然而阿米尔即使离开了家乡多年,也没有办法忘记,引用原文就是:“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究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巷子。”

那个荒芜的巷子藏着的是阿米尔内心关于人性的恐惧和愧疚。哈桑就像一根刺一样,一直插在阿米尔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直到拉辛汗告诉阿米尔;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并且揭开了一个尘封多年的真相。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已经被塔利班杀了而他的儿子,也就是阿米尔的侄子还活着。

于是阿米尔决定去往战乱的阿富汗,拔出内心的那根刺,救赎自己的灵魂。

阿米尔冒死去喀布尔把索拉博接回来,并且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带到美国去,在索拉博自杀之后他在医院虔诚的祈祷,可能是我觉得最感人的一段。他不是一个诚心的宗教徒,为了索拉博他把一切都豁出去了,他拼命半死把他从阿瑟夫手里救回来。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呢?是敢于面对人性的阴暗,并且自我救赎的勇气和行动。用原文的话也许更加深刻:

“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故事之所以令人动容,是因为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