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我们常常会看到,小时候班里最聪明的孩子,未来不一定会获得最高的成就。小时候最有才华的孩子,长远来看的发展也很平凡。
成功的制胜关键,从来就不是“聪明”或者“才华”,而是“坚毅”的品格,无论哪个领域,最成功的人,靠的都是对目标长期持续的努力。
可是现在很多孩子,在困难面前,特别容易放弃。不愿意接受挑战,不愿意坚持和努力。这也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提出了一个概念:“成长型思维”,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在困难面前更愿意坚持,更愿意努力去达成长远的目标。
跟“成长型思维”相对应的是“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孩子更加看重眼前的结果,遇到困难更容易放弃。
02
“我学不会”VS“我只是现在还不会”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他的成绩不好,他会有什么感受?
有两种可能:
一是孩子觉得:“我不是学习的料,我成绩不好是因为我太笨了,学习太难了,我就是学不会。”这样的判断就是固定型思维。
二是孩子觉得:“虽然我成绩不好,但只是因为我现在还没有学会,当我去坚持努力,当我找到更好的方法,当我学了更多的东西,我迟早可以取得好成绩。”这样的判断就是成长型思维。
固定性思维,关注的是,“我现在成绩不好”这个结果,而且倾向去把“成绩不好”当成一个问题,甚至是当成是自己的一个标签。
而成长型思维,关注的是“我还没有”去做的那些事儿,而不是“我现在成绩不好”这样一种现状。
成长性思维,不会把“我成绩不好”当成一个好像很难去改变的问题,而是去关注如何去改变的方法。不会关注“成绩不好”这样一个结果,而是关注为了改变,我到底还可以做些什么,我可以怎么努力,的这样一个过程。
03
真正的自信,是孩子相信未来能成功
真正的自信,并不是说,孩子觉得某一次考试能不能取得好成绩,或者是通过自己目前的成绩去评价自己有没有能力。
真正的自信,是一个孩子会觉得,即使我现在成绩不够好,也并不能说明我这个人就是不行。只是因为我还有很多没有做好的地方,所以我需要的不是自怨自艾,不是失望、生气,而是去找到那些做的不够的地方,找到我欠缺的知识和能力,找到更有效的学习的方式。只要我坚持,我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孩子有了这样的自信,学习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进步的过程,而不简简单单是眼前的一个分数。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并不容易,需要花上一点时间,甚至花上一两年,两三年的时间。
但是,只要一个孩子有成长性的思维,他就会愿意去接受挑战,面对困难,他就会愿意去付出努力,不断进步,最终会达成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而那些被困在固定性思维中的孩子,就会容易因为现在成绩不好就很泄气,很受挫,很失望,他们没有信心去改变现状。
04
家长没有成长型思维
孩子成功如同妄谈
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并非天生,而是在与父母互动的一点一滴中被影响而形成的。我们怎么看待孩子的成功和失败,孩子就会怎么看待自己。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比如做错了题目,考的不好,想要放弃时,我们是怎么去做的呢?
如果我们传递的是“成长型的思维”,孩子也会充满信心,愿意继续努力。
而如果我们传递的是“固定型思维”,孩子也只能被困于“固定型思维”,无力改变。
对照下面这张表,我们来看看自己到底传达的是哪种思维?
在表格中这些情景之下,我们习惯性对孩子说的话,其实就反应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当我们用固定型思维去回应孩子,比如我们觉得孩子成绩差,没毅力,不用心,老是粗心马虎,等等,这些评价就像一个个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就很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一个固定性的判断,比如我就是没毅力的孩子,我就是不努力的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很没有信心,很挫败,很容易泄气。
而且,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很焦虑。因为,固定性思维关注的是问题,我们的眼里看到的全都是问题。
但如果换一种思维,没错,的确有这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只是孩子现阶段呈现的一个情况,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改变这样一种现状,获得成长和进步。
05
这样对孩子说话,孩子更愿意坚持
所以,当孩子觉得问题太难,理解不了的时候,我们去引导孩子思考“我到底是卡在哪里了呢,是不是忽略了什么重要的部分?”
当孩子想放弃的时候,我们不说孩子没毅力,而是鼓励孩子想想看有没有别的方法,再多尝试一下。也许换一条路,就走通了。
当孩子做错了很多题,我们不是只看到他的错误,而是引导他如何才能避免下一次的错误。
当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成绩好,很沮丧,我们可以去鼓励他去想一想,为什么别人会成绩好,或者去请教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他们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隐含思维方式是,只要你找对了方法,也努力去做,你的成绩也可以变好。
当孩子觉得自己不擅长学数学,我们鼓励孩子再多一些练习。因为虽然有些孩子数学能力更好,有些孩子语言能力更好,但对于考试来说,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是基础的内容,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所以,我们不去跟孩子说,你可能就是没有数学细胞,而是鼓励她坚持练习。
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现在成绩不好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会慢慢取得进步。”每次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只要有进步,就关注孩子做的好的这部分。
如果平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细小的点滴,我们都去关注他进步的过程,关注他为什么做不好的原因,关注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
这样孩子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就会变成他们成长和进步的一个机会。
他也会愿意去通过努力,获得一点一滴的进步,慢慢建立自信心。而不是凭借当下糟糕的成绩,就认定自己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
而我们对孩子说过的这些话,也会变成孩子内在的声音,支持他不断的自我激励,最终获得成功。
夏令营/冬令营——深圳市南山区白石洲国际市长交流中心——奥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