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写不出深度怎么办?小创来教你,快快收藏吧

不少小可爱都说:想半天都找不到小众高大上的素材,作文写不出深度,写作口语化,怎么办?因此,小创整理了最最最最智慧而可爱的“西方思想家系列”,高逼格的写作素材,马上让你变成答卷最亮眼的崽!

Part 1 化石级问题男孩:苏格拉底

Part 2 洞穴里的帅气蜀黍:柏拉图

Part 3 百科全书式大佬:亚里士多德

Part 4 嚣张跋扈的天才:赫拉克利特

Part 5 颠覆时代潮流的靓仔:卢梭

Part 6 比个小心心的“思想巨人”:笛卡尔

Part 7 嗜书如命的中央空调:边沁

Part 8 勾股定理的老父亲:毕达哥拉斯

Part 1 化石级问题男孩:苏格拉底

关键词:认识你自己

适用于认识自己,承认无知,不要自以为是等主题,如2015年江苏卷《智慧》,2015年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2011年江西卷《你拥有什么》。

【范文】

人类有一种弊病,就是自以为高明。有的人掌握一门技艺,明了它的理论,便沾沾自喜,认为智慧在他人之上。更有甚者,以为自己在别的方面也最智慧。这些心态,其实都是妨碍我们更上一层楼的思想累赘,若想剔除这一病症,就要充分地、透彻地认识自身。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眼见了刻在神殿石柱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便学会通过询问他人、多多发问,来认识自己和世人的不足。当他充分明了自己的无知、人类的所谓“智慧”实则分文不值这件事时,那剂真正的“智慧”药剂才注入人的血液之中:承认自己无知,才是最大的智慧啊!也是如此,人才能以一颗谦逊之心、低调之态去不断补全自身的不足,日益获得精进。

Part 2 洞穴里的帅气蜀黍:柏拉图

关键词:洞穴寓言

适用于虚拟与现实、探寻真相、直面真实等主题,如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2013年天津卷《 ___而知之》。

【范文】

乔布斯把世界装在一个手机里,实现了“掌”握世界的壮举,同时也使得网络彻底蔓延到了人类的生活当中。然而,当我们热衷于在虚拟的无主体网络世界中扮演角色,那些真实的、现实生活化的东西便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们,也会越来越无法接受和融入真实的世界。

在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的洞穴寓言中,那个挣脱手链脚铐、放弃看虚拟影像,最后走出洞外的人是难得的。当然,真实的生活会给你打击,让你渴求回到从前的“舒适圈”。即便如此,也请记住自己当初想要挣脱手链脚铐的那股冲动,它,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全部原因。

Part 3 百科全书式大佬:亚里士多德

关键词:幸福

适用于幸福的定义、过有德性的生活、善是幸福生活之源等主题,如2014年江苏卷《关于不朽的理解》,2013年上海卷《更重要的事情》。

【范文】

无论是哪个时代,追求幸福都是永恒的话题。人们关于“幸福”的理念不一,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情景下对“幸福”也会有迥异的理解。但是归结到一处,我们会发现人们想要的“幸福”,莫过于过一个“美好的生活”。

何为幸福美好的生活呢?是吃得好、睡得饱这么简单吗?大约不是。人,值得过更为高尚的幸福生活,而这个理念,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通过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人们会发现幸福的美好生活,应该是追求人的至善,让自己活得有理性、过得德性完满。

Part 4 嚣张跋扈的天才:赫拉克利特

关键词:变化

适用于世事变迁、适应变化、变化造就和谐等主题,如2015年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2017年江苏卷《车辆与时代变迁》。

【范文】

时代变化迅猛,人的思想日新月异,有时候新买的手机还未开机,就已经步入了“过时”的行列,被一波又一波的“新款”大流淹没。其实不仅是时代的产物如此,就连我们人,也在时刻代谢、日日更新。有时我们拒绝这样的变化,希冀抓住过往,留住昨日的自己,这何尝不是面对“变化”时的一种懦弱呢?

早期古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就曾放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是为说明无物常驻、变化是永恒的事实。其实,在他眼里恰恰是变化促成了和谐与秩序、进步与发展。要相信,持续变化着的状态,就是常态,只有明了事物的变化本质,顺应它的存在,我们才能在面对变化的时代与变化的自身时,露出坦然的微笑,继续阔步前行。

Part 5 颠覆时代潮流的靓仔:卢梭

关键词:科学

适用于科学的另一面、拒绝安逸与奢靡等主题,如2014年辽宁卷《科技对生活的影响》,2011年广东卷《回到原点》。

【范文】

人类对科学的向往,催生了一个杂乱的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同时也使得我们纯粹的艺术生活逐渐变质为一种浅薄的“娱乐”。你可见那原本透露着物理学奥妙的量子力学理论,被人滥用为教育孩子的“量子波动速读”?你可见如今的短视频潮流当中被大量曝光的“作品”,何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而去无所顾忌、哗众取宠?科学与艺术,似乎逐渐丧失了它们应有的纯粹感,成了被逐渐滥用的技术以及没有节制的全民娱乐。

其实,在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之风潮中,思想家卢梭早已看透了人类在接触科学与艺术的过程中会发生的“败坏”。在他看来,科学与艺术对于敦化社会风尚是无益的,它只会滋生安逸的习性、刺激虚荣的欲望。但我们能做的,不是去斩断科学与艺术的根苗,而是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周遭的所谓“进步”,避免进一步的人性堕落。

Part 6 比个小心心的“思想巨人”:笛卡尔

关键词:我思故我在

适用于求学与求知、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等主题,如2013年天津卷《___而知之》,2015年江苏卷《智慧》。

【范文】

古人韩愈曾写下《师说》,劝说人们从师而解惑求知;而在地球的另一边,思想家笛卡尔写下了《谈谈方法》,劝说人们要通过怀疑接收到的“意见”而抵达真知。可见,韩愈和笛卡尔对“真知”有着不一样思想进路,那么在“从”和“疑”二者之间,究竟如何选择?

其实在笛卡尔眼里,我们并不是要为了怀疑而怀疑,“而只是为了使自己得到确信的根据,把浮土和沙子挖掉,以便找出磐石和硬土。”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心智没有师长成熟,因而韩愈的“从”是必然要具备的一大要领。但与此同时,学会独立思考、大胆怀疑,也是在各种糅杂知识的沙粒中,不断深挖,找到最硬最干的部分去立足自身。

人总是要站在某一块土地上才能仰望星空,即便这块土地只有你两只脚那么大。批判和确信,正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是求知的两个基础。忽视任何一个,都将陷入泥潭。也就是说,“从”和“疑”是求知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真知就是在“从——疑——从”的不断转换中逐渐显露的。

Part 7 嗜书如命的中央空调:边沁

关键词:功利主义

适用于对功利主义的反思、正确的抉择、幸福的计算等主题,如2013年四川卷《平衡的生活》,2012年广东卷《你想生活的时代》。

【范文】

18世纪英国思想家边沁曾说,只有“痛苦”和“快乐”这两个强有力的主人,才能指出人们应当做什么,并决定了我们会做什么。快乐与痛苦,似乎就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命题,当我们在这个命题下极力地追求快乐,并机巧地避开痛苦,人生就能抵达最幸福的彼岸。然而,快乐和痛苦真的能够计算吗?追求人类最大的福祉,难道真的可以用换算的方式去机械地衡量吗?

幸福在现实情况下,并不完全依赖于功利的计算,很多时候它还取决于人心中的道德律。当道德律发挥力量时,快乐也许只会成为一个“肤浅”的情绪,而痛苦却会摇身一变而成为“痛并快乐着”的感受。

Part 8 勾股定理的老父亲:毕达哥拉斯

关键词:万物皆数

适用于大数据时代、科技的利弊、人文精神、人本主义等主题,如2014年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

【范文】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可以抵御一切,除了诱惑。古希腊思想家毕达哥拉斯沉迷于数学的“美丽”,提出了“万物皆数”的理念,并由此延伸发现了黄金分割、勾股定理,为数学学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新的知识一旦被摆上“神坛”,就成了诱惑人的东西,带来的只会是一连串异化:数学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成了神秘化、邪魅化了的东西。

今天的数字,在人类心中似乎也成了神坛上的“产物”。我们沉迷于大数据时代,一切事物都被量化了,甚至连人自身也不例外。当屏幕背后的数据专家将鲜活的人化作一串数字纳入数学模型中;当大多数人的数据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人类面临的,是隐私匮乏的无处可逃之窘境,是人格尊严被降格为经济利益的难题。人引以为傲的理性似乎不再为了人的世界服务,而是为了技术本身服务,技术本身因其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主导世界,成为任何伦理道德都难以阻挡的绝对力量。

观摩了上面的先哲男团,小伙伴们被谁的思想或故事所吸引、打动呢?快来评论区唠唠嗑吧!最后,觉得这篇回答有帮助的小可爱,别忘了点个赞哟!~(✪ω✪)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中作文写不出深度怎么办?小创来教你,快快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