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那点事儿第三部 24

        按照所里的政策,策划立项成功,可以提成9%,项目完成以后,所剩费用的一半发给个人。

        如果一个项目总额为一万元,那么就有900元策划立项提成,完成以后如果还剩下2000元,个人最少可以提成一半,这很有诱惑力。

        策划、立项、执行、分析、报告,全套活儿,我都能够干。

        这期间李叔打电话告诉我,我的英语考试合格,不久就会给我发调档入职通知,还告诉我FESCO也希望我参加日语入职考试,看看我的日语水平如何。

        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日语口语水平就很不错了。

        我在电话里告诉李叔,我决定不去FESCO了,并且告诉他,在调查所,我找到了感觉,不考虑调动问题了。

        1988年新年一过,我脑子里想的全是如何立项,立什么项目的事情。这时,单位有个家住甘家口物资部宿舍大院的继明,拉我去策划一个北京市百货商场服务质量的民意调查。

        我恰好是商业部大院出来的,这个项目立项很容易,如果有关部门挂名一起组织,由北京各主要大中百货商场平均出资,共同参与,在北京一些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做问卷调查,进行评比,这个项目就算成功了。

        这对我来讲确实不是难事,很快就打通商业部下面的某部门,一起合作。

        但要想让这个项目做得漂亮,必须在新闻这一块,多动脑子,利用各种媒体,把“炮”打响,炮声越响,效果越好。所以,一定要在制造新闻这一块开动脑筋。

        这个项目有三个关键点

        一个是公平。服务质量的评比,必须要公平,对所有涉及的单位,必须公平,否则,评比就没有意义了。只要做到公平,人家就不会有意见,评比就会很顺利。

        第二个关键点是新闻效应。这不仅仅是各个参加单位的愿望,也让没有参加的单位,后悔自己没有参与。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制造新闻,让媒体有介入报道的热情。

        第三个是亮点。评比总有好坏名次之差,你让人家掏腰包,最后评比不上名次,相当于花钱当分母,这种事情只有傻子才干。不过,各个商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这就需要发现和挖掘,只要把人家的亮点给点亮,并且通过个案调查把人家的特点给报道出来,就没人会有意见。

        报刊记者是个很风光的职业,特别是《北京晚报》、《北京日报》等,在本地影响力非常大,是老百姓非常喜欢的重要纸媒。

        北京又是众多全国性大报社集中的地方,全国性的报纸也不能忽视。

        记者当时在社会上很吃得开,有时候记者到外面下馆子,一亮记者证,人家老板立刻下令“免单”,那时候的记者又被誉为“无冕之王”,很受老百姓拥戴。

        不过在调查所我也接触过不少记者,其实他们平时根本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拽、那么牛皮哄哄的,绝大多数人都非常敬业,白天在外面跑新闻,晚上回到家里赶稿子,很辛苦也很不容易。

        新闻抓不好,上面督促;稿子写不好,编辑抱怨。外面还要消息灵通,四处寻摸新闻,特别是热点新闻,日子过得是紧紧张张。

        他们最大的痛点,就是如何抓到好新闻。

        有不少记者,有事没事都往调查所跑,希望在这里找点新鲜事,拿到一些一手新闻。

        我们所要做的这种商场评比,只要设计好,不难制造一些抓眼球的新闻,调动那些记者们的积极性。

        我觉得不仅仅要用问卷式调查评比,一定要配合一些个案采访,然后选出有趣、老百姓喜闻乐见、又和主题相配合的一些调查个案,把素材交给记者,让他们据此发挥,写出点有“彩儿”新闻出来。

        这是一套组合拳,如果做得漂亮,形成系列报道,有数字、有事实、有照片、有鲜活的内容,一定能够做得很好。

        思路捋顺之后,紧接着的工作就是策划、立项、设计以及组织人力广泛动员,进入项目的实质性操作。

      事情发展很顺利,不到2个月,项目全部顺利操作完毕。

        包括电视台在内,北京很多新闻单位纷纷报道我们组织的这次评比活动,各方面的反响都非常好,很多单位领导表示,这种活动,年年都可以搞。

        按照当时时髦的话说,对调查所而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虽然这种评比其实很扯淡,但是新闻效果好,而且可以扩大调查所的社会影响,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新闻越多,项目越热闹,委托你调查的单位才会越多,如果委托你调查的单位到了应接不暇的程度,就可以适时的提高费用。进一步说,调查的质量也会提升,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生意有时候就是这么混出来的。

      当时我似乎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一个星期内《北京晚报》没有调查所的最新消息公布,心里就有些空落落的。而当时跑调查所的《北京晚报》名记黄先生,告诉我,如果几天不到调查所泡泡新闻,也觉得空落落的。

        我在所里工作的几个月,成效明显,特别是企业和管理部门委托的调查,业务量呈明显的快速上升之势。

        我还参与和主持过诸如:首都啤酒市场调查、首都饮料饮品市场调查、百姓出行调查等项目。有意思的是,包括人民币纸币使用调查、北京古建修缮这种很是偏冷的行业,也和我们联系搞民意调查,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社会效益”。

        当时我们的感觉是,社会各个方面越来越重视和关心调查,这让我感觉到,作为社会学系的毕业生,用武之地也越来越多越大。

        调查所原来让我担任项目组长,随后担任项目科长、最后是项目副处长、后来又专门成立一个项目二处,我担任处长。

      我的项目二处,一上来基本占全所同期调查业务量的60%,我有信心,让项目二处实现年项目量到达全所全年调查业务量的80%,因为我终于找到我需要的那种感觉了。

图片发自App

        1988年初,以课题负责人身份召开新闻发布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前那点事儿第三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