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老井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印象很深的是故乡后街的那眼老井。

据村志记载,这口老井是由我们逄姓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挖成。其形如酒瓶,肚子大口小,深约十米,井底直径约三米,井台是石砌的,井口用四根又长又宽的大石条聚拢成一个边长约一米的方口,经年累月,石条都已经被磨得溜光,小时候为了证明有胆量,孩子们经常在井口跨过来跨过去,大人看了免不了大声呵斥驱赶,怕一不小心落井。井底铺垫了芦苇,以防取水时泥沙泛起。井的东南有一棵一搂搂不过来的大柳树,刚好遮蔽了井口不被太阳晒到。在不远处还有一盘石碾,跟老井相得益彰,透着古朴的韵味。

由于井水甘甜清洌,路人经过常会在此讨水喝,临走还会用自带的水壶盛满水留到路上喝。上小学时每次放学途经老井,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常有大娘大婶在井边打水洗衣服,见到有人提水,就会直接趴在水桶上牛饮,那种感觉好爽,不但解渴还消暑,当地人管刚提出来的井水叫“井拔凉”。那时候没有冰箱之类的,吃西瓜前会把西瓜放到“井拔凉”里降温,吃时口感格外好。

后来村里规划街道,老井的北侧有一条排水沟经过,前街的雨水污水就会流经这里,天长日久老井就受到污染,井水渐渐不能喝了。村民做豆腐要用甜水,当初的井水可以直接用来做豆腐,可后来用了这井水出豆腐就少了很多,井水变成了“懒水”(指含盐量高的水)。从此以后村民做豆腐以及日常喝水都要到西河去挑水,老井的作用就是洗衣服浇菜了。

为了拯救老井,村民也组织过几次淘井,把井底的污物清理出来,我也曾被用井绳拴住下到井底,站在齐腰深的冷冽井水里,用手把掉落在井底的异物捞出。里面有掉落的铁桶、提手、井绳,还有淘气孩子扔进去的砖瓦石块。大人们快速地把井底的水提出,用镐锹再深挖一下,井底的泉眼汩汩流出清水来,但却没有恢复之前的甘甜清洌。

在外求学的几年,故乡回去的就少了,直到有一天发现古井已经踪迹全无,井口的石条也不知被谁搬去哪里,老井被彻底填埋了,大柳树也不见了,只有那条排水沟还在。再后来老井的位置也盖上了房子,老井只能留在记忆最深处。

以前的人们迁往外地,诸如六七十年代闯关东什么的,都会从老井取一块井泥,细细包裹好带在身上,这或许就是寓意中的背井离乡吧!据说井泥有一个妙用,那就是无论到了哪里,若是水土不服,用当地的水泡一下井泥,煮水喝了立竿见影就会好。

只可惜,故乡的老井没了,不然我也会效仿古人取一些井泥,奔赴远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乡老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