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唐去往西天求取大乘佛法三藏经书,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至于有多伟大,首先可以看看佛家老大、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如来佛祖的说法:
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佛爷爷说的尚稍显含蓄。后来观音菩萨在玄奘开坛讲经、喝问其所讲“皆小乘教法”时,是这样描述大乘教法的:
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之身,能做无来无去。
用白话解读下,就是大乘教法既解决人生前问题又解决死后疑难,既能解决物质文明又能解决精神文明。
这么好的精神食粮,可惜大唐没有,必须得由专职人员亲自到西天取回来。在选择谁去取经这事上,就好比说,如来作为投资方要出钱出方案,观音菩萨作为总承包商负责筛选施工队,而唐僧就是众所周知的由观音选中的施工队长。
可惜,堂堂皇皇、广而告之的取经人遴选,其实就是个“萝卜招聘”,早已被最高内定为如来的二徒弟、已经十世转世的金蝉子,现世名叫玄奘。
(一)
如来佛祖什么时候有要人从东土来西天取经的念头不得而知,但是具体落实那天,是孙大圣被镇压之后五百年的一次“盂兰盆会”。会上,佛祖说,“自负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岁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
时间的不统一是西游记里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以后专文讨论。按照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的比例,估计从老孙被压五行山后五百年,在灵山这里也就是过去了五百多天,一年多一点。佛祖认为在四大洲里,其它三洲人民都挺好,唯有大唐所在的南赡部洲的人民不行,在苦海里挣扎,急需真理指导,也就是所说的大乘佛经三藏。
佛祖说,要去东土寻找一个心诚之人,让他历经万水千山,到灵山来求取真经。对于取经人这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这么大的业绩,交给谁负责非常重要。当然,作为佛家老大,如来是负责指出方向的人。除了当年出现了惊天动地的黑社会头子孙猴子之外,老人家轻易是不可能亲自下山的。于是,寻找取经人的任务,就落在了佛门的执行总裁南海观音菩萨头上。
如来是对着诸佛、阿罗、金刚、菩萨、接谛、比丘僧、尼等诸众位发问的:
“谁肯去东土走上一遭,选个取经人啊?“,观音马上回答说我愿意去。
一切显得都特别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此前,如来和观音菩萨是否曾事先开过小会沟通过人选意见,西游记书里没说,估计所有人也不承认。
当然,也有可能是和老大比较近的人,比如阿傩、迦叶等,在会前私下里和菩萨喝茶的时候提过一句,“当年您让老寿星带话,救过的东土江流儿,现在长大了吧”。其它不用多说。
不过,结果一定是,领导中意的人选最后选上来了。
(二)
说取经人最后定位唐僧是萝卜招聘,其实已经早有端倪。三十多年前,唐僧母亲刚刚生下他,就有南极仙翁(很可能就是寿星老)给她传话,原话是这样说的:
“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
菩萨让寿星传达的话是啥意思,相信所有人都清清楚楚。人的命天注定,尤其是天上的主要领导定了的事,那是没跑了。
菩萨从西天出发到东土大唐,一路上非常尽心尽力地先进行了取经路线实地考察工作。本来,以菩萨的本领,腾云驾雾的绝对速度可能比悟空差一点,但也不会差太多,所以一天从灵山到大唐折腾个二、三十回是没问题的,因为老孙后来曾对两个师弟说,他一天可以”走个三五十回“。但对观音此行,如来确是作出了明确指示的:“这一去,要踏勘道路,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而所作这些,都是要为了”叮嘱那取经之人“。
所以菩萨这一路东行非常不容易。要保证唐僧所经历的难数正好得凑够九九归真,所以沿途要一路布置,哪些是现有妖怪,哪些得后天安排;哪些自己就办了,比如派个金鱼下去;哪些还得求朋友帮助,比如朝文殊、普贤菩萨借坐骑用用;或者求黎山老母亲自出出面点化一下。当然还要一路为唐僧取经做好人才准备,分别找了已经在半路上等着得沙僧、八戒、小白龙和大圣,进行上任前谈话,核心意思都差不多:“犯错误可以改啊;过些日子帮着唐僧去取经就行啊;这是个机会啊;别着急,等着啊“。
领导交办下来得任务,拼了。
当然了,尽管没有证据,但是可以推测出,菩萨的一路东行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在人、妖、神各界采用小道消息的方式,传播“取经人唐僧是如来弟子金蝉子十世转世“的消息,先在舆论上做好铺垫。否则,后来在唐僧取经路上,无论是白道的镇元大仙还是黑道上的各种妖魔鬼怪是如何知道这一本该属于绝密的信息,没法解释。
(三)
即便是领导交办、早就埋好伏笔做好准备的事,但也不能太过分,至少面子上一定要过得去。
菩萨和徒弟惠岸行者到了大唐之后,当然不能直接找到玄奘,告诉他说你被选中去取经了。两位先是变化成了看起来脏兮兮的僧人,以长安的土地庙为落脚点,满大唐海选。只不过没有发现合适的人,”日久未发现有德行者“。直到“听说”了正在开坛讲经的玄奘法师的事迹。
菩萨发现玄奘后,首先确定的他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同时也是自己原来”引送投胎的长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就是你。
知道了唐僧的事迹,如何确定他事取经人也是颇费周折。观音采用天价出售如来将赐给取经人的袈裟和锡杖的方式引起了唐王的注意,再将唐王的注意引到玄奘身上,并在公开场合发布了三藏大乘真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之身,能做无来无去“,告诉皇帝得派人去西天取经。最后唐王亲自确定了取经人。
经过公开、公正、民主加集中的方式,从履历、出身、资格、能力等各方面考虑,最终唐王钦点唐僧,一切都有随行的惠岸行者作证。以后不管是人鬼神哪界的各级别媒体来采访都无所谓,都经得起推敲。
至此,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重任。
(四)
尽管领导中意的最终取经人是唐僧,但此前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尽管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没有头条、微信、推特、非死不可等随时发布信息,但是还是总有人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大乘真经的好处,也就会有虔诚者舍生忘死要去西天求取。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最终到西天取经的一定是唐僧呢?
答案,着落在了沙僧身上。
在沙僧被从天上贬下界之后,在流沙河作妖期间,共吃了九名取经人。关于这一点,会在以后的文章《沙僧其实是如来的金牌卧底》中详细介绍。投奔唐僧之前,沙僧的主要任务就是一定要确保无其它取经人能最终出现在西天,这一点确定无疑。
总之,取经人是唐僧,这是事前必须保证的,也是最终得成功得以落实的。
所以,有人说,西游记其实是一个富二代领着三个刑满释放犯进行二次创业的过程,没错,这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
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组织动用各种资源,保证曾经犯过错误的领导亲信再次重回高级岗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