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动了谁的奶酪

最近关于量化交易的政策讨论频出。

在内容上,主要是限制其高频交易和某些可能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具体来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等机构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对量化交易的频率、规模、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限制。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防止市场操纵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发生。

当我们把视角拉到全球,会发现这种监管虽迟但到。

早前,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加强对量化交易的监管和审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一些量化交易机构提交相关交易数据,以进行监管和审查。

在美国市场,量化交易被誉为用魔法打败魔法。除了监管,量化交易对手盘也比较成熟。

但在中国,则是单方面的犹如无人之境。从这个角度上说,量化交易要限制。

但这次仅仅是限制量化吗?可能不尽然。

01

量化交易的历史

中国量化交易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自2015年以来,中国量化交易快速发展,其中2017年开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在中国,量化交易策略,包括套利,开始在一些私募基金中得到应用和发展。这些策略的开展主要基于日内交易,以获取小波段利润。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量化交易策略逐渐被更多的投资者所关注和接受。

2015年4月16日,中证500指数期货(简称IC)的推出,对于中国量化交易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IC的推出使得对冲工具更加丰富,为策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使得量化对冲的私募基金风格突变,从依靠长期的因子赚钱转变为高频交易为主。

到了2017年,随着中证500期货贴水的变小,量化2.0时代正式开启。这个时期的量化交易策略主要以高频价量为主,最牛的私募研究的数据也从日线级别进入了分钟线级别的价量因子。

目前,中国的量化交易策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2021年中,量化管理人管理规模已过一万亿元,约占私募证券基金行业规模的20%。而在全球前十大对冲基金中,有8家是量化投资机构。

总的来说,中国的量化交易在过去二十年中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快速发展的过程,现在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力量。

02

保护数字货币

但对于国内不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量化交易过快发展实则用力过猛,不仅伤害了韭菜的心,还让接下来的一些事情的开展有了困难。

这里有一种猜想:那就是保护数字货币。

在原理上量化交易并没有改变投资趋势,而是让趋势更快来临。这种技术本质上可能会导致市场波动加剧,甚至引发市场崩盘,这对于数字货币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让市场崩盘有很多方式,比如释放欺诈信息,以至于小作文、谣言满天飞。有些人还会利用提前获取的信息、进而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市场操纵。

本质上这都不利于数字货币开展。任泽平说要下大雨了也是一种担忧。

一般而言,一些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可能会把“下大雨”比作经济中的不利因素,如贸易战、疫情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市场波动等。

此外,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将“下大雨”视为一种警告信号,预示着市场可能会出现波动或下跌。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采取一些防御性措施,如减少股票投资、增加现金持有等。

但利好的方向也可以理解为是久旱逢甘霖。从长期而言,政策正在一一排解利空因素,对于市场而言,这一系列操作以前也有。

03

监管只露尖尖角

根本上,量化交易作为一种技术只能更好的监管无法禁止。

在美国,监管机构对量化交易的监管和制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管政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监管机构对量化交易的监管政策不断加强。例如,SEC推出了一系列新规则和提案,要求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加强信息披露,增加季度报表的详细程度,并要求基金经理提交月度申报,附上有关大笔股票空头头寸的信息。此外,SEC还要求管理股票资产超过1亿美元的机构投资经理披露13F表格,详细说明其持仓情况。

风控管理:美国证券市场有严格的风控管理措施,包括限制卖空、保证金要求、涨跌幅限制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市场波动,防止量化交易的过度投机行为。

交易所规则:美国各大证券交易所也有相应的规则和监管措施,以制衡量化交易。例如,交易所可能对过度交易或高频交易实施限制,以降低市场风险。

审计和合规:对冲基金和其他量化交易者必须遵守SEC和其他监管机构的审计和合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报告交易、持仓、收入和费用等详细信息。

总体而言,美国的监管机构对量化交易的监管和制衡是相对严格的,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和减少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而言,这是有借鉴意义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量运营,支持向量机,金融,金融,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