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一场循环往复的轮回

有人说,看《百年孤独》,如果看不下去,就是缘分未到,不妨放下书也放过自己。

之前曾几次打开,却总是看了个开头就闲置一旁,直到这个假期再打开,一发不可收拾。

一本书,七代人,百年史。

读到第三代时,我已花了两个下午,错乱无章的叙述手法,魔幻荒诞的用词习惯,晦涩难懂。我不得已手绘了人物图谱,捋顺了取名的规则,而上一次这么干还是高中时代的《红楼梦》。

这本书最精彩却也最难的部分就在于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的取名规则,咬咬牙坚持读下去,你会打开马尔克斯构建的神奇村落,像一个宇宙的缩影,写尽了生命,婚姻,家族,甚至文明。

人物关系图谱

一开始,我在虚虚实实之间看着故事的走向,像一堆散落的拼图,艰难又执着的摸索,试图找到走进书里的那一个契机。

忘了具体从哪个片段开始,我不再是冷眼旁观的局外人,马孔多小镇在脑海中变得立体起来,不用费力就可以记起人物间的联系,之前看似无关的小故事也被串了起来。

直至《百年孤独》完结,布恩迪亚七代人的故事落幕,看着马孔多小镇消逝在飓风中,我才突然意识到,那么绮丽又喧嚣的时光背后,竟生出无穷无尽的孤独。

不止是书里的他们,还有书外的我们,一切都变得不真实,仿佛是诅咒般的轮回。狂欢过后剩下的虚无,是我们在重蹈覆辙书中每一个鲜活又深刻的人物结局。

合上书,我依然叫不全每个人物的姓名,但我震撼于和他们时隔半个世纪的对话,听见他们在我耳边轻轻说:

我们的孤独,你们依然在遭受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写在羊皮卷上的这句话,写尽了这个家族的荒诞和悲凉。

我坐在现代文明的午后,在冬日阳光洒落的窗边,听他们呢喃,从生到死到新生,一代又一代,梦想,权力,金钱,美色,喧闹又嘈杂,来不及羡慕,已尽归尘土。

人生注定是一场单人的旅行

马孔多是一个充满迷信的小镇,这里信奉死亡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每个新生都是意外而来,每场死亡都是独自离去。

一生追求科学却被绑在树上直至死去留下灵魂的何塞·阿尔卡帝奥·布恩迪亚。

极力维持家族繁荣,活了六代却被后代当做玩具,看着家族衰败的乌尔苏拉。

战功显赫,18个儿子均死于非命,晚年靠制作小金鱼寻求内心平静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

拥有无尽繁殖牲畜能力的奥雷里亚诺第二,享尽财富带来的纸醉金迷,最后穷困潦倒而亡。

第六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和姨妈不伦恋,带有猪尾巴的儿子被蚂蚁吃掉,却意外成为破译羊皮卷终结这个时代的人。

还有那些在这个文明和家族里牺牲的女人们:活了一个世纪的庇拉尔,吃土的丽贝卡,终生未嫁的阿玛兰妲,升天的蕾梅黛丝,不被理解的费尔南达,难产死亡的阿玛兰妲…

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出生,繁衍,死亡,出生,繁衍,死亡,出生,繁衍,死亡。

人总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度过最热闹繁华的时光,像烟花腾空最绚烂的时刻,然后跌入最无边的黑暗,老了老了,与时光耗着耗着,走光了身边的人,只剩呼吸在重复。

我们又何尝不是,在为了他人的一辈子中忙忙碌碌,终在老年才得以享受孤独,活成了自己。

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场单人的旅途,不妨让世俗和执念都随那飓风去了吧。

好句摘抄

爱情是彼此相伴走过的短途

都曾为爱说过一生一世的诺言,但私心里也质疑说出口的虔诚。

混乱的感情线也是贯穿本书的线索之一,在毫无规则和伦理的相爱背后,藏着的是各自的孤独。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迷恋9岁的雷梅黛丝,后者成为妻子后怀上双胞胎,却被阿玛兰妲意外毒死,后奥雷里亚诺与哥哥的情人一起,在成为上校期间更是与17个女人生下17个孩子,但即便如此,他依然终此一生从未有过爱人的能力。

阿玛兰妲先是爱上姐姐的未婚夫皮特埃罗,后又与马尔克斯上校暗生情愫,侄子更是疯狂迷恋她,而她却因年轻时的嫉妒和内疚,终生未嫁,孤独终老。

奥雷里亚诺第二求娶费尔南达,又热烈爱着佩特娜,一生周旋在妻子和情人之间,到最后连他自己也分不清到底爱着谁,越到晚年越觉得孤寂。

好句摘抄

任何一段婚姻都如此荒诞,却又如此赤裸裸。马尔克斯用最极端的描述列出了婚姻的形态:或常态夫妻,或露水情缘,或地下恋情,或不伦暗恋......他们都曾轰轰烈烈相爱过,但他们最后都忘了如何相爱,这也为最后家族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爱情最初都是功利的相互利用,其次才走到了爱情的那步,进而升华成柴米油盐的亲情,无一幸免。

家族的兴衰和文明的覆灭

布恩迪亚从迁移至马孔多,借由乌尔苏拉卖糖果的事业发迹,一度扩建庄园,财富足以邀请款待众多外来客,人口也逐渐兴旺起来。

可惜第三代子孙的断层,战争的挥霍,都让祖上积累的财富一点点消耗。

尽管第四代双胞胎兄弟凭借香蕉公司和牧场生意又攒起了财富,但奥雷里亚诺第二肆无忌惮的挥霍,大肆举办耽于声色的宴会,也并未使得这辉煌撑多久。

第五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挖出了乌苏拉尔的金币,最后也命丧金币。

即便乌苏拉尔一心撑着偌大的家族,也无法逃避子子孙孙的无能,在她去世之后,布恩迪亚家族已逐渐走向末路,直到最后成为蚂蚁的乐园。

家族兴衰如此,文明覆灭亦是如此。

时间的长河中,文明和历史的消亡,都是从被人们遗忘开始。

作者马尔克斯虚构了马孔多小镇,但回过头看看十大消失的文明,诸如玛雅文化,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和利莫里亚,我们没有证据,也丝毫不疑其真实存在。

马孔多小镇从初建的未开化,吉卜赛人带来宝物,到外族人流入,商业文明兴起,再到工业文明带来火车,香蕉种植园带来财富,最后一场下不完的大雨,冲刷了所有的痕迹,回到了最破旧的原始地,暗示着一代人和一轮文明的终结。

书里有一个著名的香蕉公司罢工大屠杀事件。

这场暴力冲突的描写极尽残酷血腥。“这儿不曾有过死人”,一场死亡三千余人的事件,被人们轻描淡写的说着,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是这场屠杀唯一的幸存者,人们却更相信他说的火车载着尸体驶向大海只是一场梦魇。

他觉得人们疯了,人们觉得他疯了。

很多年后,他的孙辈阿尔卡蒂奥仍在向人群说诉说这场惨案,依旧无人相信。

马尔克斯生怕人们忘记了这一惨案。他曾说:“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健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

正如南京大屠杀,只要还有人记得,真相就不可磨灭,历史就无法扭曲,那些为此丧命的人,就不会孤独。

留下一星半点的传承,这就是文明被铭记的意义。

夜景下的文明

此时,寂静的夜晚被绚烂的霓虹灯撑满,路边停着看不清型号的车,建筑的形状大多一样,亮着光的家里不知是几代人。

也许一觉醒来,一阵飓风,这些就不见了。

像很多历史长河中消逝的文明一样。

也许明天这些都还在。

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存在的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年孤独》| 一场循环往复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