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我的叔父秦腔老艺术家雷艺强导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友:

      青山不语,苍天含泪。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痛的心情悼念我敬爱的叔父、秦腔老艺术家雷艺强老导演。

  叔父雷艺强1932年生于长安堰渡村,自小因家境贫寒寄养在滦村舅爷家,直到十岁时,叔父考进西安正艺社,成为正艺社二期学员,学习花脸。国运不盛,万劫祸陕,1941年开始,日本侵略者丧心病狂的对我西安狂轰乱炸 。正艺社所处西大街桥梓口,也是轰炸的对象,在严峻的形势下,团长李正敏无奈携戏班及学生23人及100部本戏逃难西府数县、泾三原富平等县乡。

公元1949年初,正艺社逃亡在泾阳演出,同年6月泾阳解放了,西北军在彭德怀元帅和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领导下,文艺的春天含苞待放。当时西北局主管文化的习仲勋同志向中央申请给予在陕文艺团体总计5000块的生活津贴。叔父也得到了三担麦子的补贴,叔父将这些麦子换成金箍子,交给父亲带回长安老家。自此,叔父的剧团成了人民的剧团,每月享受边区政府的生活津贴,叔父将自己的津贴悉数交于长安老家父亲以养活家用。

    雄鸡一唱天下白,解放后的中国文艺也得到了迅猛发展。1953年叔父所在的正艺社老戏班原班人马在三原人贾志明团长的领导下,和西安实验剧团,眉户剧团等三个剧团合并成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省戏曲研究院叔父任演出队队长。期间叔父出演经典剧《淤泥河》的盖叔文,叔父在该剧中的剧照曾作为香港众多报刊的首页,在华人社会产生极大反响。在省戏曲研究院工作期间,叔父业务精,善创新,能力强等原因,组织上让叔父去扶风剧团任导演。在扶风剧团,叔父的才华得到的更好的发挥,其中由叔父编导的关中道情剧《镰刀嫁妆》取得巨大成功,被上海电影公司制作成唱片,这是陕西戏曲界的荣誉。每次叔父与我谈及扶风工作的事情,他都异常兴奋,时年二十多岁的叔父不光在自己的秦腔事业上展示了才华,而且还能体桖群众疾苦。解放后的扶风县,物质匮乏,就医更难。叔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叔父的父亲曾是长安一名接骨大夫,有祖传秘方,叔父常用这些秘方,给当地群众看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叔父在扶风一干就是18年。

      1972年,组织同意叔父回长安老家工作的请求。离乡30载的叔父,怀揣梦想,激情澎湃,欲将一腔热血全部抛洒在梦中热恋的故乡———长安。叔父以饱满的热情和对党的文艺事业的使命感,出任长安剧团导演。

      时代造英雄。1977年伊始,改革开放的春正渐渐吹响神州大地。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作为经历过解放战争培育出来党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叔父以政治的觉悟性和对秦腔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请缨前往上海,利用简陋的录音机,在上海剧院偷录了沪剧《游西湖》,录音带拿回西安后,仅10天就排练成功,演出后取得巨大成功。叔父认为《游西湖》剧本接地气,往后必火。正如叔父所判断,不久《人民日报》就对《游西湖》剧本给以肯定。由于叔父在演出上的敢为人先和大胆决策,也使他成为当时秦腔飞速发展的重要领军人物。

      叔父在长安剧团工作了6年后就退休了。但叔父一直念念不忘对党的文艺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知道秦腔艺术要想发扬光大,人才培育是关键。叔父创办了长安戏校,他的管理非常严厉,在他眼里,每一颗“苗子”只要好好教都会成才的!可是县上不给戏校拨经费,叔父为了给戏校争取经费,经常在县委工作会上责骂时任县长的无能。

      长安戏校因县上的不重视,很快解散了。叔父就此黯然神伤的离开了剧团,回乡后,叔父还编导了现代戏《柳青》等剧目,经常无偿指导了众多前来求教的秦腔演员,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说了。

      叔父的一生是为革命文艺事业奉献的一生,叔父对于秦腔事业的贡献是雷家和堰渡村人的骄傲!叔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叔父雷艺强导演的遗体将于12月8日在凤栖山火化。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痛悼念我的叔父秦腔老艺术家雷艺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