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下来犹豫,我看到了迷茫

日子一天一天过,好似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学生——学习;老师——上课。

思考了很久,回过头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了纠结的“大三党”。这一年:我们开始考虑未来——是考研,考公还是工作。当计划分门别类地在脑海陈列时,突然发现这些想法终究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看不清最终的走向。

前些天,一位网友在我的文章下评论:“深刻些。”我不明白,什么是深刻,可能就是那种一针见血的意思吧——我只能这么理解。

我一直都以为自己会很执着地去完成一件事,但是,现在我才意识到:那只不过是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的一种循序渐进罢了。

似乎自己内心的坚定也经不起推敲。就像老师给我们说的,考研只不过是在研究一样东西,考研的延伸就是继续读博,然后做个大学老师。如果毕业在企业工作,学历知识大多也不会占太大的优势,结果就是你和本科生在同一起跑线,而他们已经比你多了几年的工作经验。

所以——博士生给硕士生打工,硕士生给本科生打工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会问自己,有些自己坚持的事情会不会是错的,或者说自己的坚持有没有意义?

实际上,对于在校学生来说,经常是别人的一番肺腑之言就能让我们感到怀疑人生,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别人只能为我们的决定提出建议,并不能为我们之后的行动所造成的结果做任何担保。

如果说,我们的努力总是因为外界的干扰而付之东流,那么,最好在我们还没有行动前就不要开始。因为在一个未知的方向上我们承担了太多的风险,投入了太多的机会成本。如果中途放弃,你的付出将会成为别人超越你最大的筹码。

前几天,四六级考试后在空间看到一句比较搞笑的吐槽:“如果这次我四级过了,请不要叫我学霸,叫我赌神!”表面上是在调侃四级题目难,实则不也道出了大多考生那种“我不会,但我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地蒙题也要过”的心态吗?

同样的道理,在生活中,你遇到的绝对不是持续性困难,而是间歇性挑战。所以,一件事过去,岂容我们一劳永逸,那几乎是不存在的,除非你有预知“不祥”的第六感。

你可以允许自己停下来,那么你也要有面对迷茫不知方向的心理准备。如果不能,就铆足了劲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不然磨磨唧唧的行为只会让你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最近看华为的管理之道也是如此。一个没有上市的民营企业一举在世界享有盛誉——凭什么?任正非说:“狼性文化。”这四个字意在表明合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他还说:“华为的努力方向就是活下来。”

“活下来”似乎听起来很可笑,因为对于一个影响力如此巨大的企业来说会不会有点儿太安逸了。不,相反,这只是因为华为一贯居安思危的经营理念。

任正非创办华为以来,目睹了太多通讯企业的日暮西山,而且往往是在其发展壮大的时候面临危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利润分配不合理——薪酬依据学识资质分配,而不是能力贡献。这是一个企业管理的致命点。

资质深的员工丧失工作热情,停下来,不再上进----这是一般的企业。在华为,这样的员工即刻会被清退,想拿高薪,是以你的知识能力为企业带来的贡献与价值作为考核标准。因此,末位淘汰也使华为集聚了各级人才。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没有哪个人的成功是轻而易举。如果你听到有人说:“我只想做个平凡人,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家人好好在一起。”

那么,我想说:那并不代表你也可以向其一样拥有一颗淡泊之心,因为或许那个人已经有了房子车子,拥有着一份年薪上百万的工作才发出如此感慨。

就像王健林说过“我今年的目标就是先赚一个亿!”作为常人,我们敢定一个这样遥远的目标吗,根本不可能,恐怕连喘口气的勇气都没有。

写到最后:真的,有那么多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哪敢轻易放弃。你说想停下来看看风景,结果只有倦怠后的迷茫找上你。

成功之后——才有诗和远方,而不是现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停下来犹豫,我看到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