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拍摄-
time-lapse photography
第52篇
说到小洲村,在我的印象一直都是“文艺”的代表,走在路上随处可见背着画板,三五知己走在一起的美术生。
距离第一次去小洲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时候有好多楼房都围了起来“更新”。
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小洲村来,这里不再单纯是一个村落,俨然发展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在小洲村,真的要放慢脚步,细细体味。有很多东西,并不像肉眼看到那么简单。
有很多东西改变了,好像又没有变。有一些传统的东西,被保留下来了。
在小洲村登瀛大街40号,有一座娘妈桥,桥的一边,藏了一个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理发店——东方理发店。
如果不认真看,还真不会发现这一家理发店。
这家理发店只有一位理发师傅——陈大亮师傅。
据了解陈师傅17岁来到这家理发店,一直传承下来,到了陈师傅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
来剪头发的大都是小洲村里的村民,上有老人,下有小孩。
剪发的价钱和外面相比可以说不能盈利。陈师傅依然坚持下去,那是陈师傅喜欢的事情。
陈师傅和他的“东方理发店”见证了小洲四十多年的改变,由以前的河涌和田埂,变成现在的握手楼。
“东方理发店”的招牌立于门面的旁边,门口的对联却是格外引人注目:“操史上头等大事,理人间万缕千丝”,横幅:“从头做起”。
不管是店里店外,都充满了历史感。
店里有好多都是“老古董”,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物件。
最珍贵的要算那张从俄罗斯进口的,当时花了15大洋买回来的椅子了。
50年代的收音机、60年代的煤油灯......这些都是历史的沉淀。
而陈师傅的理发工具也很简单,几把剪刀还有传统的“电推剪”。
工具虽简单,但是手艺并不比外面的差,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陈师傅的手艺,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但陈师傅依旧很谦虚地说自己还没满师。
陈师傅说:理发的功夫深不可测,要多学、多看、多做,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陈师傅的这句话,不仅仅用在理发功夫上,在生活中,无论什么都要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尽管小洲村已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东方理发店却依旧保留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帮男士剪发,店内不洗头”。
在过去几年,尽管有很多媒体采访过陈师傅,问的问题甚至也大同小异,但是陈师傅依旧很有耐心地跟我们交谈,招待我们。
陈师傅向我们传达的不仅仅是他自己对于理发的心态和理念,更是对于生活的态度。
NO.1
学多点东西,集百家一身
陈师傅曾经收过三个徒弟。
虽然徒弟愿意留下来,但是陈师傅不愿他们“困”在这里,更希望他们像小鸟一样高飞,走遍天下,多学点东西,集百家一身。
陈师傅说包括自己也是未满师的。要学百家至上,增强自己的技术,这样才能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留下来的技术中获益。
陈师傅说,技术虽是师傅教的,但全社会都有份,中国的老传统手艺传授是我们的职责,要奉献给社会。
对于来“偷师”的学徒,陈师傅也是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教会。毫不吝啬地把手艺传授出去。
NO.2
帕金逊客人
开店那么久,陈师傅说在他印象中最深刻的客人,是一位帕金森老人。
因为有帕金森的人肢体会抽动和震颤,所以走遍了整个广州都没有人愿意帮老人理发。
家里人通过网络了解到了陈师傅的理发店,专程从芳村去到小洲村找陈师傅。
NO.3
红大褂、西裤、黑皮鞋
除了东方理发店,陈师傅身上的服装也是一种讲究。
陈师傅身上穿的是中国老传统民装——唐装,穿得阳光正气一点是对客人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非物质文化的尊重。
站在中国的角度,当一些西方游客来到的时候,也是一种尊重,同时宣扬中国传统服装。
剃头手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师傅一直坚守着,并作为一种信念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
陈师傅的心态和坚持值得我们敬佩。
做事情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用理会别人的眼光;人生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是陈师傅教会我们的事。
-END-
撰文/排版:A-lam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