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底层逻辑

这本《风格感觉》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平克,他是哈佛的心理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大脑怎样理解语言,听说读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同时,他还是一位科普作家,擅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他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写给读者。所以平克在写作这件事上,既深知原理,又有充分地实践。

平克有一句名言「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这句话揭示了写作的底层逻辑,也点出了写作这件事最大的技术含量,怎样将脑中无数碎片化的想法收拢起来,最终变成一条最佳的文字线,这就是写作者最大的挑战。

那么,写作这件事,到底难在哪里?

有这样一个怪现象:在一个领域越是学得好,反而在写作时越难把本领域的事情给其他人讲明白。这要从大脑的工作方法说起.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大多数人一次只能记忆 7 项内容。要想提高记忆容量,我们可以把内容「组块化」。比如只要记住「伸手要钱」这个组快,也就记住了出门要带: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四样东西。组块化不仅是我们提高记忆的小窍门,更是人类交流信息、传递智慧的最好工具。如果读者不知道这个“组块”的含义(比如以为“伸手要钱”就是本意要钱),就不理解文章,这就是阅读障碍。而许多内行人士的术语都是“组块”,所以不容易给人讲明白。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常常陷入两个思维误区。

第一个思维误区,叫「功能固着」。就是思维定势,比如“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第二个思维误区,叫「知识的诅咒」。就是你掌握了一种知识,就不能理解那些没有掌握这种知识的人是怎么想的。 大家在平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时候,不论是给自己的小侄子辅导功课,教自己的朋友开车,带公司的新人,免不了有一个时刻,你会感觉,这件事情我已经讲得那么明白,怎么你还是不会呢?

如何打破知识的诅咒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读者的世界里获得反馈信号。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史料记载,白居易写好一首诗,就会念给一位大娘听,如果大娘能听懂,就算写好了,如果大娘听不懂,白居易就写得再浅显一些。

这本书讲的第二方面的问题是:如何把写作这件事变得简单。

平克给了个工具,这个工具叫作「古典风格」。就是模仿对话的姿态。作者在写文章时,会假设他在和读者聊天,我不是在教导你,也不是在论证什么,我是一位平等的导游,你跟着我,一路边走边看。

平克在书中说,古典风格的作者必须模拟两种体验:和读者对话,向读者展示世界。

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用词准确,每个句子表达清晰,这些当然都重要。但是平克在这本书中强调了更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句子之间,还有段落之间的连接。为什么衔接非常重要?我们的大脑中孤立的信息片段是没有用的,两个句子放在一块,读者需要发现其中的关联。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文字都在读者头脑中呈现为一个个单独的组块,阅读的过程中,每弄清楚一些关联,比如这一段的几句话是怎么联系的,读者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更大的组块。这样,一个句子变成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变成一个章节,如果链接做得不好,要么我们的大脑需要调用更多资源来处理,会让阅读更累。要么我们的大脑就会胡乱构建连接,可能会误解作者的意思。

所以,想要写出一段结构井然有序的文字,作者必须把他希望表达的内容整理成干净利落的层级关系。用相同的主语形成主题链,它们使得读者从一个句子读到下一个句子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个主题。

我们总是说好文笔,似乎写作只是一种表达技巧。其实,好文章的背后不只是好的表达,更是好的思维,好的逻辑,怎样用同一个视角观察事物,怎样用同一个主题思考问题,这是古典风格写作背后最核心的能力。

三、我们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会犯的毛病。

第一,不要在文章中滥用路标。更好的写法,就是遵循我们刚才聊到的那些让文章更连贯的建议。这些建议,其实也是设置了路标,但是它们指向的是一条路,读者只要沿着这条路,就能很顺畅地走下去,只有到了该转弯的地方、该上坡的地方,路标才出现,提醒一下读者。这样,读者不会在一开始就觉得这条路这么长,压力好大,也不会在半路不知道去哪里而感到迷茫。

第二,不要用模糊语言做缓冲。像是「几乎」、「比较」、「大概」、「一定程度上」、「某种意义上」,感觉这样会显得更理性,更客观。但是,史蒂芬·平克一针见血地指出,用这些词儿不是为了理性客观,其实就是一种免责条款。

第三是不要使用僵尸名词。什么叫僵尸名词呢?本来可以用具体语言描写的内容,如果非要造一个抽象的词来概括。不说让别人更信任自己,偏要说提升别人对自己的「可信度」。不说让自己更擅长演讲,偏要说提升自己的「演讲力」。不说让一辆车变得更安全,偏要说提升车子的「安全性」。「可信度」、「演讲力」、「安全性」,这就是僵尸名词。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