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我不是第一次拜读这本书了,但每次读完仍忍不住落泪。

余华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向人们展示:一个人对苦难的承受程度究竟能有多强。他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带我们走进那个新旧交替动荡不安的年代,然后极为平静的记录着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

主人公福贵出生在一个家境败落的地主家中,年轻时的他挥金如土沉迷赌博,直到败光家产才恍然醒悟,之后的他想要弥补自己过错却又被拉去充壮丁,战场上捡回性命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已生变故物是人非。他在平淡的农耕生活中明悟了生命的真谛,准备踏实过日,却被命运一次又一次的重创,在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后,只剩他孤身一人与一只老牛作伴。

只有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谁都明白这个道理,福贵也不例外。也正是年轻时家境的富裕无忧,才显得中年没落之后的凄凉可悲。年轻时的福贵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吃喝嫖赌一样不差,这样一个令人厌恶的存在,在家竟境发生巨大变故后,没有变得像行尸走肉般自暴自弃,反而换上布衣,拎起锄头,开始靠自己的双手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错。他之后所遭遇的每一件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但他却从来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将孤独拉成了线,贯穿于田埂之上,在吆喝声中看日出日落。暮年的他佝偻着的背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的高大。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当和尚

福贵所遭受的苦难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突兀且极具毁灭性。为救母亲进城求医,却被拉了壮丁;县长夫人难产,儿子被人活生生抽血抽死;生活好不容易有了起色,凤霞却死于难产;相依为命的“偏头女婿”被水泥板夹死;孙子苦根吃到被撑死。每一次都那么突然,荒谬,不可思议,但这正是身处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真实写照,一个想要老老实实生活的普通人在那样的年代就是这么脆弱、无助。余华在前言当中称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也许这就是他愤怒和冷漠的原因,听多了荒凉冷寂的故事却又无从发泄,也无力去改变,他只能作为记录者,用同情的目光去看待一切。

其实在我看来,《活着》所讲述的是一连串悲剧的故事,但它本身记录的却并非悲剧。就像是一列已经到站的列车,由当事人为我们讲述,使我们事先已经知道了它最终的结局,但正是如此,当老人淡定自然的讲出这一出出悲剧时,我被他,或者说他所代表的那种精神所折服。这种精神不能简单的归为毅力,乐观,不服输这些现有的词汇,它更像是一面被苦难所打磨出的光滑的镜子,倒映着过去,也照射着未来。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面对命运的捉弄,面对身边人的离去,他孤独的承受着一切,可福贵还活着,它承载着所有的苦难却一个人孤零零的活着,福贵将生活中那些好的坏的化作一声声吆喝,在田脊上久久回荡。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