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背景
家长反馈:
1、从小注意力不集中
从小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低,做作业的效率低。
2、厌学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不愿学英语,时不时地逃学,应付作业,成绩逐渐下滑,到六年级小学毕业成绩已在倒数10名。
如今就读的初中学校是一所国有民办寄宿制学校,在初一上学期学习干劲很足,生物实验操作中得过全校一等奖。
但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是班级倒数第4,失去了学习信心,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就一直不认真学习,特别是初二上学期,心情浮躁,脾气暴躁。
3、学习习惯不好
不愿动脑、不愿写字、不愿看书。
作业敷衍了事,选择题胡乱写上答案。不会的空着认为理所应当。特别不愿学英语,英语考试得20分(总分120分)。
无论对待任何事情,他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努力学几天,遇到困难就会主动放弃,不敢面对困难。
4、旷课
初二下学期在网上与同学合伙买手机被骗1000块钱,妈妈批评了他几句,就不上学了。
之前做错了事,家长批评他,也有不上学的情况,从小学4年级开始,在小学中有多次。初中以来,初一有过几次,初二以来平均一个月就有一次不上学的情况,先是2-3天不上学,后来7天不上学,最后发展到一直不上学。
5、沉迷游戏
在家期间玩手机,上QQ、玩微信、打游戏、编制程序软件,想做快手,做直播,想赚大钱。
自己偷偷买了一部手机,天天玩通宵,爷爷给他摔碎了,他就借此机会表示不买手机就不上学,无奈之下又买了一部手机,约定好休息时间玩,不玩通宵。
可是时间不长他又不遵守约定了,爸爸一气之下给摔了,又不上学了,长达7天。不给他买手机,就抢走了妈妈手机,甚至更改妈妈手机的密码,无奈之下又给他买了一部。
即使把家里的网络撤掉了,他也能解开了别人家的密码,仍然能畅通无阻地上网,从此再也控制不住他的手机了。
6、家庭关系紧张、易产生偏激行为
当家人不顺着他或批评他时或他得不到满足时,易产生暴怒情绪和破坏性行为,例如砸东西、打人。
会打骂妹妹,现在妹妹也非常害怕他。
对待外人也如此,当别人没有顺着他的意思时,也会暴怒、要找他人算账,甚至有一次要拿着刀去砍别人的车,闹得派出所的人都上门了。
7、同学老师关系紧张
常常因为一件小事就会让他的暴脾气一触即发,不在意他人的评价、想法和看法,也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想这么做,极度自私,睚眦必报。
在学校有一次班主任批评他,他赌气跑回家,一连几天不上学。
与同学相处脏话连篇、不高兴就骂人、得理不饶人、无理蛮缠。常与同学起冲突,且归因于他人,不认为自己有错。
结交的朋友几乎都是不学习的学生,有在学校打架的,有在学校贩卖零食的,有因为打老师被学校开除的。
8、生活习惯方面
-
作息混乱,常常凌晨才睡,如果继续催促他睡觉,他会摔东西,故意弄出声响,影响邻居。
身体缺乏锻炼,身体虚弱,走几步路就嫌累,饮食不规律,会买很多垃圾食品,饮料,基本靠它们解决了三餐问题,如果不给他买垃圾食品,他会一连几天在家打闹。
分析与对策
咨询分析
进入青春期后,个案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对于事物开始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强烈需求自我独立的同时,又渴求依赖抚养人,最初对于独立的渴求,以一种坏的方式表达,企图让家人不再管自己,以此获得自由。
但是,获得自由的同时,又渴求父母的关爱,得不到关爱时,这种矛盾的心理就显得格外强烈,因此在于人关系上变得格外针锋相对,在具体行为上的表现为,在自我愿望,以及自我发展受阻,会出现激烈的情绪反应;
其次,妹妹的出生对于个案而言,是某种竞争与威胁,加上个案本身相对敏感,加剧了个案内在不安全感与敌对水平,表现出更差的自我给外界。
基于对学生当前情况的了解,个案自我强烈的内在不安全感,主要来自对自我与外界的信任感不够,具体而言,是对自我的内在否定与不接受,将这种不接纳投射在他人身上,感觉每个个体,甚至每件事都可以触及到自己,都对自己有威胁。
前期心理辅导对策考虑以建立稳定、信任的关系为主。
中后期逐渐开展对学生自我认知的重建训练,帮助正视自我,学会用合适的渠道寻找自我,其次提高个案自信心,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改善亲子关系。
调整方向
调整历程--心理辅导
前期状态
前期Y同学的情绪状态相对稳定,生活作息相对规律,能配合体育训练,与同学、老师均能和睦相处,对于自己问题能够进行积极思考,同时,几次团体课程之后能够发现,个案对于自身问题的认识相对清晰,改变的愿望也十分强烈。
心理咨询的前期工作将主要集中在建立咨询关系,收集个案成长信息,以及对个案现有情绪的合理疏导上。
中期状态
中期在与Y同学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工作主要集中在查找个案自我问题,以及惯用应对行为的整理,达成一致心理咨询目标的基础上,并对此进行认知辨析,帮助个案认识到自己现有认知体系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认知重评以及相应的认知行为训练!
与此同时,能够发现个案在具体问题上,仍习惯使用惯常模式,就此问题,后期建议加强联合监督管理,避免再次营造出可以撒娇耍赖的空间,给予个案拒绝成长的机会,提高矫治效率!
其次,让Y同学加入体能班参加训练,结合每日团体咨询。个案在先前不断故意挑衅同伴,并使得对方攻击自己后,向老师告状,以此借助外力得到对同学的惩戒,加之家长提供的个案在家行为表现的材料,总结出个案惯用行为特点的心理发生机制,最初是为了获得自由,不断使自己变得很坏,以期家人不管自己,后来,妹妹的出生确实让他感觉到了不公平感,此间个案不断挑事的继发获益是不断强化个案问题行为的原因。
当前阶段,不断梳理个案在期间的获益,以此帮助个案意识到健康心理发展水平个体需要具备的社会性功能是什么样,给与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开展相应行为的训练。
后期状态
后期Y同学在对环境的熟悉和适应之后,最初的隐藏与掩饰逐渐放松,开始显现真实自我,同时个人相应的行为问题也开始彻底暴露!个案利用自我身体瘦弱的特点,常常以被害者的身份寻求他人同情与可怜,并以此为手段,通过借助各方力量寻求庇护,而非真正的面对自我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借口,找到逃避的空间!
在心理咨询的矫治过程中,以上都是正常现象,改变都是痛苦的,不论个体是主动求助还是被迫矫治,在习惯了某种方式之后,改变原有模式,使用新的模式,都会觉得陌生或者抵触,也更倾向于使用惯有行为。
后期心理咨询工作将继续按照原有规划,按部就班的加强监管,迫使个案不断思考,并克服惯有模式,逐渐过渡和适应,直至个案达到能够习惯使用新的模式解决问题的水平!
调整历程--文化课辅导
调整历程--行为习惯训练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后期反馈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Y同学正处青春期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既要求独立,又渴望依靠,家长在此阶段需要注意,个体的成长都是需要不断摸索的,过度保护与骄纵,均不利于个案社会性功能的发展,我们称这一阶段为“心理断乳期”。
此阶段为双向的戒断,一方面父母需要放手,给孩子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其有自我探索的机会。另一方面,人均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个体幼年时期,更多需要家长庇护,但是随着逐渐成长,遇到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但是直面问题总归是痛苦的。
由此,本能的退缩与逃避便随之而来,家长在此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可以给予支持和协助,但一定不是因为心疼或觉得孩子还小而独揽其责,而提供给其可以撒娇耍赖,拒绝成长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