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苏幕遮》有云: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中说: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天连水,水连山,山连芳草;天带碧云,水带寒烟,山带斜阳。自上及下,自近及远,纯是一片空灵境界,即画亦难到。下片触景生情。“黯乡魂”四句写在淹滞之久与思乡之深。“明月”一句陡提,“酒入”两句拍合。“楼高”点明上景为楼上所见。酒人肠化泪亦新。……足见公之真情流露也。

    唐先生的艺术感觉甚好,但是,孤立地谈一首诗很难把真正的特点讲清楚。

      与范公的《渔家傲》比较,同样是写秋天写乡愁,本词外部景色的地域特点并无悲凉之感,反而很明媚。一开头就强调色彩,“碧云天”,美化白云为碧色,和下面的“黄叶地”相对,形成了音节和色彩上的对称。后来被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巧妙袭用。

    色彩鲜艳,但并不杂乱,因为它单纯,给人一种明净之感。“秋色连波”,秋天的景色空灵到和水一样透明;“波上寒烟翠”水波是透明的,而水上的寒烟其实是朦胧的雾气,用了“翠”字,便增加了透明感。碧、黄、翠这样丰富的色彩,不仅不互相干扰,而且在明净这一点上高度统一了起来,连黄叶的枯败也被透明感同化了。

图片发自App

        “山映斜阳”,色彩依然明亮。可以看到“天接水”,说明是在平原上,一望无际视野开阔。这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风物,而且是作者极目远眺的心胸和情致。地域特点经过作者情感的选择、同化后,转换、生成,实际上是作者心灵特点的反射。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在山以外,是故乡之所在,却在目力所及之外。芳草不理会…我的乡愁,所以无情。芳草的无情,正衬托出诗人的多情。

      下阕才点明诗人的情怀和故乡的关系,“黯乡魂,追旅思”短短的对句直接抒情,符合词下阙重在抒情的特点。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什么前面都写雪景,后面却突然大发议论起来呢?一是为避免单调,二是为避免在视觉层次上深入不下去。毛泽东借助直接抒情,从描述雪景上升到评议历史人物,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同理范仲淹强调这种乡思,在清醒的时候不可排解,只有在做梦的时候才是例外。他甚至希望,夜夜都做好梦。因为“好梦留人”,一个“好”字,说得比较空灵,一个“留”字,暗示无限留恋,反衬出他并不能夜夜好梦,乡思使他辗转难眠。

          “明月高楼休独倚”,为什么不能一个人静静地赏月呢?因为月亮弯弯照九州,光华能超越空间的距离、关山的阻隔,征人却不能和亲人沟通。所以,还不如不要去触动这敏感的联想。“休”字很见功力,是正话反说。字面上是“休”,不要独倚,但又把它写得这么诗意盎然,本为避免惆怅,却又留恋惆怅之美。

图片发自App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是很大胆的想象。酒本来不是眼泪,需要想象才能充分表达。想象的特点之一.是虚拟的变异,酒变成了眼泪,两者的形态和质地都发生了变化。但在联想上还是有相通之处、有沟通的渠道的,让人感觉顺理成章,变异幅度很大,联想却没有阻力,可以说水乳交融。正是因为这样自然的过渡,思乡的情感被强化了:为了消解乡愁才去喝酒,可消愁的酒更转化为自己思乡的痛苦。这和李白的“举杯销愁愁更愁”不谋而合。但是,范氏的杰出就在于发明了自己的独创话语一—酒和泪转化,这在艺术上就有了创造性,有了不朽的感染力。

      同样是通过秋天的景色来抒发自己思念家乡。《渔家傲》写思乡和卫国之间的矛盾,有一点沉郁、豪迈的气魄,情调上悲而且壮。可本词悲而清澈,却没有凄凉之感。

      诗人面对大自然,用意并不在完全客观的自然景象,而在激发自我内心深沉的情致。诗人的功力就在于,每一次调动起来的都不一样,显示了他内心和艺术表现力的多彩。阅读同一作者的作品,要注意他贯穿在每一篇作品中的个性,尤其是个性中各不相同的侧面。

图片发自App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摘录、有感于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