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出者】瑞秋
第三期阅读打卡第【3】天
【打卡素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尹建莉
【标题】好习惯是成功的开端
【字数】748
001问题【1】作业陪不陪?
内容:现实情况是孩子不会安安静静、完美的写好作业?那父母是否应该陪孩子写作业?
002解决问题【1】
内容: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有自己处理事情的规则,不是不用陪?而需要在孩子养成完成作业自觉习惯道路上陪伴;
003问题【2】利用作业去操作孩子
内容: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用这一招去恐吓孩子,让孩子迫于压力而去写作业;
004解决问题【2】
内容:家长需要从根源上断掉惩罚这一手段;从逆向思维考虑问题,把惩罚换成一种对等的剥夺他权利,让孩子懂得去珍惜,作者的措施值得结合自己情况去试试;
005问题【3】不求量而求质
内容:小时候也被超抄过课文,起码是5遍以上;现在的孩子也是,孩子记忆都是机械型的,没有思维;
006解决问题【3】
内容:给学生上课时,只要求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过程获得预期的结果就好,不要求一遍又一遍记忆;而且,在学习某些内容时采用他自身记忆学习方法去学习,讲述出来,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007问题【4】花大把时间刻苦学习
内容:很多孩子总是花费更多的时间不断重复学习,然后效果不一定很好,越学习越痛苦,陷入死循环;
008解决问题【4】
内容:很赞同作者说:兴趣-方法-勤奋;这是一个良性的闭环系统;我会让学生先调整心态,把每次背单词或者写句子当成闯关游戏或者是升级游戏,不想做就不强迫自己;引导用他自己的方法去记忆,然后陪伴一起闯关,最后享受胜利的果实;
009问题【5】分数牢笼
内容:分数像座大山压着孩子,让学生有的苦恼,有的心塞;
010解决问题【5】
内容:分数固然是孩子一段时间努力的表现之一;我们换个思维考虑的话,可以把分数淡化点,更多的看孩子学习思维的养成、表达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力等,这些能力养成,那么分数也不是问题了!
我是“下愚莫揣上智”,一个想把复杂的生活记录下来的北方菇凉,品味当下的每分每秒,抓准身边的幸福~借此,与君共勉
2.【输出者】冬香
【作者】尹建莉
【打卡素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四章
【标题】陪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001、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要让孩子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帮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抓住孩子的心理,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100分;考好了不奖励… …这些观点听上去让人耳目一新,又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就会发现作者在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朴实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
002、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作者设了一个“记功簿”,记录孩子成长中外在的一些进步,同时也记下了她内在的进步与成长。每页只记一件事,画一朵小小的红花--算是给孩子的奖励。这个方法,很多家长和老师肯定都用过,但却有一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记功簿”还有“记过簿”,想借以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是,优点会巩固成为真正的优点,缺点也会巩固下来,成为总也改不掉的缺点。也有的在设“记功簿”时,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作业得了几分,考试得了几分,比赛得了几等奖……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行的培养。
结尾:方法用对了,好习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3.【输出者】欣然
【标 题】如何把学习当成乐趣
【打卡素材】《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 者】尹建莉
【字 数】608
前言:好习惯受益终身
001 自我认识。
了解自己是最难得一件事,大人也是如此,要引导孩子去了解自己,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纪律
002 劝解三步。
一,给予,把乐趣变成责任,降低乐趣
二,减少支付,降低对对这件事情的有趣性
三,给出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产生排斥
003切记太满。
如果想让孩子喜欢你这个事,就不要一次性给的太多,留个空间,不断延伸,探索~
004教育不等于操控。
时刻谨记,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
005 不信任和太相信。
对孩子不信任,对自己太相信,改掉这个毛病,只有相信才能成真,去掉那些不懂事,不努力,换成,好懂事,很勤奋,很自律,给孩子正面的词语。
006 情绪影响学习
不是学习不好,是带着情绪去学习,保持愉悦的心情 才能更好地去学习。
007 因教施材
世界上没有同一片叶子,也就不存在一样的孩子,所以去了解,去探索,去观察,自己家的娃有什么不一样~
008 兴趣+方法
兴趣加上方法 才能带动勤奋,先对这个事感兴趣,在找到方法,才能有内驱力去做
009不去说苦
老话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苦耐劳,读书的苦,生活的苦,这样传递给孩子,刚开始就吓跑了,对于赚钱也是一样的,辛苦钱,记得一个人的信念,钱来的轻松又愉快。孩子学习也是 轻松又愉快。
010 唤醒毅力
只有克服了弱点,体验到了满足,才会欢迎孩子的毅力。
结束语:观察孩子,传递正面语言,激发兴趣,探讨方法。保持勤奋,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