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工作模式,能快速提升自己的输出能力

内容生产能力是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核心能力。

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都需要公众号运营者去了解、去掌握。
随着微信文章能力的提升,内容的生产涵盖了文字、音频、视频以及各种互动网页。
同时各种网络媒体渠道的发展,也要求新媒体运营者去了解各种各样的线上平台,直播、短视频、公开课等新型的媒体形式及传播渠道正在蓬勃发展。

虽然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和可选择的媒体形式越来越多,但是自己却越来越写不出东西,我相信每一个做新媒体运营的人都遇到过。

最开始的信心满满,策划着无数的专题想要去做;
做了一段时间发现,每天都不知道要写什么?
可怕的拖延症让自己总是要加班才能把稿子搞定,还要交给领导审核。
有不少的新媒体运营者在这个生产乏力的时期中迷失,让自己在每天的工作在痛苦的加班和内容难产中度过,抑或是每天生产的内容都永远是乏味的套路。

而新媒体运营者要突破拖延和内容生产乏力的魔咒,需要极大的毅力去改变自己的工作模式,寻找到自己对于内容的兴趣点,建立起日常的需求库,养成写作的习惯

一、改变没有规划的工作模式

真正从项目出发才能输出有效的内容

我们去观察很多新媒体运营人员的工作状态,每天的工作一片乱麻,主要工作就是要在每天下班前憋出一篇文章来。
大半天花在上网寻找“灵感”,找找别人用过的套路用一用;
发现有新闻热点了,要蹭个热点,但是用户没什么反响;
最近圈子里比较火某种体裁的文案,跟风抄一下;

直到最后,当自己真正从那个项目中走出来,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会发现自己之前发的那些内容无病呻吟百无一用。

在开始之前做好准备

当自己真的去了解公众号或产品对外的定位,尝试去目标人群分布,了解这些人的需求与喜好,你才会发现什么样的东西是用户喜欢并且能够给公众号运营带来效果的
了解产品及人群的定位,
确定公众号向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与功能,
去规划每一段时间公众号的传播目标,
分拆传播目标到具体的实践,
这样就不会为了去凑什么热点,而忘记了自己本来需要去做的事情。

一定要根据用户的群体及需求去进行相关的内容规划。
用户群体是中年人,就不要把最近在年轻人里比较火的东西全搬套用;
用户群体是中产阶级,就一定要关注内容的质感;
新媒体运营要求在开始之前就确定好公众号的内容组合与内容调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运营一个高尔夫俱乐部的公众号,
目标用户就是打高尔夫的人群
用户的需求一方面需求是打高尔夫本身的知识,
另一方面是传达作为俱乐部会员的显形及隐形价值。

咱们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这个高尔夫俱乐部目标用户的属性和俱乐部的定位,高尔夫这种运动在中国很多时候还是属于比较高端的运动,而高尔夫运动场并不像足球场那样就是纯粹的运动,更多的时候是属于高端人群的社交场所。
我们能够确定目标用户是企业高管或者高收入人群
高尔夫俱乐部自身的定位就是提供一个休闲环境的社交场所

在了解这两点后,我们就会意识到,高尔夫俱乐部的微信公众号需要关注的内容就不只是高尔夫本身,还要对商业、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也要有所关注。
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内容在目标用户群体中传播,只有目标用户感兴趣的才能带来最终的传播效果。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规划好一定阶段的公众号运营目标,这里的目标一定是量化的可执行的目标,比如这一段时间的目标是实现一定的粉丝增长。
目标确定了,我们的运营工作也就能找到重心,向着涨粉去做对应的活动及内容推送。

了解用户需要的内容加上对目标的确定,才能改变一片乱麻的工作状态。

二、培养同理心,让自己成为目标用户

内容运营乏力还有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
自己对所服务的行业本身一无所知,
既无专业相关知识,
还缺乏对自己所服务行业的兴趣。

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同理心”

好看的数据不是凭空而来的,要让自己所产出的内容获取关注,你需要将自己培养成为该行业的专家,这样才能让你的更多目标受众去认同你的内容。
虽然足够的利益驱动也是快速获得关注量的好方法,但是用户的质量是有极大差异的。

媒体行业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时候内容生产者本身并不是目标用户,所以目标用户的需求对于运营者来说始终是蒙着厚厚的一层纱。
月薪3.5k的时尚编辑要告诉月薪50k的中产阶级,你们该穿什么?
而租房子都压力山大的地产公众号小编要告诉那些购房家庭,你们要买什么样的房子?
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运营者的所思所想与目标用户的需求完全脱节,所以会造成内容运营乏力的现象。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同理心”。
“同理心”如何建立,一个就是将自己变成目标用户;
另一个就是放空自己,将自己置身用户的场景和角度去思考问题。

将自己培养成为自己的目标受众

让目标受众认同你的产出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自己培养成为自己的目标受众。
自己成为目标受众,
你会感同身受地了解到你的用户在想什么,
他们对什么内容感兴趣。

比如自己在运营着一个针对淘宝店主的电商类微信公众号,
什么样的内容是吸引淘宝店主的?
小店主需要的是什么?
大的店里运营人员的需求又是什么?
当你自己亲手的搭建起自己的淘宝店,你才能感同身受地了解一个淘宝店店主的需求是什么!

给自己洗脑,模拟用户去思考

虽然将自己变成目标用户能够直接让我们建立起对于用户的“同理心”,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能力变成目标用户。
地产类的公众号运营者,自己总不能真的去买套房吧?
自己做疾病类的运营者,自己也不能真的去染上这种疾病吧?
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放空自己,不要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户的想法,而是以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想法。

比如地产类的公众号运营者,就要给自己洗脑,告诉自己要买房子,然后再去思考自己会去在意什么问题?哪些是自己疑惑的?买房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没有被解决的?
大家在买房之前都会到网上看对这个楼盘的评价,但是我们能够很轻松分辨出哪些是公关发的贴,哪些是用户发的贴?
因为拙劣的公关往往不会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做疾病类的运营者,我们也要思考真的患者在知道自己患病后会是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从而去发现用户的真正需求。

自己的兴趣如果能和工作内容结合,“同理心”的建立会变得很简单。
比如热爱动漫的朋友去做二次元的工作会入手更快,针对其他行业的内容生产者也是如此。
比如一个写汽车相关内容的内容生产者,如果不是对汽车感兴趣,那又怎么能做好呢?
这也就是很多汽车爱好者创建的自媒体会比车企外包给广告公司做的专业公众号要受欢迎的缘故了。

三、素材库的建立

建立素材库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和执行力

我们总是会说江郎终有才尽之日来安慰自己最近生产不了有意思的内容,
但有的时候我们又会抱怨,同类型的某个公众号他们今天发的文和我好久之前的那个想法好像呀!
有的时候遇到某些需求需要传达,突然想起来之前看到的某个方案特别合适,但就是死活想不起来那个活动的具体方案。

每当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
我们会抱怨为什么自己执行力那么差?
为什么自己记忆力那么糟糕?
其实大家的执行力和记忆力都是类似的,我们需要使用工具来辅助我们的工作。
当你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建立素材库就成了必须要进行的工作了

对于素材库的整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顺手的工具,笔记本、手机备忘录、笔记软件甚至是专门注册一个邮箱来存放,每当有想法就分好类做好标签,给自己发个邮件。

用什么工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可靠的工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可以快速对全文进行搜索
  • 能有方便的对多条素材进行分类整理的功能
  • 能够多终端方便的查看和录入

当你使用起素材库之后,开始提到的那些问题会得到解决。
不错过想法:
产生想法-加入素材库-想法评估通过可以去生产内容-内容生产需求加入待办事项-内容产出;
不忘记方案:
看到理想方案-加入素材库,需要使用方案-根据关键词搜索/根据分类查看-找到方案详情-内容产出;

关于素材库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个在朋友在朋友圈吐槽的例子:
X总招进来一个新人小明,每次安排活动需求,小明总是能在第二天就能上交完整的策划方案,虽然有瑕疵,但是也基本满足需求。
但是公司里老员工小李,同样的任务安排下去,往往要三四天才能提交一个差不多的方案,但是在工作中小李看上去也很努力。
原因就在于小明有自己收集素材库的习惯,需求提出来,小明正好在自己素材库里有几个可以使用的方案,拿出一个来,简单修改就能上交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小明的高工作效率让他不断升职,但是小李却因为工作效率太低面临降薪辞退的境况。

四、内容产出日常养成

内容的持续产出是一个需要毅力的工作。

我认识一些做内容的朋友,在工作初期,每天都焦头烂额在思考写什么内,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加班,本来是对那个行业非常感兴趣,结果很多人磨的都想要放弃了。
但是随着写作习惯的养成,每日固定的内容产出已经成为和洗漱一样必不可少的生活的一部分了。

内容产出是脑力活,而我们其实都是懒惰的人类,不想动脑。
只有每日的坚持,才能让内容生产不再钳制内容生产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工作模式,能快速提升自己的输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