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的破译主要是两个人的贡献,上节说了天才的托马斯·杨,谈了天才应该如何度过一生。
这节我们就说说另外一个贡献更大的人——
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
和托马斯·杨很不一样,商博良属于典型的学者风范,一生所有的时间都深耕在文字学和考古学上,以一己之力在19世纪那么晚近的年代,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埃及学。
商博良也是一个顶级的天才似的人物。天才到什么程度呢?他18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大学老师,教授历史和政治。如果仅以语言方面来说,他比托马斯·杨还要厉害很多。
拉丁文、希伯来文、波斯文、梵文这四种语言,他是在5岁的时候就熟练掌握的。20岁之前,欧洲各地主要的几十种古代语言,他就都掌握得差不多了。那时正值清朝嘉庆年间,如果拿一本《资治通鉴》给他,他一样可以看懂。
虽然掌握的语言无数,但他最钟情的还是古埃及最末期使用的卡普特文,他从小最大的梦想就是读懂法老的话。
这些都源于一次小时候的拜访。
在他10岁的时候,他的哥哥带着10岁的商博良拜访了大数学家傅里叶。大人们聊着考古学发现,商博良旁听。傅里叶你还记得吧?他在咱们第二篇人物列传中,把伽罗瓦给坑了。而这个时候,伽罗瓦还是个孩子,傅立叶已经人进晚年。他曾经在拿破仑治下担任过埃及总督,在开罗生活过2年,所以回到法国之后,家中有好多考古收集。
商博良当时看到那些藏品上的象形文字,一下被卡住了。因为自己已经会了那么多种语言,而面对这些文字,竟然一点含义都想不出来。
他就问傅里叶上面写的是什么,傅里叶回答自己也不知道,这一下子就点燃了他的好奇心。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孩子偶然的发现点燃的好奇心,其实当时整个法国社会都刚刚兴起狂潮般的“埃及热”。
这波热潮背后,其实是有人为因素推动的。那就是拿破仑为了掩盖战败后人们的注意力。仅从战争角度看,拿破仑远征埃及的经历,是一场彻底的惨败。但逃回来之后,这事儿又不能多聊。没办法,只能转移公众的关注焦点,刻意把这次远征描述成一次文化发现之旅。
其实这也说得通,因为拿破仑当年出征前就特地带上了160多名大学者,发现东方文明本来也是出征的一个次要目标。
所以当10岁的商博良开始搜集象形文字资料的时候,整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同时都有很多人在试图破译象形文字。
哥哥带着商博良去傅里叶家里拜访是1801年,9年后不到20岁的商博良竟然就成为了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的方向就是象形文字被禁用后的替代品,另外一种已经失传的语言——卡普特语。
而这一年,我们上节说的托马斯·杨,恰好发表了他闲暇时间研究出的象形文字的那13个成果。
商博良是怎么破解象形文字的呢?
他当时把焦点集中在了两个人名字的拼写上,一个是法老“托勒密”(Ptolemy),另一个是埃及艳后的名字“克里奥派特拉”(Cleopatra)。这两个名字,同时拥有p、t、o、l、e 这5个字母,而且其中4个对应的图案是完全一样的,只有t对应的不同。
两个名字拼写上找线索:Ptolemy和Cleopatra
通过上面这张图片你可以看到:t可以对应一个小土坡似的图案,也可以对应一只手似的图案。
很自然的,商博良就假设t其实是有两种写法,就像英语中猫是cat,小猫是kitty,两个词第一个音都是/k/,发音是一样的,但写法却有c或者k之分。
他就利用这个刚发现的规则,再默认象形文字是按发音来书写的,于是在罗塞塔石碑最上面那块区域去找,把相同发音的图案和字符一个个替换,不久就发现了另一个词。
虽然这个词还包含了2个未知的发音,但如果暂且用停顿来代替这个未知发音,读起来就是/a-l-?-s-e-t-r-?/。这对西方人来说,简直太明显了,连我们中国人都差不多能猜到,这是希腊人名中最常见的Alexandras(亚历山大)。但逐个字母去拼其实拼出的是alksentrs,少了一个字母e,少了一个字母a。
商博良就通过过往丰富的语言知识猜测:
省略在那个时候的书写习惯里是很常见的,凡是那些不会出现歧义的拼写,干脆就把中间元音省了。
现在,破译进度已经到了两个人名中涉及到的十几个字母了,但是情况并不乐观。
因为这两个名字并不是古埃及的传统名字,而是从希腊传入的。那古埃及书写自己传统的人名,会不会也是按发音来的呢?这个答案的突破,就得从罗塞塔石碑之外找了,那就是从埃及阿布辛贝(Abu Simpel)神庙拓印下来的文字中找。这里一定包含了古埃及自己的人名。
从之前已经破译的字母去分析,有一个词很可能是重要人物,他名字最后两个字母是重叠的,两个s,前面两个音不确定是什么,但第一个音对应的符号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点)。
拉美西斯的象形文
商博良当时就假设⊙这个图案代表太阳,因为在他熟悉的卡普特文里,太阳的发音是/ra/,那么现在这个词大约的发音就是/ra-?-?-ss/。如果说这个人名足够重要的话,那谁最重要呢?也只有法老的名字足够重要。从已知法老的名字找,只有拉美西斯(Rameses)这个的发音是符合的。
这时,就只差最后一个解释了:拉美西斯,结尾“西斯”的拼写应该是ses,中间至少有一个元音,而这个象形文字是两个s连写,缺了一个元音。
但是不怕,因为之前商博良已经解释过了,那时候的人经常为了省事,去掉元音。于是,传统埃及人名“Rameses”也被破译了。
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当年破译中需要做无数的假设,然后放到实际字符中去碰运气、找解释,就连“ra”这个词在卡普特语中代表太阳,都要足够熟练才有可能在猜测时把它拎出来碰运气。
那商博良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为什么会这么假设呢?因为他已经对这种失传700年的卡普特语足够熟练。在17岁的时候,为了迅速掌握卡普特语,他就一直用这种失传的文字写日记。
正因为这么一个太阳的符号,让商博良更大胆的运用卡普特语解释象形文字。不久就证实,原来卡普特语就是象形文字的近亲。商博良之后把更多卡普特语的知识用上,破译出的内容就更多了。
如果你把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的对应关系想象成数学函数关系,比如A映射α、B映射β,那就过度简化了。那只是基础而已,每种文字都有更灵活的用法,规律却不好找。比如象形文字中,如果拼写太长的时候,会用字谜的方式缩写。
这是什么意思呢?不知大家玩没玩过看微信符号猜明星的游戏。
比如,有3个微信符号组合在一起,第一个是一碗饭,第二个是一个冰淇淋,第三个还是一个冰淇淋,让你猜这是哪个明星。那无疑就是范冰冰,一碗饭就是范,一个冰淇淋就是冰。这么做的好处是,用图形只需要3个字符就可以了,可是用字母去拼“范冰冰”要11个字母才够,所以这样的缩写很划算。
在6年的时间里,商博良捋清了象形文字的结构和各种使用技巧,破译了大部分文字。1824年,他在34岁的时候,出版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系统概要》。
古埃及象形文字,宣告被破译。
部分象形文字和字母对应表
象形文字的破译说完,我来补充一些商博良的后半生。
别看他全部的研究都集中在埃及文化上,但他一辈子只去过一次埃及。那就是他那本《古埃及象形文字系统概要》出版之后的第二年,他终于申请到了足够的经费,1828年,带着这些新知识和一个助手来到埃及。
这次考察有一年半之久,他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从前只在图片和拓印纸上的真迹。他当时的助手很难体会,为什么商博良面对这些凹凸不平的碑刻会那么激动。
凹凸不平的象形文字
商博良认真辨识每一个图案,几百年以来无数游客和学者从碑文前走过,而商博良是第一个可以看懂上面写了什么的人。
之前我们说过,在托马斯·杨刚刚发表自己成果那年,18岁的商博良被任命为格勒诺布尔公学的历史学教授,所以他们是同时代人,而且研究领域高度重叠。
可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非常恶劣。托马斯·杨拿到商博良的著作时,格外关注里面有没有提到他自己,可惜是没有的。托马斯·杨坚称,商博良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是受了他的启发。
而商博良却认为,象形文字表音不表意的发现是他独立发现的,而且自己破译了几乎全部450多个象形文字,而托马斯·杨只模模糊糊弄懂了13个字符,所以他实在没资格要求把他的名字写进自己的著作中。
公平的看,托马斯·杨就算再天才,也很难破译全部象形文字,因为他不懂卡普特语。
这也是他为什么最初兴趣那么浓,结果努力了4年最终放弃的原因。这一步的门槛太高了,他没能迈过去。
商博良的破译完成之后,大量古埃及文稿解读出来。
比如在商博良去世之后30多年,发掘出古埃及第五王朝的宰相写给儿子的45段训诫,内容大致是:
你若富贵了,不要忘记从前的苦日子。
想要得到称赞,就应该避开贪婪。
三思而行,不要傲慢;为人宽厚,戒骄戒躁。
大部分训诫就算拿到现在,还是符合今天的道德标准的。这就让人感叹,这些领悟实在太早了。
而4500年前生活在开罗南部20公里的那位宰相,写下这些话后又过了800年,中华大地才第一次出现了文字。没有商博良的深耕,恐怕我们对祖先文明的高度要错估很多。
这些可能就是考古学家留给后人的价值的一部分吧。
下节破译维吉尼亚加密法的巴贝奇,是怎么把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