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软利器》前言

《软利器》这本书应该是我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书籍。在备考之前,我早已提醒过自己要阅读一些著作来感受新闻学科的媒体。无奈去年这时候的自己没有一点知识储备,就连看最基础的《娱乐至死》都觉得味同嚼蜡。备考了10个月左右,越来越觉得自己学的无知、无畏、无脸。重新拿起专著进行阅读。这次选择了保罗.莱文森的《软利器》。他是尼尔.波茲曼的学生,麦克卢汉与其二人共同构建了媒介环境学派。其实我至今为止并没有弄懂媒介环境学派到底是什么,只是看着教科书是这样写,自己就这样记了。心中存在的疑问有很多。《软利器》这本书并不好理解,即使在我对传播学有了一点点基础之上。我不求很快看完,每天看一点点,写下想法,仅此记录。

今天读的是前言部分。有译者何道宽先生撰写的前言,也有保罗.莱文森自己为此书的所写的部分。何先生的部分从一个较为宏观的框架介绍了这本书,先是从书名中“软”开始着手。最开始我看到“软利器”,我以为是一本介绍国家软实力,属于国际传播的一部分,但是没想到是这里的软利器是指无形、轻盈而又无处不在的媒介-信息。对于“软”的解释很有意思。“媒介与其结果的关系不是a决定b,而是a的存在使得b成为可能.。”是soft,而不是hard。是文字游戏吗?绝不是。我确信莱文森的数学也是很好的,数学上p(A)=0,但A却不一定是空集,不也是这个含义吗? 莱文森的前言中提到这个“软”,是使用几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印刷机产生现代世界,广播产生集权制下的听众,计算机使得作者与读者混杂。媒介的出现使得这种生活的倾向更加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提醒着我,在严谨的论文撰写中,要将绝对与可能分开。

其次,何先生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了莱文森的突出成就。电脑快没电了就不展开详述。

莱文森的前言中提了一个问题,在当下AI热潮值得反思。人身上是否有一种任何信息技术都无法满足的基本属性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理性、想象力与感情。但是很快又将自己推翻。AI都会写诗了,日本也出了性爱机器人,理性、想象力在未来可能也是一串代码。那人类区别于机器在哪里呢?如果真的有一天,机器人也会繁衍、会思考、会创作,我们把它看做奴隶还是正确的吗? 

或许,真的有那一天发生,在这里,我要把它换做他或者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软利器》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