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刻意学习和持续行动中收获个人成长

在当今时代,人们看重学习,注重知识技能的提升,为实现梦想和目标,不惜代价地努力学习和行动着,希望通过长时间的付出积累,收获个人成长,实现人生逆袭。

诚然,有进取心是好事,但在长期摸索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依然没有进步,行动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实现质的飞跃。

这样,我们会因为看不到前景,常常陷入焦虑,和对未来的迷茫不安中,以致于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半途而废,甚至失去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如何在艰难探索中获得持续行动的力量,我从《刻意学习》这本书中,收获了一些突破个人成长的方法,那就是如何通过持续行动,依靠行动和学习双系统,改变焦虑或懈怠状态,在获得学习动力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认知升级。

图片发自App

在这本书中,我们还能从该书的作者Scalers亲身体验的持续行动的事例中,获得启发和坚持不懈的力量,对我们如何持续精进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引导。

作者Scalers,清华大学学霸,持续行动践行者,ScalersTalk成长会创始人,1000天持续行动计划发起人,游走在口译世界的IT从业者。

作为理性的思考者和干脆的行动者,Scalers善于借用数理学科的概念工具去思考和破解个人成长的问题,也凭借自己强大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提出了很多成长过程中的灼见,例如“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N阶持续行动”,“学习的‘黑盒’与‘白盒’”等。

Scalers在持续行动上,依靠行动和学习双系统,实现了认知的升级,成为了领先的少数人。

《刻意学习》由李笑来(著名天使投资人)、古典(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的作者)、采铜(《精进》的作者)、万能的大熊(《格局逆袭》的作者)为本书分别做了推荐序言。他们对作者书籍及作者持续行动1000天所带来的成长中的理论给予了充分肯定。

下面我们就《刻意学习》中的持续行动的理论作如下解读。

一、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N阶持续行动

书中开篇即提出问题: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道理,还是没有进步?为什么行动了那么长时间,还是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依然没有看到成长的收获?

作者根据自己持续行动1000天提出了一条理论:

N阶持续行动者:

一阶行动者:一般人能持续行动10天,对学习有一些体验,但瓶颈在于执行力;

二阶行动者:基本是能持续行动100天,改变几个习惯,具备一定持续行动能力与体验,在行动的领域也会有一些积累。瓶颈在于学习系统和格局。 一旦到了二阶,人们应该马上打开格局,升阶行动,否则就容易停滞不前。

三阶持续行动者:能行动1000天,3年可整体上一个台阶,能真正见证到一些改变和突破。瓶颈在于重构和创新。此阶行动者容易形成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需要调整策略,因为你必须先遵守才能谈自由和灵活。

书中作者根据N阶行动者所经历的持续行动的期限和遇到的瓶颈给予了中肯的建议,他提出的理论对我们的成长,尤其是写作初期的小白是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的。

1000天持续行动计划:用一个更大的格局和广阔的视野引导我们行动,从而持续稳定地专注打磨自己的核心能力。

持续行动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1阶段:初始开局阶段(0—300天)理清当前的处境,一旦了解自己的现状,就不会盲目自大妄自菲薄。这个阶段会发现越深入越懂得不多,会产生退宿的念头。

第2阶段:中盘持续阶段(300-600天)开始基于结构构建。中盘是长跑,要抵御放弃,拼的就是坚持。同时,初始阶段基本稳定后,就开始加载任务。

第3阶段:突破创新阶段(600-1000天)解决三个问题。首先,路径依赖的问题,跳出固定模式,好的保留,不好的要注意控制和改进。其次,思维惯性的问题,根据新环境做出改变,格局和形势也会改变,需要为未来做新规划。最后,自我摧毁的问题,当我们变得更好,而潜意识没有接受时,就会搞砸计划回到原来的自己。”

图片发自App

2.成长双翼: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

力和系统的关系:构建体系,支撑成长

(1)成长双系统:成长由行动系统和学习系统支撑组成,二者互为依存共同构建了成长的体系。

行动系统主要解决我们行动方面的问题,它确保我们如何持续不断地做、状态稳定地做、抵抗风险地做和机动灵活地去做;

学习系统主要确保如何学习进步的问题,包括在实践中勤总结,在学习中建体系,领域中找关联,视觉中常切换。

总体而言,学习是搭建体系, 行动是保障体系, 它们是支撑成长的双翼。

(2)黑盒与白盒

系统有什么作用?可以从两个视角解读:黑盒视角和白盒视觉

黑盒:就是你使用一项功能,会用但不知道怎么实现、原理如何。你把它看成盒子,里面对你而言不可见,用黑色表示。

作为黑盒,核心在于,系统可以减少我们有意识的显性参与,促进直觉的培养和形成;

白盒:你知道功能的原理、逻辑和流程,内部对于你可见,用白色表示。

作为白盒,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系统的设计者、建造者和运营者。

力有什么作用?

‘力’当成黑盒,力在我们成长中是武器和执行的抓手。力可以让我们摆脱自己的困境,走出惰性的泥潭,打破拖延的诅咒,进入一个新环境。

‘力’当成白盒,力怎样让自己爆发,如何让力不轻易衰减,那么个人需要做什么才能让自己更有力。

故而,系统是内功,力是外功。内外兼修,缺一不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系统的构建需要力的投入,力的输出需要系统支撑。如果把‘学习’‘行动’以及‘力’‘系统’做一个组合搭配,就可以得到‘学习系统’‘行动系统’‘学习力’和‘行动力’四个概念。而这些也是成长系统中非常基础的要素。

行动系统是我们的引擎,学习系统是我们的导航。两方面统筹协调,才有更长足的进步。

图片发自App

3.成长来自持续地行动和学习

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

输出是一种外在的、可呈现的形式,我们工作的产出、写的文字、做的事说的话、表现都可以看出是输出。持续行动就是持续输出的艺术和技术,持续行动就是我们如何每天不停地把我们的想法、思绪、储备整理出来。

输入是启动大脑,往大脑里写入有效信息的过程。输入时内部体系构建的关键,我们要通过逻辑将零碎的信息理念构建成体系。

倒逼是利用行为模式和逻辑特点驾驭之,并形成一种夹逼之势,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过程。

例如:如果需要每天写作做输出,那么需要做事、思考和大量阅读,才能保证我们的供给持续不断。这就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把这种思路应用到生活中,就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力量,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4.行动力是训练出来的

输出行动力,需要有行动系统提供稳定供给,那构成行动系统的的因素有:

(1)资源投入和优先级:不断取舍、放弃和主线无关的事情,突出重点做减法,把腾出来的资源投入到核心上。

(2)情绪意愿和触发点:行动有时需要情绪触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触发点,这可能来自我们的经历、行动、思考或者见闻,也可能需要时间酝酿,累积到一个阈值突然爆发。

(3)进程跟进和追踪记录:当我们开始持续行动时,需要有跟进方式以追踪行动情况,通过数字量化的方式展现轨迹。持续写作就是通过文章把我们的思考总结成文字,日积月累,也成了一本书的基本内容和框架,也可以把记录的信息拿来整理、分析、审视和复盘,有记录的存在就可以很方便的浏览回顾。

(4)打足预留量,兼容突发:在平常行动多往前做,给自己预留一些工作量,时间充裕多写两篇,中断一天,第二天捡起来坚持做,下次不要犯同样错误就行。

明朝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认为:

“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以中国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使人受用终身。”

结合《刻意学习》一直倡导的持续行动,我们同样也要明白:

当我们决定实现志向的时候,就要进行战略能力的储备。就是在你决定开始的时候,制定好自己的目标计划,按照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长期有节奏的规划,把时间和脚踏实地的行动稳定地专注在一个点上,并在这个专注点上保证复利效应,把基础打得扎实牢固,同时在持续行动中不断完成思想和行动体系的积累,提升和形成自己的优势资源,那么每一步的迈进都是向你的目标的靠近。

当然,在行动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惑,受到诸多干扰。比如我们会希望有一些技巧让我们更快的接近目标,或是我们希望我们的付出也能得到一些即时反馈,希望得到人们对自己的关注,这是人性,无可厚非。

就如写作一样,你热爱写作,你就必须得接受磨砺。与其在技巧上、即时反馈上折腾,还不如放低心态,理性的看待自身行为能力,客观看待外界的评价,主动而持续地完成当天的目标任务。

这样,通过时间的积累,把你的行动量在每个阶段提升一个量级,那么你的认识提高了,也把认识的智慧应用到了实践中,你也就会成为写作行业中的佼佼者。

《刻意学习》大部分写的是作者自己坚持写作的经历和感受,用来说明持续行动的力量。持续的行动首先需要的是自己要有一个明晰的目标,做好计划,按照目标计划持续完成,但是不是在开始——执行——努力——失望——挣扎——颓废——放弃——再次开始.....等等的恶性循环中深陷,那么你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明朝政治家、文学家吕坤曾言:“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所以,强大的信念支撑、清晰可见的目标、全面的规划、良好的学习心态、持续不间断的行动这几方面的高度统一,才能让你专注于你的目标,才能慢慢沉淀,厚积薄发。

“人的知识是学出来的,人的能力是练出来的,人的境界是修出来的。”掌握知行合一,掌握持续行动,不仅仅靠学习,而是要靠在实践中磨练出来,只有经受千锤百炼,才能透悟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在刻意学习和持续行动中收获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