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4 货币的计量

1.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
依据货币流动性划分

2.货币层次的划分情况

  • 第一层次: 狭义货币

      M1 = C + D
    
    • C 表示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
    • D 表示活期存款或支票存款。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它代表了实际的购买力、反应居民和企业资金的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 第二层次:广义货币

      M2 = M1 + S + T
    
    • S 表示居民储蓄存款
    • T 表示单位定期存款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里,还反应潜在的购买力。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态。
      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之间之差称为准货币
  • 第三层次:

     M3 = M2 + Dn
    
    • Dn表示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 第四层次:

    M4 = M3 + L
    
    • L表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为的所有短期信用工具。
  1. 我国情况
    M0 = 流通中的现金
    M1 = M0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存款 + 农村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类存款
    M2 = 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 + 外币存款 + 信托类存款 + 证券客户保证金 + 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 +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M3 = M2 + 金融债券 + 商业票据 + 大额可转让存单

我国习惯将M0称做流通中的现金,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这部分货币可随时作为交易媒介,具有最强的购买力。与国际通用表述一样,这里的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流动性最强;M2是广义货币,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M3是考虑到金融的现状而设立的,目前暂不测算。

你可能感兴趣的:(货币金融学#4 货币的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