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润润(12.13)

本周的润润

作者:璇子

(2020.12.13)

润润和爸爸妈妈


(一)

游戏力

        游戏力是育儿时自救和救他的最好的解决方案了,在孩子的眼里,世界都是游戏,走个路也要规定不能踏灰色的砖,吃个面包也要用果酱画画,还真心真意地给布偶娃娃吃饭和它玩耍。与这样的孩子对话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游戏。但是也得要妈妈自己心有余力,才能发挥想像力和游戏力来对付小朋友。这周润润家便有这么一个妈妈用游戏力对付尚没有时间观念的润润的实例。

        《鬼灭刃》这部由漫画改编的动漫以及特别版电影如今正风靡日本,老少皆知,在疫情肆虐的这个特殊季节,动员了接近2400万⼈去观影,票房也正在赶超日本电影史上的第一名《千与千寻》。这部讲述英勇的灭鬼队员对抗吃人鬼的动漫被评为暴力级别,三分钟就有一个断头流血死亡的画面,未入学的幼儿,是不适合观看的,但也不妨碍保育园消息灵通的小朋友们人尽皆知,润润每天都能带回有关新的角色和情节的信息,最近发展到画画,唱歌,角色模仿,完全着了道。

        我们家上周日也和润润一起看了几集动漫,主人公炭治郎拼尽全力不停地放大招来抵抗箭头鬼(放箭头出来控制人体)的绝地反攻,最终获得胜利的情景非常印象深刻。

        周二早上,润润爸爸早早地出门去上班,妈妈要在八点以前把润润收拾好送去保育园,然后自己赶电车上班。虽然是一些每天都重复的动作,但每天都能耍出新花样来才是聪明孩子的表现(汗)。于是逼得妈妈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不好好吃不肯换衣服的小鬼,妈妈突然想起鬼灭刃的主人公炭治郎来,然后跟润润说“早上8点过后妈妈就不得不使出ʻ⼤声吼ʼ这个招数,可是妈妈不想使,你能帮助妈妈吗?”

        润润立即提上精神来:“招数?哈哈,我也不喜欢妈妈的大声吼的招数。”

        见他上钩,我赶紧收网“那为了不出这招,润润可不可以赶紧把面包吃完自己换衣服穿袜子穿鞋收拾出门?这样的话就能帮助妈妈不出招!”

        润润痛快地答应“好的!我帮妈妈!”

      居然奇迹般地,这天早上就这么愉快滴把他打包送进保育园了(偷笑)。

爱看书的润润


(二)

阅读体验分享:

父母不应成为孩子的成长的拌脚石

        最近有一本在日本成为社会现象的书籍《新日本》,说的是在数据和AI的时代,日本社会应该打破哪些陈规,抓住哪些机会。该书的作者接受育儿杂志采访,谈到对育儿的看法,他说“现在的孩子是未来的人才,父母应该学会不挡路。”他所说的挡路,具体就是指一些父母还用自己成长起来的那个时代的价值观来规划孩子的人生:考上好大学进入一流企业。包括学校教育也是最先值得批判的:要求发型校服统一,排队整齐,打压“不听话“的出头鸟。著者说,这样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今后的社会了,标准化的工作全部由AI替代,“人“应该是通过发扬“不同“来创新,进而创造独特的价值,因此在育儿的过程中,让孩子获得深入肌肤的直观感受的体验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著者建议,首先要习得母语和世界语,用来表达自己,在此之上通过获得丰富的体验来锻炼课题设定和解决能力。当然驱使AI和数据的能力也需要。对于小学以下的孩子,比起获得技能/知识来说,锻炼作为人类的思维,以避免成为机械思维。

        读了这篇文章我更坚信在艰难的2020年我们家所实践的野外自然育儿方针。只要有时间就去到户外,或者体验一周的露营生活,体会淋雨,星空,炎热寒冷,自力更生,通过“深入肌肤的体验“,润润对生物产生了兴趣,自然地就会抓住每一个机会,读书或是dvd或是其他媒体去获取知识,并如饥似渴的吸收,并通过分享获得进一步的动力。

        这也符合赫兹伯格针对工作提出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理论。如果仅仅是因为努力学习可以打高分,可以让父母高兴,可以获得奖励这种”保健因素“,孩子学习是不会有长久的动力,转化率也不高,而基于兴趣的学习却可以持续时间长,从知识变为智慧的转化率也更高。而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让孩子有深入肌肤的体验是最简单直观的办法。

        育儿的过程还必须要育己,父母自己不跟随时代学习成长,反而还有可能耽误了孩子。

        责任重大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周的润润(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