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

这几天再次拿起《知行合一王阳明》,之前也陆续看过一些,但总觉得似懂非懂,看看停停,而每次读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收获,今天就读到的内容,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理解。

谈到王阳明心学,不得不提到朱熹的理学,王阳明能有那不同凡响的龙场悟道,全因为他对朱熹式格物致知的怀疑,也是一种全新的解析,得出“心即理”的心学法则。朱熹的理学与王阳明的心学是有本质区别的。朱熹式格物致知是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探究,从而得到天理和道理,来弥补心的不足。这种说法表面上看去没错,告诉我们要向外界学习,才能充实自己。但是有一个问题,每次学习了尝试后,非要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必须要得出一个人生道理,这就有些不合常理。而王阳明的心学是从心出发,通过在做每一件事时“正念头”,从良知出发,决定该怎么做,做好就行。

在“格物致知”上,理学家为了完善自己,会不停的毫无目地的去外面寻求知识,就像一个人,只要是有胃口就可以不停的吃进去。而心学家首先是在心里,认为这个知识有必要去追寻,然后才去追寻。前者是先探究后用心,而后者是先用心后探究。

王阳明的心学告诉我们,要好好关注自己的良知,当我们做事时,良知就会自然而然的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而良知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好了。

王阳明的心学在对待万事万物时,都可以去遵循,当我们犹豫时,我们彷徨时,我们焦虑时,我们在对待亲人朋友子女时,我们在面临人生拷问、重大抉择时,无不可以叩问自己的良知,应该如何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读《知行合一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