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不“考公”为大?

据报道,今年国考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超过150万,在150多万考生中,有很多个参加考试的理由。

“考公很好啊,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出一份力”

“大学毕业,就来考了”

“工作难找啊,不如考公稳定”

对于考生们来说,为什么要考公?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很多原因、很多理由、很多迫不得已。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每个考生都可能会说,但是也很容易被忽略。

“因为父母想要我考公!”

为什么会被忽略呢?或许是几乎每一位考生都或多或少有这么一点理由就是“被父母逼迫”吧。大家都有相同的这么一个原因,“不同的父母,一样的想法”。听得多了,你也是父母逼,我也是父母逼,那么这个原因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博主@南风窗 刊载了几个小故事,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则 

小白在西北偏僻镇上了四年大学,很想去体验一下那个很多人逃离和很多人涌进的世界。但随着毕业临近,家人对回家工作的催促也越来越紧。父母会经常在电话里催促小白赶紧办完学校的事情回家考工作。小白说,父母是普通的个体户,文化水平不高,只知道回家进入体制内才是正经的工作,还说家里就他一个男丁,必须要留下“看家”。

在回家前,小白拿到了一个头部互联网公司的offer,体检的时间也定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他们激烈反对。体检前一天,小白做了那个他日后经常后悔的决定。因为“家人给了很大的压力”,他还是妥协了,买了回家的车票。

回家后小白开始一面和家人争取一面准备考公。甚至后面为了安心备考,小白以及父母决定辞掉电视台的临时工作,去上了辅导班,犹如高三备考那样煎熬着,上完一个阶段的课后,就去参加一场考试。若进了面试就开始准备,反之则回来继续备考下一场考试。这种生活,好似是一场闯关游戏,但小白至今没有通关。当“重启”键被按下时,他又重新开始一个循环。

第二则

阿潞是个海归硕士,毕业回家后,家里人也催促她考公。因为在出去前,他们就商量好毕业回国后就进体制内,这也是父母送她出国的原因之一。但她最后选择了一家北京的房地产公司,工作两年了,可父母一直没有放弃让她辞职回来考公的劝服和要求。

阿潞说,自己是个表面听话,内心叛逆的孩子。当初出国并非是自己的意愿,而是父母安排的,但这段经历给她带来了很多东西: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养成了独立与自由的生活。

也是这段经历让她偏离了父母原有的安排。国外独立、多样的生活让她对公务员这种受到一定规制和单调的工作产生排斥,而且阿潞觉得留学费用很高,自己应该找个高收入的工作提高自己这段经历的性价比。“去国外念书回来还是考公,那我还不如不出去”阿潞说。

但父母并不认可她现在的工作,他们依然觉得回家考公是阿潞最好的归宿,并反复提出要求。

经过两年的“攻防”,阿潞还是妥协了。最近,她答应了父母进入体制内,但不是考公务员,而是考进高校做行政工作或辅导员,父母也同意。

第三则 

小北参加国考,并非是她的本意,只是父亲非让她去,考完试就是完成了父母之命。而父亲帮她报名的缘由只是起于一场“攀比”,他看到同事读本科的儿子去年一下就考上了中央单位,所以他觉得自己读研的女儿肯定没有问题。

小北明知自己不会从事公务员,但她还是花了时间复习,还因担心没复习好而焦虑失眠过,因为她怕如果考得太低的话,替她报名的父亲会没有面子。

这三则小故事都传达了一种统一的信息:三位年轻人有学识、有能力,也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但是他们的父母无一不是抱着这种心理:工作很稳定,养老有保障,说出去有面子。

公务员再好,不一定是年轻人追求的;在企业打拼虽苦,但是却是年轻人追求的。但父母和孩子终归是不同的两代人,对待同一个事物,他们却有着完全割裂的看法。


“考公”真的只是迫于父母的逼迫吗?

在笔者看来,考公其实也只是很多奋斗力不强的年轻人给自己找的一个台阶罢了。

虽然父母们殷切地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进体制内,拥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但是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是毫不讲理的。他们的期望是一回事,但是假如自己的孩子在别的领域有自己的规划和想法并且真正有能力去做好,去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们也不是不能理解并且支持。

当然也有少数父母,他们认为只有体制内的工作才是好的,孩子做其他的都是不务正业,但是终究这一类父母是占少数的。

父母永远是最爱孩子的,他们期望你过得好,期望你按照他们安排的路线去走,少走弯路,避过挫折,但是同时也更希望你能活得快乐,和他们更加亲近,而不是逼着你和他们大吵大闹甚至断绝关系。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年轻人声称“是父母逼我考公”呢?这不过就是一个自己给自己找的台阶。世界上的马云、马化腾、比尔盖茨毕竟不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奋斗成功的。尤其是在时代的发展下,年轻人奋斗更加难了,当出来奋斗过后发现并没有得到自己当初预期的,就只能以理解父母的理由回头去尝试父母当初所期望你走的路。

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苦于父母逼迫,最后仍然是选择了妥协呢?

这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在外面职场上越来越难找到理想、高薪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变成了“打工人,以前追捧的个人价值、个人理想其实更难实现了。而由于房价物价、孩子教育成本提升,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压力也变大,而职场内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越来越高,因此很多人也开始不再想进入企业工作(或创业了),而选择考公。

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1. 如果本来就有仕途梦,那么考公无疑是你最为合适的选择。尽管基层公务员甚至可能比你在企业上班还要辛苦,要承受更多,但是对于拥有入仕梦想的同学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好的平台。相信如果是你喜欢的领域,你可以做得更好,效果也不会很差。

2. 如果本身就拥有创造力,有自己的想法,也拥有对应的能力,那么不妨和父母认真谈谈,把自己的规划和想法告知他们,相信他们也会理解你的。只要你能成龙成凤,在哪一个行业不是父母的骄傲呢?

3. 体制内的人天天抱怨着公务员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没有意义,待遇不高,但是却从来都没有真正想离开。而未进入体制内的人呢,拼命想跻身其中。这无疑是一个“围城”问题。

总结?

所以不要盲目考公,也不要抗拒考公。

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专业技能长板、社会资源、性格爱好,都是不同的,适合自己的、做得开心的、自己能胜任的、能获得安身立命经济回报也能一定程度上让你获得人生价值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考公”虽好,但是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入职场,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入编制,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编辑:陈情

文章:易锦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孝有三,不“考公”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