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新校本)有感

上个月读的书是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新校本)。老实说,以前看的书一般都是小说,对此类书籍没有过多的了解。最近对于历史还是挺感兴趣的,所以特此拜读。

这本书其实由1952年钱穆先生演讲稿稍加校正发行的。因为起初本就是演讲稿,所以用词等方面都比较通俗易懂,对我这个不怎么看书的人来说也是能读懂的。但越读越觉得,中国文化历史实在博大精深,不是读一两本书就能了解、精通的。果然看书会觉得自己越发渺小啊!而对这本书,虽然还没有到读透程度,但也有一定收获,想把自己此刻想法写出来,尽管以后再读时恐怕会觉得此刻想法幼稚。

一、这本书消除了我对历史的“偏见”和“误解”。提到中国历史政治,相信很多人会想到“专制集权”“封建”这些名词,我也一样,读书不多,却从小受到一些不正经电视剧的“荼毒”。在书里,我了解到原来在汉、唐,政府与皇室是分的很清的,皇帝不能凭自己的喜好随意下旨,国家行政大权掌握在政府,也就是宰相手里。而到唐朝,相权分布在几个部门里,分工也更加明确,中央政府也更加合理化。只是由于时间变迁,各个朝代面临情况不同,到宋明清,慢慢的全国行政大权才掌握在皇帝手中。但对于元、清而言,更多的是一种部族专制而非皇帝专制。最近在复习法考,自然而然联想到我们国家现今的人大代表大会和国务院、两高等国家机构,虽说这八杆子打不着 ,但是惊叹早在汉唐时候思想已经如此成熟。

二、对国家以往传统应有“共尊共信之心”。这个“共尊共信之心”,我认为与近些年所提倡的“民族自信”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正如书中谈到,清朝的制度更多是一种私心、法术而非制度。在钱穆先生看来清朝的制度实在是没有几项值得今天再称道,若无鸦片战争,清朝也存活不了多久。于是在清朝末年,许多人提出了变法与革命。而后满清是推翻了,但连我们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看看今日,依旧有些人单纯觉得国外的制度、文化优于中国,这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历史,对历史只有“封建”这二字评价。我们不能因为清朝的制度不行就否认整个中国历史,任何制度都是具有其历史背景而支撑的,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而其利弊也应该对应当时去客观分析。我们应该正视历史,对传统有“共尊共信之心”,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而非一味否定。

三、最后谈谈对工作和生活的启示。这本书着实是从历史纵向开阔了我的眼界,解答了心中的很多疑惑,也为自己以前的偏见等想法感到羞愧。不管在生活还是工作,都要谨言慎行,从整体上、实际中去分析问题,而不是看到局部就妄自下结论,还沾沾自喜与人分享、说教。希望自己能读更多书,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或许未来读这篇感想时会觉得写的特别浅显,特别 幼稚,但自己也期待那天到来,这说明这段时间自己有所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新校本)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