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沙湾往事》

《沙湾往事》这部舞剧结合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代大背景,巧妙的结合了情感纠结,家庭冲突,和抗日战争等一些事件,将个人,家事,国事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广东音乐人对音乐的执着,也体现了百折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沙湾往事》也是以音乐故事为背景来展开整个故事。所以整个故事叙述中的背景音乐也是繁多细致。舞剧我很喜欢的就是没有语言来叙述,用舞蹈,用肢体,用情绪,用表情等来将故事一步步推进,在高潮点无声胜有声。就像是一首诗,传达出的情感隐秘而浓烈。

舞剧就是用舞蹈来讲故事,因此舞蹈在舞剧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舞剧《沙湾往事》分为四幕。舞蹈形式运用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形式。前半段的群舞主要表现广东人的民俗,后半段的群舞一是表现氛围、而是表现情绪。序中以许春伶与何柳年的双人舞为主要舞蹈,这段双人用高胡作为道具,表现出了两人相互爱恋的关系。接着何父出现将红英许配给何柳年。

《沙湾往事》的舞台乐器道具上也是繁多。全程以女方送给男方的信物,二胡,来展开了叙述并贯穿了全程。在一些细节的表达上细腻柔情,无一不流露出那种难舍复杂的感情,并且在不同的情境下表达的十分的准确。第一幕中的船队训练,船桨,舞蹈,与鼓拍打的节奏相契合,十分的震撼人心。个人独舞中与古筝乐上,柔中带刚,情绪氛围渲染细腻,自然。乐器,背景音乐的恰当使用让幕幕之间衔接自然,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色美。

在何柳年与潘红英入洞房那一幕的上,灯光的朦胧感,房门上的特写,还有何柳年在围城那一段的独舞,真的就像是心中愁苦难诉困于围城之中,直接把观众带入角色之中。就像是融合音乐以情感为中心的的一番舞蹈,“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用舞蹈和背景,音乐共同来感染人,来打动人。也就是这样层层递进的感觉使人更加的融合进整个故事情节里面,这种美感十分的独特。使观众时而如沐春风,时而疾风骤雨,时而浪过飞舟,时而花开有声……虽然讲述的是“往事”,但是却与剧中人物共呼吸同命运,共悲欢同离合之感。

第二幕何柳年《雨打芭蕉》之曲不论从舞蹈人员的服饰、造型、以及鞋子等传统民族特色给人以悠扬,唯美,活泼的形象。到后面的何柳年再遇险阻,私情、家仇、国恨涌上心头,最终谱出《赛龙夺锦》之曲,气势磅礴,彰显了民族的精神。

故事是由情節发展的,故事可以被“讲”出、“写”出、“演”出这些都离不开的一点是语言。不用语言去表达一个故事是很难的。舞蹈是一种抒情的表达方式,那么舞剧如果不依靠服装、道具、舞美,只通过舞段的表演很难让人看懂故事情节。这部舞剧的道具制定了很多扇大门,大门的运用把舞台切割成多个空间。使舞蹈、剧情、内心都能够同时展现在同一空间中。“虚”和“实”的表达更加简单明了,让观众越来越走进舞剧当中。如在舞剧的序当中,映入眼帘是的一排象征着广东音乐人的形象。所有人都是静止的,灯光亮起、音乐响起只有许春伶与何柳年动起来,一眼就能够让人抓住主要人物以及关系。随着道具门的拉开,又一层空间被打开,不同空间中的演员之间的互动都给观众赋予新的感受。好的作品能够清晰明了的表达内容,能够被观众所感受到。这部剧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创作思路思路——“空间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欣赏《沙湾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