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2【心理课程】「精神疾病之认识」课后心得

这堂课让我最大的收获是:

1对较通俗出现精神性疾病有基础的认识。

2明晰咨商辅导员的能力与职责。

古人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看到陷入困境而悲苦的人,我们往往会因天性中的同情而想要伸出援手,但有时我们太过同情而忘了自己的能力。比如:倒在马路上的人,我们本能的会去想扶他起来,或把他移动到我们认为更安全的地方,却不知对方可能因为身体因素,强行移位反而会造成伤害,搞到最后「公亲变事主」,救人反伤人,不但有可能自己两面不是,更有可能因为而有法律责任问题。

这并不是说同情不好或助人不对。同情是爱的原始表现,是人际互动的根本。助人之心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但助人除了有心,更重要的还有「能力」的问题。「能力」就是我们对自会做什么?能做什么?该怎么做?有一定的评估和了解,却往往是一般生活中所容易被忽略的。

我认为义务张老师是受过助人训练的咨商辅导员,对有困扰的来谈者提供咨商辅导的协助。因此有必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对来谈者的心理状态有基础的评估能力,如果超过自己职责及能力范围的,为维护来谈者与辅导员双方权益下,应立即转介。

人的心理状态简单分类有以下几种:

1心理健康:指人身心正常且健康的状态。

2心理不健康:心理正常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等。

3心理疾病:心理已达异常状态。包括:典型与非典型神经症、精神病性等。

对于对较通俗出现精神性疾病有基础的认识,可以协助咨商辅导员对来谈者有一简易而明确的判断。一旦来谈者是心理疾病问题,就应该进行转介,协助对方接收认临床心理师或精神科医师专业治疗。而对于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咨商辅导员也应该觉察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无法提供协助的问题,实时利用支持系统,寻求督导、资深张老师协助,或转介咨商心理师。

而当中我感觉咨商辅导员应该重视一个功能:即协助来谈者接受转介及专业治疗。

虽然咨商辅导员无法对心理疾病或疑似神经症进行治疗,但我们应该可以辅导他们有意愿接受治疗。这也许在专业伦理上仍不属咨商辅导员范围,但在台湾的风俗民情上我觉得是可以由咨商辅导员来进行协助。毕竟在目前的民情,很容易把严重心理问题以上的心理状况(即部份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及心理疾病)视为"肖仔(疯子)",而使当事人或家属对于接受专业治疗有所抗拒,进而舍弃就医而寻求民间迷信,以致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导致可能本来只是严重心理问题不断深化成为严重精神病性。

我是从事宗教服务业出身,在近卅年的服务过程中,就看过不少这样的个案,最终成为家庭的悲剧。故然我们可以斥责当事人及家属的执迷不悟,也可以斥责宗教师引人歧路。但我真的要说,这样事件中没有任何一个是真正的坏人。大部份的宗教师真的是怀一颗虔诚和仁慈的心,为所信奉的神明或教义侍奉服务,而当事人和家属也只是期望有单纯及和谐的生活。只是宗教师有信仰和宗教上的专业知识,对助人工作没有经过一定的训练,无法在助人中以客观的态度来面对,以致于对于转介信徒进入专业治疗系统一事,会投射出对自我信仰有否定感的担忧和恐惧。而对当事人和家属而言,比起面对家人成为"肖仔"而脸上无光,不如接受是受到外在邪崇的侵扰来得安慰,致少在这神明与被害者的游戏中,他们的身份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情和关心。

在这样一个环境氛围中,我感觉咨商辅导员这个相较下较"平民化"的辅导角色,反而是有利于协助相关家属或当事人去觉察并接受问题的现况,特别是对家属的关怀和支持,因为当事人往往是不会觉得自己是有病的。此时,如家属没有得到协助,反如前述对当事人有病情况产生抗拒,久之家属的心理状况也会产生扭曲和深化。虽然现在信息发达,人们对心理疾病认识也慢慢开化,但仍是有待推广和教育,助人本持着同理之心,即使是能力范围外的转介情况,我们也能提供关怀和支持,毕竟对无助者而言,面对问题才是最需要鼓励和勇气的时候。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02【心理课程】「精神疾病之认识」课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