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健康的家庭教育体系

最近几年“原生家庭”突然在网络流行。随着对它的深入了解,大家也慢慢意识到,自己身上满满的原生家庭烙印。这些烙印有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的,更有严重阻碍人们向前发展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 作者(美)苏珊.福沃德 克雷格.巴克 利用工作中接触到的典型案为我们一一揭露了有缺陷的家庭体系中父母的真实面目。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基本都会有严重的性格缺陷,成年后性格缺陷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揭露并不是为了报复,是为了更好的改变。毕竟,每一个人都将会成为(或者已经成为)父母,如何担起为人父母应有的责任并构建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子孙后代都是无穷的财富。

苏珊.福沃德是国际著名的心理专家,除了这本已经被翻译成15种文字出版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外,她还著有一系列关爱人类情感的著作,如《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情感勒索》等等。除了以著作的形式帮助人们摆脱情感的困扰,她还经常被各大媒体邀请做访谈、演讲。

另一个作者格雷格.巴克是苏珊.福沃德的合作伙伴,上面提到的《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就是他们两个合力创作的。

大部分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都做到了在物质上层层升级,可仅有充裕的物质并不能满足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条件,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这个过程还必须包含其他三个条件:精神滋养、行为上的引导以及拥有欢乐的童年

    精神滋养

如果说物质的充沛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那么精神的供给就可以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灵魂:自信、从容、奋发图强。比方说梁启超的九个子女,每一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有建筑学家、考古学家、图书馆专家等等。他们的成材之路离不开父亲梁启超亦师亦友的引导,对他们每个人兴趣爱好的尊重。

1.尊重

尊重是衡量一对父母是不是给予了子女精神滋养的重要标志。在书中,作者把有问题的父母归纳为六中类型,分别是:不称职的父母、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虽然六种类型的父母对子女有不同情况的情感伤害,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孩子没有尊重。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父母当属“言语虐待型父母”和“身体虐待型父母”。

言语虐待型的父母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语言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的。例如“你要笨死吗”“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还有一种是通过长期对孩子的外形、语言或其他特点进行的嘲讽或挖苦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灵伤害。这些可能是气话,也可能是你自认为的玩笑话,但是孩子并不能对他们进行辨别。他能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愤怒和鄙视,所以会对孩子造成这样的性格缺陷:自卑、恐惧。这样的性格缺陷如果不能从根去毒,将会伴随孩子终生,影响工作和生活是必然的。

同样,生活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孩子不能辨别和理解为什么总会无缘无引来痛打,相反他会认为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做错事情,所以父母以体罚教育自己。这样的孩子,同样自卑、抑郁、恐惧、对他人无法信任

2.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性,但不见得每对父母都会爱、能够让孩子感受得到爱。

在《原生家庭》中,福沃德发现不称职的父母不能够满足孩子的对爱的需求。他们往往把精力都放在了自己身上,而对孩子过于冷淡或并不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相反,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从小就担起了父母应该有的责任,照顾家庭成员的情绪和感受而压抑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形成了“角色置换”的特殊家庭现象。成年后的子女“不会爱”“忽视自己的感受”都极为普遍,所以很自然的会影响他们的婚姻生活。

不管是会爱还是不会爱孩子,先把为人父母应该做的职责承担起来,起码让孩子做一个孩子,这是做好父母的基本要求。

身体力行,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

2.引导孩子阅读。

尹建莉老师说父母送给孩子三件宝物就能保障TA 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抱幸福,第一个就是阅读。在她的著作中曾讲述过她是如何引导自己的女儿形成阅读唐诗宋词习惯的?她说她会陪着女儿一起背,他们一起把唐诗宋词誊抄在小本子上,每天上学他们都会在公交车上一起背诵。这不仅增加了母女之间的感情,还身先士卒,陪同孩子一起成长。在这样的引导下,孩子感受不到枯燥和压力,感受到的是快乐和陪伴。

尹老师不仅以身作则培养了孩子背诵唐诗宋词的习惯,同时她还培养了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习惯。每一个习惯都对孩子的未来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引导。

但在有毒的家庭体系中,父母很少能有阅读的习惯,更不要说引导他们形成好的阅读习惯了。其实,对这样的父母,首先要做的就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引导。因为有些行为对孩子有及其恶劣的影响。

2.行为习惯

给孩子行为上的误导,酗酒型的父母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酗酒的原因可能是生活中有压力,也有可能是上一辈的影响,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得孩子,基本都会沿袭酗酒的习惯。在他们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行为,如此一来,一代又一代形成了坚固的酗酒型的家庭体系。

殊不知,通过酗酒来发泄心中的苦闷,是父母轻而易举的灌输给孩子的发泄不满的错误方式。可怕的,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涉,可能一辈又一辈就活在这样的悲剧中

我邻居家的大伯就有常年酗酒的习惯,经常听到伯母跟大伯吵架的声音。妈妈说他们从结婚就这样吵吵闹闹过来的,以前妈妈和爸爸还经常过去劝架,可后来发现根本没用,索性就不去了。爸爸说,大伯的爸爸在世的时候也是喜欢喝酒还总是不醉不休,大伯的妈妈也是为了这件事经常跟他吵架。在他们家,喝酒吵架过日子似乎才还正常的生活。

把童年还给孩子

海桑有一首著名的小诗《一个小小孩》,在诗中他这样说:


一个小小孩,应该是

满地乱滚

满街疯跑,脸和小手都脏兮兮的

还应该有点坏,有点不听话

他应该长时间玩着毫无目的的游戏

他是一只自私、可爱

又残酷的小动物


这在操纵型的父母眼中真的会受不了。


操纵型的父母,没有边界感。他们喜欢直接或间接的让孩子无条件顺从自己的想法,一旦出现被忤逆,对不起他们很快会用自己惯有的方式让孩子乖乖顺从。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最大的感受是:抑郁、无力感和恐惧。孩子不能感受到自由,那种束缚感和畏首畏尾的感觉会影响成年的生活和工作。

1.给孩子自由

孩子虽然小,不懂大人的生活规则,但是他是有自己想法的。就像前面说的她需要被尊重,给他判断选择的权利,给她发挥自己想象的权利。

操行型的父母,喜欢让孩子处处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彻底剥夺了孩子判断选择的权利。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穿衣服的时候,孩子会有自己的审美,她的选择可能在你看来简直是丑爆了,但那是她建立审美的必经之路,如果每一次孩子都做的完美,没有任何瑕疵,那就不是孩子了。成长是什么,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不断犯错总结出经验不断向前。

在喜欢操纵孩子的父母眼中,他们就这样生生扼杀了孩子试错和成长的权利。成年后的子女基本就成了妈宝男女。

2.让孩子学会发泄自己的情绪。

老人们经常把阴晴不定的天气比作是孩子的脸,一会儿一个样。可见孩子是多么的容易哭和笑 ,这也是很多大人羡慕孩子的地方。但是有的父母就把孩子爱哭看的十分的敌对。每当孩子哭的时候,总是想方设法的阻止他发泄自己的情绪,在大人的哄骗下可能孩子是不哭了,但是情绪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

不记得是在哪里看到的引导孩子发泄情绪的方法,我觉得很实用,不妨在孩子下次情绪暴躁马上要哭的时候实验一下。当看到孩子被激怒的时候,马上拿出纸和笔让他疯狂的画圈圈。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不再暴躁而是平和的在画画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孩子发泄情绪的方法,不仅避免了大人害怕的哭闹,还有可能培养了一个爱上画笔的小天才。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我们自己的出生没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不管是精神滋养、行为引导还是欢乐童年,都是指导父母构建健康家庭教育的观念。观念很重要,健康的观念引导孩子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而与此相对的有毒的家庭观念会毒害孩子幸福的一生。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需要我们先从自己的成长环境来反思,福沃德的《原生家庭》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们看到了有毒的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可怕的伤害和影响,认清不好的家庭状态,也就对比出了自己原生家庭的育儿模式。在给子女构建家庭模式的时候,也就从容的去糟粕取精华给子孙后代一个好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构建健康的家庭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