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山西解张3

齐顷公的战意比郤克还要旺盛。

此前,他已经打败了鲁国和卫国的军队,狠狠地教训了那个瘸子和独眼龙,今天,教训这个驼背的机会到了。

他也知道自己把这三个人得罪狠了,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成者王侯败者寇,只要今天打败了晋军,他齐顷公就是天下的霸主,任何人都要匍匐在他的脚下。

想到这里,他简直是有点迫不及待了,所以,他没等战马披好战甲就急忙登上了战车,大声高喊:咱们把晋军灭了再回来吃早饭吧!

  “灭此朝食”这个成语就此诞生。

  狂妄,轻佻。这就是齐顷公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于是,公元前589年六月十七这条的早晨,齐晋鞍之战正式爆发。

  在齐顷公冲锋的间歇,咱们先看看古代春秋时期是怎么打仗的。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在我们的印象里一直是短兵相接,人头滚滚,尸山血海。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至少在春秋时期还是不正确的。

  那时候的作战主要是车战,往往是以战车的多寡评判一个诸侯国的实力,然后在交锋中比试战斗力。每辆战车由三到四匹马拉车,车上两三个人不等。通常是一人驾车,一人作战。作战方式主要是射箭。车后跟着几十人的步卒。这些步卒只负责打旗或者打扫战场之类的杂务,基本不参与战斗。有资格作战的只有车上的人,那些都是贵族或者贵族子弟。

  古代没有爵位的贵族称为士,就是这一阶层构成了作战的主体,战士,士兵都是从这里演化来的。也因此,春秋时代的战争一般规模不会太大,往往一天或者半天就分出了胜负。周天子分封天下,各诸侯国都有血缘或者姻亲关系,所以,战争点到为止,也就不需要大量杀死敌人。

  著名的宋襄公不进攻渡河的敌人,不进攻列阵未稳的敌人,不擒拿花白头发的岁数大的人,这些都被后人斥之为迂腐,谁知道这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贵族精神。

  八年前的邲之战,楚军追击败退的晋军,晋军有的战车陷在泥里出不来,追击的楚军就把自己的战车停在远处,下车过来帮忙垫车轮推车,等晋军的车能跑了才重新追击,追着追着晋军的车又因为拉车的马受惊不走了,在原地打转,楚军又下车过来,帮晋军把车上的旗子拔掉,又扔了些不必要的物件减轻重量,等晋军的车又能逃跑再开始追,边追边问人家服不服,晋军输人不输嘴,回答:看来还是你们逃跑的经验丰富啊!

这种战争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尊重对手,尊重生命,才是贵族精神真正的体现。

  直到战国时期,人口大量增加,商鞅变法后,以人头计军功,各国都以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目的,战争才变得越来越残酷。

  齐顷公冲出来的时候,晋军也迎了上去,双方一边对冲,一边射箭。

郤克的战车是一辆四匹马拉的大型战车,车上有三个人,驾车的就是解张。

  不要以为解张驾车是因为地位低,有资格在车上的都是贵族,完全不同于现代的司机。

  孔子曰:士通六艺。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驾车。

车战对于地形条件要求最为严苛。因此,作战双方都是尽量找一个相对平坦的地势,约定好时间地点再打,也叫约战。有点像现在的黑社会打架。就算这样,作战中一个不好,就有车毁人亡的结果。所以,如何操纵好战车,驾驭好马匹,都是一门学问,非要长期的训练和熟悉才能做好。所以,才能成为六艺之一。

  解张的地位和驾车水平显然都很高,所以他才能成为最高指挥官的御者。

  车上三人是这样排列的:解张位于正中负责驾车,右边有一个叫做郑丘缓的负责保护。左边就是主帅郤克。

注意:这是这段史书上唯一称解张的地方,后来他的名字都称为张侯。

  战斗开始。

作为中军主帅,郤克的武器不是弓箭,他的任务是击鼓。鼓响则进,鼓息则止。他的鼓声就是命令,就是晋军的灵魂。

郤克用尽全身力气击鼓,鼓声如雷,双方冒着箭雨冲杀。到处可见倾毁的战车,乱跑的战马,倒伏的尸体和掉下车的战士。

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突然,张侯觉得耳中的战鼓声渐渐低落,就听到郤克喘息着说道:我受伤了!

转头看去,只见郤克大腿上中了一箭,鲜血流下来,灌满了鞋子,看来伤的不轻。

张侯大喝:刚开始战斗,我的手上和肘上就中箭了,我把箭折断了继续驾车,你没注意车轮都被我的血染红了吧,我连叫都没叫,您就不能忍着点吗?

郑丘缓边查看郤克的伤势边说:从开始交战,到了地势不平车难行的地方都是我下去推车,您也没注意到吧!

忽然,他语气沉重起来道:张侯,主帅恐怕坚持不住了!怎么办?

张侯一听就急了,瞪圆了双眼:军队的眼睛和耳朵都在咱们的鼓声和旗帜上,鼓声不能停,车子也不能后退,将军出征,本来就要有死战不退的决心,就算车上只剩我一个人我也战斗到底!

然后又对郤克说道:您再忍忍,您的伤还不至于要死,为了国君的重托,咱们拼了吧!

郤克想起被齐顷公的侮辱和自己在晋景公面前的极力主战,知道不能就这么后退,也不能被张侯看轻了自己。郑丘缓还知道顾惜主帅,张侯这个家伙纯粹就是公事公办,一心为国的倔脾气。

想到这里,郤克强忍伤痛,同意了张侯的说法,可他再也无力举起鼓锤。

  张侯见到这样,便把缰绳交于受伤的左手,右手从郤克手中接过鼓槌,用力击鼓。同时间,四匹战马由于张侯单手控制不力,放开四蹄开始狂奔。

战鼓声再次擂响,本有些士气低落的晋军军心大振,然后,就看见主帅的战车一车当先,狂奔向敌阵。

主帅如此奋不顾身,受到刺激的晋军战士们顿时发狂一般的碾压向齐军。

齐国有渔盐之利,国家富庶,其战士往往意志不坚定,所以齐国虽大,齐军战斗力向来不太强。晋国地处山地,战士一向吃苦耐劳,战斗力极强,更何况此时发了狠地攻击。

  齐军崩溃了。史书记载,败退的齐军绕着一座名叫华不注山的地方逃跑,晋军直追着齐军跑了三圈才罢休。

  这一战,再次巩固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英勇作战的张侯也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重用,后来,他的儿子张老在晋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张氏族人在晋国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鞍之战后,郤克没有伤重而死,他作为晋国谈判代表接受了齐国的投降,可以想见他当时的志得意满。

  余恨未消的郤克提出了两个苛刻的条件:第一,交出齐顷公的母亲。第二,把齐国的土地都改为东西田垄,这样下次晋国进攻时就能长驱直入。

当然,这两个条件没能也不可能被齐国接受,经过谈判,改为了其他比较合理的条件,比如,齐顷公亲自到晋国朝见晋景公之类的。

可见,古人的报复心真的是极为强烈的。

恩必报,怨必报,舍生忘死,爱憎分明,是那个时代人最为鲜明的特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 山西解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