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为公,天下大同

《礼记•礼运》大同章里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天下大同”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道精神的体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文化以至于今日。

天下大同思想,最早由孔子提出,他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华民族应该亲如一家,情同手足,是“仁”的思想的最终归宿,而后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将“仁”的思想应用到政治生活领域,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思想。

《孟子》一书中记载,孟子见于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圃,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贤者能爱民养民,在天下人都有乐可享以后自己才会享乐,即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王筑灵台、灵沼百姓皆以为喜,争做劳力为之建造,因为文王能与民同乐,不贤者劳财伤民以供自己享乐,如秦始皇建造阿房宫,后世慈禧建造颐和园,虽建之却无福消受,历史上的暴君夏桀,百姓想与之俱亡,即使有亭台楼阁,又岂能与之共存?

中国在上古时期就有“共有、共治、共享”的公天下的传统,内圣外王的文化思想对于君主来说作之君、做之亲、做之师,君主应该行仁政王道。

自古人心向背,统治者应该养富与民,不违农时,多兴水利,不苛捐杂税,鼓励工商,节省府库,慎兴刀兵,选贤任能,广施教化。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粗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生产与水利息息相关,而水患多发,黄河、长江两条大河历史上水患不可胜数,在秦昭王时期,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工程使四川成了天府之国,养育了无数人口。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后期往往由于分封过多,宗室盘根错节,皇室府库开支甚巨,尤其在明朝以二十多年不上朝而出名的嘉靖皇帝期间,皇帝一心求道问玄,生活奢华,国库耗尽,以至于东南沿海倭寇犯乱无军费平叛,于是有了后世一直传颂的海瑞的《天下第一书》,其中写道:“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孟子生活的时代是诸侯争霸的时代,各国大兴刀兵,人口死伤无数,田地也无人耕种,《孙子兵法》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上兵伐谋,不可嗜战,杀戮成性,如此则伤民扰民,岂不闻“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国时期,山东六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商贾往来,络绎不绝,以通有无,秦国偏安西垂,交通不便,百姓贫困,在历史上魏国曾有一次绝佳的机会可以给秦国以重创,秦魏河西之战后,秦孝公因国内贫弱,无力再战,遂割让河西之地连函谷关一并给魏国,魏国占了函谷关后,秦国已失去了秦东之天然屏障,岌岌可危,魏国大将庞涓以此为时机,盟约墨迹未干,即连同其他五国,欲一同分秦,并派遣魏国大量商贾进入秦国买卖妇女、奴隶、战争之资源,无奈被秦国发现,商贾全部被扣押,孝公以此为条件要挟魏王,魏国如失去这些商贾便一贫如洗,魏王妥协,秦国才有了喘息之机,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三国时期的刘邵在其著作《人物志》里写道:“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是故,明君治国,必贵乎选贤任能,昔文王之于姜尚,秦穆公之于百里奚,秦孝公发求贤令得大才商鞅,后世汉武帝举孝廉,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开始兴科举,盖莫能外。

魏惠王死后,孟子见其子襄王,襄王问:“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襄王又问:“天下如何才能定于一?”孟子说:“不爱好杀人者一之”。“一”即是奉行一个文化道统,就是仁政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为公,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