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学习之道——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有感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乃自然之道。学习之道亦是如此。阅读完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一书,更加确定了课堂上学与教的关系,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化为数字时代的“无形之教”;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之学”化为数字时代的“意义之学”。学与教,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无教?有学?

      现象:有几次参访英国学校的教学,观课一整节下来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老师站在台前照看教材讲述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形成小组,有时是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形成共识,有时是大家分工再共同完成老师指派的任务。课后私底下问老师,为什么他的讲课时间这么少。他的回答因为学校规定,老师站在台前讲述时间不能超过整堂课的20%!一堂40分钟的课,老师不能讲超过8分钟,那是多么大的挑战!

      思考: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一节课的收获体现在哪儿?从教的层面看,走出课堂的教师一定为自己满黑板的板书,密密麻麻的书本备课批注,还有意犹未尽的口沫横飞的讲解思路所自豪,因为我教了,而且教得很扎实、很全面、很到位;从学的层面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奋笔疾书,记录下了老师所有的笔记,包括没有出现在黑板上的老师的话语,一字不差,忒满足,因为我学了,而且学得很细致、很认真、很用心。而现如今的我们深知,数字时代的课堂中,教师的教永远藏匿在学生“学”的行动之后:观察学,适时予以点拨、设障、拔高、推助;考量学,用反馈数据分析、思考、评估、预测;辅助学,学前测摸准每一位孩子的起点,学中选择与判断、说明、合作,让每一位孩子从起点向新的起点进发,学后反馈、分享、指导、跟进,让每一位孩子带着继续探索与思考的热情延续学习。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满堂问”“满堂写”“满堂说”,只有学生的“满堂思”“满堂议”“满堂练”,看似无教胜有教,学在实践、交流、分享、碰撞中自然形成。

                      无心?有心?

      现象:台北市双园小学林欣玫老师在教学《生活中的图形规律》这一课中,通过一个计算问题,根据学生的解题方式进行了三个不同程度的分组,展开差异化教学。老师分别推送了不同页面到不同选项的学生平板电脑上,让每一组学生继续协助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完成老师的解题后,老师再发一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并搜集答案,接着进入小组合作互教互学的阶段,最后再进行小组竞赛。

    思考:传统意义中的数学课堂,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的知识点,总是心存“一百个不放心”,以上面教学片段为例,我们可能会不放心第一组不会列式计算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是低效无用的;不放心仅仅推送一个学习脚手架,就可以让学生突破难点的问题,找到知识规律;不放心学生的小组合作,当答案有分歧学生会讨论吗?会说明自己的解题的过程吗;不放心学生没有老师的解说、指导、分析,能从不会变成会,只一次次地算,一次次小组合作,就能解决问题吗?课例中林老师似乎呈现出了一种无心式的教学,所有的教学都是让位于学生,从课程导入,老师就完全不讲述,直接通过问题与任务设计——学生解题与发现;接着当发现有一些学生不会列式计算,老师还是不讲解,不担心,开始实行让不同水平的学生组合学习,依据学生解题方法推送不同页面进行分组解答——操练与对话;最后发现每一组呈现出不同的问题时,老师不着急,推送给每一组学习脚手架,让学生在脚手架的协助下,习得数学方法解答问题——讨论与竞争。学生用心地算,有心地与同伴交流,细心地利用脚手架图再演算,耐心地与伙伴讨论运算的方法与自己的发现。是的,正是课堂上老师的“无心”成就了学生的“有心”。

                        无为?有为?

      现象:TPS小组合作法、四聚头法、拼图法,三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小组内成员的工作负担大致相等,而且无论是阅读教材还是问题解决,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所分配到的部分,最后将每一一个人的一部分组合成一个完整任务,或是通过组内同伴间的互动研讨来修正自己的学习,这些都能达到提高学习成效的目的。

      思考: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师最怕让学生说,何况小组合作学习,那是要花费掉极多的时间,赶不上进度不说,耗掉的时间并没有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但书中诸多教学案例可见,课堂教学都以教师抛出的一个驱动性问题,展开合作学习,在各组组合式的学习下,反馈,交流,再反馈,再交流,每个人都在专注地完成分配到的学习任务,问,由小组里对学习问题产生疑惑或者不认同的学生提出;讲,由小组里将自己观点与他人观点进行整合,表达自己观点的理由的学生分享;做,由每一位成员自主分工,完成对学习任务的研究工作;思,由每一位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将你、我、他的看法进行对比、反思、总结、联结、整合,达成最后的共识。教师呢?似乎是课堂上最不起眼、最“无做为”之人,如果你以为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袖手旁观”,那就错了!教师必须拥有较高的问题设计与教学流程掌控能力,就像书中所说,教师如教练,负责为学生量身打造学习内容和分量,并在他们学习时从旁观察,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修正教学。这正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看似无为却有为!

      很欣赏王博士在书的末尾总结出的一套心法:“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会快”,教师啊,当你刻意的“消失”在课堂上,也许学生会学得更自如,更自主,更自信,因为他们发现,走下讲台的你已成为了他们最好的学习伙伴,最有力的学习对手,最欣赏的学习榜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中生“有” 学习之道——读《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