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邯郸经济台写开播辞

      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难忘的瞬间,只要一打开记忆的闸门,绵绵思绪仍会跃然眼前,历久弥新。

工作照

  9月13日下午,偶翻一个旧笔记本,5页已经泛黄的旧文稿出现于眼前,这一叠旧文稿是25年前我为邯郸经济广播电台撰写的《开播辞》,为让微信圈的朋友重拾25年前的一段回忆,把它发在微信朋友圈里,沒想到它犹如一粒石子,投于平静的一泓秋水,泛出一圈圈涟漪,很多新朋老友纷纷写下留言,每一句留言,都透着火一样的激情,为开播的那个时日,也为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大地感慨了一番。

开播辞

    在留言者中,有"退出江湖一十八载,仍被记忆着"的开创者柳惠兰先生,有"虽未开创,但付下心血迎来全盛"的张志军先生,更有经济台开创乃至一直伴随它成长的无数"铁杆粉丝",诸如炼钢炉前的工人高强们,以打工为生的裴增海们,在机器旁务工的工人兄弟们,以及"引车卖浆者流"的小商小贩们,反响之大,出乎意料。

  看过微信,老台长张志军先生建议,何不以《我为邯郸经济台写开播辞》为题,揭开这段尘封历史之一角,再现那个火红岁月的这一点滴细节,以飧读者呢?这是个好建议,于是动笔,企图再现那段难忘的历史。

    1993年12月,古城邯郸异常寒冷,新组建的邯郸经济广播电台正在做着紧锣密鼓的开播前的准备工作,一千瓦调频发射机已调试完毕,广播直播室与导播室已装修一新,节目主持人与导播的培训已经完成,直播设备调试后状况良好,模拟试播已进行了几次,由返聘回台的退休技术副台长王林春起草的上报报告也得以批复,万事俱备,只待东风了。记得距开播还有两、三天功夫,那天上午我正在广播电视大楼4楼电台新闻部时政组办公室,刚刚完成手头的新闻组稿,同事李玉忠风风火火推开办公室门走到我的办公桌边,十分郑重地告诉我,很快经济台就要开播了,李孟绪委托他写邯郸经济广播电台开播辞,而他因有急事要办,所以想让我代他写这份开播辞。听了玉忠的一番话,我心中思忖:邯郸经济广播电台的组建与开播,是全市780万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件大事,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它的开播,标志着邯郸广播史上第一个直播广播频率的诞生,也寄托着全市人民的厚望,这可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所以,在感到光荣的同时,又感到沉甸甸的分量。在略一沉思之后,我又寻思,这份文稿完成,会成为邯郸经济广播面向全市人民第一个先声,因而,既兴奋,又激动,因为早在1993年夏季之后,台里组成一班人马筹备经济台,我对广播直播向往已久,可时任台长杜景淮同志以"新闻部缺少党员记者,重要采访离不开你"为正当理由,不放我离开新闻部,因此,看着同事们一个个到经济台报到,我只能"身不能去,心向往之"了,而这次机会,虽然去不了经济台,能为它做点事,也补偿了我一个心愿,何况是为新诞生的经济台写《开播辞》呀?!

    时间已到上午11点多,窗外的阳光照在办公桌上,我伏在桌前,拿出一本印有"邯郸地区人民广播电台"字样的稿纸,潜心写了起来。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心头一一4分钟的播音时长,折合成文字900多字,写哪些内容,以什么样的语气情感,都是需要认真斟酌的。考虑成熟后,一段文字"今天,从太行群山到卫运河畔,从漳水之滨到洺河两岸,一万两千平方公里土地、七百八十万人民正在迎接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值送走1993、迎来1994之际,在邯郸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新邯郸、大邯郸各界人民盼望已久的邯郸经济广播电台终于同大家见面了!"紧接其后,在兴奋与激情中,又一口气写下经济台的定位、办台方向、遵循的宗旨等方面的言辞。时间已过正午,心中只惦记着笔下的文字,没有感觉到饥饿,竟然一气呵成。

    上级领导审阅此稿,一次获得通过。

    1994年元旦,凌晨6点15分,中波107千赫、调频102·8兆赫,一万两千平方公里的邯郸大地,邯郸城乡的广播收音机同时响起嘹亮的开始曲,邯郸经济广播电台的台标呼号首次响彻天地间,邯郸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辞》一字一句,通过播音员亲切、激情的播出,流传在广袤的冀南大地。

    到今年年底,原邯郸经济广播电台将走过25年的历程,如果与它同龄的当年的婴儿,如今已是风华正茂的大小伙、大姑娘,在风风雨雨中成长的当年的邯郸经济广播电台已发展为多个专业频率的综合性广播电台,相信当年的老听众仍会记得第一次开播的情景,也记得那篇《开播辞》。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邯郸经济台写开播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