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里

      人总是会被当下的环境吓破胆,要么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重复着自我,仿佛二三十岁就能望穿自己进入坟墓的那一刻,要么就在酒精与梦想的交替麻醉中忘记了活着的意义。也许,成功者总是寥寥可数,失败者可是人满为患。为什么绝大多数人的状态都是对现状的不满意,但是又不能很快地从困境中觉醒,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们的生存之道》刻划了一位茧居的年轻人——麻生,是万千平凡人的缩影,他前半生的主题就是逃避,不愿意读书,就去工作,但工作也不快乐,每天的付出与收入并不对称,在学校忍受着同学恶毒的话语,在职场遭受老板的白眼,是自己哪儿出了问题吗,还是这个社会都不友好呢?麻生说服不了自己,于是选择了放弃,尽管说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在乡下,他终于脱胎换骨了,面对着一位即将远行的老人,麻生意识到人生是一条单行线,过了昨天就是今天,过了今天就是明天,是一项有了起点就一定有终点的挑战。你快乐是一天,悲伤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起来呢?此前不快乐是因为没有找到值得自己快乐的事情,现在则不一样,面对广阔的天与地,只有劳动起来,才能忘记自己的痛苦与焦虑,在四季轮回中,即使有狂风、有暴雨、有烈阳,也好过了都市里的尔虞我诈、人心不古。

      找到自我,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活在别人的眼中,我们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别人逞口舌之利,而是基于对生命的负责,古往今来,我们两手空空而来,又将两手空空而去,留下的记忆如果化作纸帛,或许还能让同类人、后世人有点念想,但是时间会消磨一切的,哪怕当时是刻骨铭心的爱与憎。

      《我们的生存之道》以麻生为例,说出了现代都市人的无奈与无趣。尽管故事的结局是美丽的,是和谐的,麻生战胜了自我,但是他的救赎之路,并不值得模仿,更不值得追随。都市里灯红酒绿,并不能磨灭所有人的斗志与信心,相反,越是艰难的环境和复杂的选择,越有利于人性的发现。名与利、权与欲,在这个社会里已经成为了流行,如果只能回到乡下,才能消亡这无形的伤害,那么乡下也迟早会变成一片焦土,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正视不屈的魂灵,我们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久在樊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