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7.2.1排序算法(冒泡、直接选择、直接插入)

一、排序算法概念

        假设含有n个记录的序列为{r1,r2,……,rn},其相应的关键字分别为{K1,K2,……,Kn},需确定1,2,3,……,n的一种排序p1,p2,p3,……,pn;使其相应的关键字满足kp1<=kp2<=kp3<=kp4<=……<=kpn非递减(或非递增)关系,即使得序列称为一个按关键字有序得序列{rp1,rp2,……,rpn},这样的操作就成为排序。

在排序问题中,通常将数据元素称为记录。

——显然我们输入得是一个记录集合,排序后输出的也是一个记录的集合。

——所以我们可以将排序看成是线性表的一种操作。

排序的依据是关键字之间的大小关系,那么对同一记录集合,针对不同的关键字进行排序,可以得到不同序列。

排序的稳定性

假设Ki = Kj(1<=i<=n,1<=j<=n,i != j),且在排序前的序列中ri领先于rj(即i

——如果排序后ri仍然领先于rj,则称所用的排序方法是稳定的;

——反之,若可能使得排序后的序列中rj领先ri,则称所用的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影响排序算法性能的几个要素

——时间性能

——辅助空间

——算法的复杂性 

二、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两两相邻记录的关键字,如果反序则交换,知道没有反序为止! 

#include 
#define t 10

void BobbleSort(int k[],int n)
{
	int i,j,temp;
	for(i=0;ik[j])
			{
				temp = k[j];
				k[j] = k[i];
				k[i] = temp;
			}
		}
	}
}

int main()
{
	int i,a[t] = {4,2,5,10,39,1,3,65,8,6};
	BobbleSort(a,t);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
	for(i=0;i

 冒泡排序的要点

1、两两注意是相邻的两个元素的意思。

2、如果有n个元素需要比较n-1次,每一轮减少1次比较。

3、既然叫冒泡排序,那就是从下往上两两比较,所以看上去就跟泡泡往上冒一样。

冒泡排序最终版
#include 
#define t 10
int count1=0;
int count2=0;

void BobbleSort(int k[],int n)
{
	int i,j,temp;
	int falg=1;
	for(i=0;ii;j--)
		{
			count1++;
			falg=0;
			if(k[j-1]>k[j])
			{
				count2++;
				temp = k[j-1];
				k[j-1] = k[j];
				k[j] = temp;
				falg = 1;
			}
		}
	}
}

int main()
{
	int i,a[t] = {4,2,5,10,39,1,3,65,99,8};
	BobbleSort(a,t);
	printf("总共进行了%d次比较,进行了%d次移动。",count1,count2);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n");
	for(i=0;i

 三、直接选择排序

#include 

void SelectSort(int k[],int n)
{
	int i,j,min,temp;
	for(i=0;i

 四、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Straight Insertion Sort)的基本操作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加1的有序表。

#include 

void InsertSort(int k[],int n)
{
	int i,j,temp;
	for(i=1;itemp;j--)
			{
				k[j+1] = k[j];
			}
			k[j+1] = temp;
		}
	}
}

int main()
{
	int i,a[10]= {5,2,6,0,3,9,1,7,4,8};
	InsertSort(a,10);
	printf("排序后的结果是:\n");
	for(i=0;i<10;i++)
	{
		printf("%d\t",a[i]);
	}
	printf("\n\n");
	return 0;
}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排序算法,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