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麻黄汤一些小条文串讲

3.8.2 桂枝汤、麻黄汤一些小条文串讲

葛根红花汤

那我们接下来医案就只剩一个葛根红花汤。那葛根红花汤呢,就只是因为教到葛根系统的药,所以只是跟同学介绍一下日本人他们把葛根系统的药加以运用,加上活血的红花,再加上一些清血热,消炎的药,就可以做到治疗一些头部的发炎。那象朱木通用葛根红花汤呢,他是治疗这个小孩子头顶上长一大堆脓疮,那这样的状况,其实像我记得我在我的青春期时候啊,就觉得青春痘也会长在头顶的哦,就是头发里面会有一颗一颗的,那如果长得太多太可怕了,葛根红花汤就可以用哦。那用药的道理是差不多的,那他就说他是看到那个大冢敬节的书这样讲,他就这样用,效果不错。

那结果呢,说这个葛根红花汤原来是治疗酒糟鼻的啊,因为朱木通这样子讲啊,那我们做讲义的助教也很用心就去找大冢敬节的书,结果找到大冢敬节的书是拿来治疗富贵手,也不是治疗酒糟鼻。那但是呢,意思也通啦,就是说,因为葛根转过来,太阳经到尽头就到人的鼻梁了嘛对不对?所以鼻子这边要消炎清热,那当然也是一样的意思啊。

那大冢敬节本人呢,就是看到这个人他是手指的地方都干掉了,他用葛根红花汤就把这个大黄拿掉,然后加上黄芩跟薏苡仁,就让它不要这样子泻掉。那加薏仁也是有意义的啦,因为薏仁是一个能够让身体不要的组织被身体自己吃掉的一个药,所以薏仁虽然说不上是有治疗的效果,但是预防癌证的效果是很好的,它让身体把多余的组织自己吃掉。比如说我的小阿姨曾经是痔疮啊。那痔疮有段时间我蛮喜欢用张仲景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就是薏苡仁加上附子加上败酱草的那个方。那我就跟我阿姨说那不然你吃一吃啊,就说不一定会把整个痔疮医好,但至少能减轻很多。那我阿姨吃了之后呢,她就说痔疮是不痛了,不过那一颗东西还在那里。因为如果她那颗在那边是息肉的话,那我是会用乌梅跟僵蚕哦,那也不是薏苡仁,但我阿姨吃到后来,手背上面,脖子上面长的那些小疣子都没了,她就觉得还不错,有一些其它的效果。象我们一般长疣子要用内科的药物来医的话,那就是每天30g的薏仁粉,然后冲水喝薏仁粥,这样连续吃,快的话2个礼拜,慢的话1年2年,也不是说就一定很快啊,就是说那个疣子通常会自己掉掉,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用法。所以葛根红花汤就是跟同学介绍一下,这一类的方剂它是可以有这样子的延伸应用的啊,就象葛根汤系如果治疗什么拉肚子啊,太阳阳明合病,那是一个标准的使用。那在活用的范围呢,就是治疗这类的发炎,有表证掺杂着发炎,太阳经可以照顾得到的范围的发炎,那这个葛根系统的药还是很不错的。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讲条文,从第七卷的第十一条开始讲,我想我们今天可以讲掉蛮多条的啊。那讲到蛮多条,以我们上课来讲就觉得总算有点所谓进度的东西出现啦,但是对同学来讲的话,我就觉得说不定对同学来讲是一种折磨哦。因为讲条文虽然我觉得它还是有一定的重要性,可是在听课的人来讲其实是听条文比较辛苦的。因为像我自己呀,对条文也不能说没有感情,就比如说我上课其实会提早开始准备,所以今天要教的这几条条文呢,我大概两三个礼拜之前就已经一直在看它,然后一直在查相关资料了。可是呢,我就觉得说,一开始我看也觉得很无聊的条文哦,当你读了它两三个礼拜以后,会开始渐渐读出滋味了。那我就想说,像有些人他们读《伤寒论》一读读30年的人,说不定他们真的是可以从里面领略到很多生命的奥妙。就我这两三个礼拜就这样觉得,原来觉得很没意思的条文读得越久觉得越好玩。可是呢,我这到底只是两三个礼拜的功力,那你说我跟《伤寒论》做朋友到今天做了已经快十年的朋友了,但是我可以跟各位同学讲,当我两三个礼拜之前看到这些条文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什么?是,啊,这一条我以前都读过哦?就是我之前读的什么都忘光了。所以我现在教的时候有一样的恐慌,就是我教了之后随同学回家放几个礼拜,大概也就消失了。那你要怎么样才能够,就在条文消失了同学能够把那个重点记得,我是觉得可能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哦,因为至少前面这些条文已经读过不止一遍了啊,好几遍了,因为我《伤寒论》也是一条一条这样乖乘读的嘛,结果竟然就再读的时候觉得好陌生哦,那种感觉。

“宜桂枝汤”之一

【7.11】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那这个第11条,他说“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那这一条我想,本身同学读过来,我想是很清楚的吧对不对?就它是一个我们已经教过的内容,不需要再多讲什么对不对?那唯一这边顶多就是去揣测张仲景多写这么一条废话的用意是什么呀?那我们就会想说,哦,这条跟前面条文它们不同的地方是,它没有特别讲有没有汗。而这条我原来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就是觉得废话一条而已,可是上礼拜六,就刚好在我讲这条之前,下课有个同学来问我说,老师,最近天气很冷,我如何分辨出来我是桂枝汤证还是麻黄汤证?因为都没有汗啊,就是你这么冷的天气你裹得跟粽子一样还是不会有汗啊。我一听,对哦,那就觉得这一条忽然变得有意义了,就是当你没有办法用出不出得了汗来检测你的病证的时候,那你还是只能在脉上面下工夫了对不对?那麻黄汤、大青龙汤的脉,通常都比你原来的脉要强,要紧。那桂枝汤的脉就不会比较强比较紧。所以脉浮弱,而有恶风寒的现象,那就非常可能是桂枝汤。所以同学就记得一下,当我们不能够用汗不汗来辨证的时候,至少脉还是我们最后可以抓的一根浮木啊,那这件事同学知道一下,因为《伤寒论》的脉法虽然很单纯,但是还是要把一下脉才好。

因为我有的时候下课或怎么样,同学还跟我闲聊两句。常常会听到同学说,老师啊,我那天流鼻水,发冷然后就吃了桂枝汤对不对啊?我说什么脉?他说不知道哎,就是会有这样子的反应。其实把脉也是很重要的,就是《伤寒论》给的脉法都很单纯,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对不对?所以同学这个基本的把脉,还是平常要把几下,要知道一下。那象最近这样的冷天的话,如果你不是用脉的话,我们也很难分辨到底是桂枝汤,麻黄汤,有的时候坐在家里面根本也不是感冒你也会觉得怕冷得不得了啊,对不对?那时候已经不会感觉什么叫麻黄汤证了对不对,麻黄汤证你要在夏天得你才觉得,哇,是麻黄汤证,那冬天得的话谁晓得。所以这种零零碎碎的这种看起来不怎么重要的条文,在临床上还是有它派得上用场的地方啦。

桂枝朴杏汤与喘之辨别

【7.12】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那接下来呢,这个12条啊,他又一次出现我们前面教过的桂枝朴杏汤了。他说“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太阳病本来不应该用下法的,可是你用了下法。这个下法其实在我们今天常常发生的状况我也讲过,比如说感冒了我补充维他命C啊,赶快喝一杯柠檬汁啊,这样子的话,大概柠檬汁的寒气就会让邪气内陷了。或者是小孩感冒,爸爸妈妈一慌,赶快到医院去打点滴把他退下来,那这样也等于是下过了。那当这个经过下法之后就表邪内陷,如果这个人微微有一点喘的话呢,那张仲景就说这是因为他的表邪还没有解掉啊,所以还是要把他的表邪解掉。那一方面再加一点定喘的药,就是让肺的空间比较大,让喘比较平息的药。我们也说过,五味子在古方的世界比较用在治咳嗽,杏仁在古方的世界比较用在定喘对不对?那这一条呢,大体上是这么说,但是在临床上面这一条呢,就要使用这一条是有一点难度的。因为我们《伤寒论》这样一路教过来哦,方剂越来越多,其实同学在学的时候是有可能混乱的。比如说如果发喘该用什么方呢,其实大家头脑都喜欢把事情简单化,就是觉得定喘啊,小青龙汤,对不对?就是因为治气喘有些专病专方的内容,简单化的内容会在心里留下印象。

那太阳病的喘,小青龙汤的喘,如果是在小青龙汤的框架之下喘,那一定是咳喘对不对?咳嗽而气喘。那这样子的话呢,他咳嗽的时候,你要辨出是小青龙汤证的话,这个脉在浮脉里面会带有一点弦脉,然后咳出的痰不是稀稀的痰,就是泡泡痰对不对?就是小青龙汤的痰,那这是一种喘。然后我们前面有一条条文,恐怕同学都忘得差不多了啊,就是如果太阳病经过一些发汗后,误下后……哦,不是,是太阳阳明合病,(连我都忘了,该死。)就是太阳阳明合病这个前题呢,如果这个人喘而胸闷,那是什么?麻黄汤对不对。所以太阳阳明合病,脸红红,脉已经拉成一长条了,然后人开始发干了,那个时候又喘又胸闷,那是麻黄汤对不对,所以是不一样的。

那这一条呢,最难分辨的其实是后面的麻杏甘石汤的条文,因为麻杏甘石汤的条文,它也是下过之后或者发汗之后,然后也是喘气。而且麻杏甘石汤的条文又说了一句“无大热者”,因为肺在烧的人不一定全身都在烧,所以他会觉得有一点热烘烘的,但是不会很热。那这个“无大热”跟这个“下之微喘”的没有什么热的感觉,你怎么分啊,对不对?所以这一条要跟麻杏甘石证掰开它的症状是并不容易的。

那葛根芩连汤证也有喘,可是因为葛根芩连汤的主证是在热痢对不对?所以那个喘你可以不在乎它。所以郝万山教授在讲《伤寒论》的那个光蝶,他就讲了个故事,他就说有个体育老师的小孩老是发气喘,然后他们医院里面就给那个小孩子用他们的那种中药的固定方,就是治气喘的一号方,二号方。那那一类的方子都是麻杏甘石汤再加什么连翘啊,板兰根之类的清热消炎药。其实中医的领域如果要把事情简单化,就这种什么肺部有一点发热发炎,然后造成有气喘的感觉,通常就就是用麻杏石甘汤解决,就有这种简单化的专病专方存在。结果那小孩子就怎么治都治不好,那时候任应秋先生还在世哦,然后任应秋先生就说这个是桂枝加朴杏汤证啊,就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那个是肺里面有热,又干又热的时候,它哪个喘才用麻杏甘石。那这个小孩子没有在肺里面有热啊,他只是喘而已啊,所以不是用麻杏甘石,用桂枝加朴杏,于是用了桂枝加朴杏汤之后那小孩子就好了。

所以同学就知道,麻黄汤的喘而胸闷,那是太阳阳明合病一个特殊现象,我们姑且不论。葛根芩连汤的拉肚子又喘,那这个反正一定分出来是葛根芩连汤,所以也没有关系对不对?所以比较需要再次做分辨的就是,小青龙汤的喘跟麻杏甘石汤的喘跟桂枝加朴杏汤的喘。也就是说呀,小青龙汤的身体病机结构一定是肺里面有很多冷水当作一个基础对不对?所以它一定是有那种咳嗽,咳出那样子的痰的那种咳嗽当作一个基础。那麻杏甘石汤证呢,是肺里面又干又热的,所以他那个人如果它喘的时候,他咳的状态一定是那种,就是象那种吉娃娃在叫的那种干咳的声音啊,是有那样子的。而且麻杏甘石汤它是有一个脉象的,因为麻杏甘石汤它是热被闷在肺里面,所以麻杏甘石汤证的时候,你把他的肺脉会觉得把到一坨馒头在它的右手寸脉的地方。因为它有热上来,然后被寒邪束住,所以会有一坨馒头一样的脉在右手的寸脉,然后又是咳的声音很干的。那如果你不是小青龙汤的那种喘,又不是麻杏甘石汤的那种喘,那你要知道有一个不偏冷不偏热,他只是喘的那种喘,那这样的喘就是桂枝加朴杏汤。而我前面在教桂枝加朴杏汤的时候有说这个“喘家作桂枝汤”,给他厚朴杏仁比较好。那这个“喘家作桂枝汤”它是指一个一直有气喘病病史的人,得到桂枝汤证的时候,你就先给他加好厚朴跟杏仁,免得她发喘对不对?之前有讲过,那“喘家作桂枝汤”讲的是这个人是个老病号。

那在这里呢就是,当你的表邪被打下来,陷到肺里面的时候,不偏湿冷不偏干热,但是那个邪气还是邪气,所以还是有可能造成一个喘的现象,那这样就要解表邪,然后用厚朴杏仁来清这个喘的状况。所以不偏冷不偏热,不偏寒不偏燥,有一个桂枝加朴杏汤在中间啊,同学不要忘记这个在中间的。因为我觉得我们的记忆有时候很吊诡,那些很极端的症状都记得,然后那些很正常的症状都忘掉。就是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听起来比较激烈,比较科幻哦,比较有味道,那桂枝加朴杏汤就什么都忘光了,就是大家学《伤寒论》有时候会有这种调子出来,所以至少呢,这一点同学就记得一下,这个喘证在太阳篇里面大概有四处到五处的喘字有出现,那哪一种归到哪一种,同学要设法在脑子里面稍微给它归纳一下。

当然说,厚朴跟杏仁的药性我们都介绍过了,那有的时候有些医家会多做一些文章,而他那个多做的文章我不能说他是错。比如说在广东得罪了黑道然后跑到香港来那个陈大剂哦,陈伯坛,他就说呢,他的书里面就这样写,他就说这个喘证是误下之后的喘对不对,所以你要知道这个人他的肠子一定是被泻药先泻过啊对不对?那被泻过的大肠一定是情况很糟,所以才会引起肺在喘。所以他就说其实厚朴这个药你说它是清肺的药也对,说它是整肠的药也对,他说厚朴让肠胃恢复正常的机能,就好象用厚朴把下药下掉,就是把泻药造成的影响用厚朴把它去掉,这样子比较能够恢复到他的肺部的机能。就这种想法当然是不能说绝对,但是我们又不能说他是错,所以姑且同学参考一下。

所以呢,这一条我在想,同学大概过几个礼拜会忘光啊?你们觉得呢?到最后如果遇到喘的话,是不是只会记得小青龙跟麻杏甘石,桂枝加朴杏就不会再回到大家的脑海里面了。除非你们要跟《伤寒论》做长期的朋友,就是未来可能再读三读哦,不然的话,就是好些条文,像后面有些条文都是有风险的,讲的时候大家就听得懂听得懂,然后之后呢,然后就不见了啊,所以大家加油吧。

“宜桂枝汤”之二

【7.13】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那接下来呢,第13条啊,他说“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那这里是一个比较确确实实在跟我们讲道理的,这个道理我们之前在看医案的时候看了好多次了。就象是前面医案我们看了那么多“逆流挽舟”法对不对?其实象“逆流挽舟”法这种招数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伤寒论里面有这些条文的指导原则。也就是什么叫“外证未解”呢,就是这个人脉还有一点浮,或者是他还有一点怕风怕冷,这就是太阳表证了对不对?象我们平常帮人开药,比如说,如果是我们一起学中医的朋友,大家都还算可以把脉的人,那比如我开一个麻黄汤,开一个葛根汤,开一个桂枝汤,人家吃了药之后过了一两个小时,我就会问他,你现在浮脉下去了没?因为吃了药,如果表邪去掉了,身体抵抗力就不会再发生了对不对?所以这个脉就会平下来,就会不再那么浮。所以我们总是会问人家说,我们不会问他吃了这个药好一点没,因为药有开对总会好一点,但是不能够确定他是不是真的好。所以都是治疗这个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之类的,我们都是吃药之后,发了汗之后,我们要问他,你的浮脉还在不在?如果浮脉还在,可能要再吃一次桂枝汤,因为他表邪没有干净。所以你这些脉,或者是怕风怕冷的这些外证,一定要都干净了,你才能够再去处理他其他的部分。因为在张仲景这个条文里面,就等于告诉我们说,即使这个人呢,他有所谓的便秘的现象,那便秘我们通常都是阳明病的承气汤系统的症状嘛,可是如果他还有表邪的话,那你不可以直接去打他的这个大便。因为我们说之所以用承气汤把大便通下来,会能够让他感冒好,是因为当你的病邪完全都已经集中到肠子里面了,都在大便附近了,那你用这个承气汤,比如说大承气汤或者调胃承气汤里面都有芒硝。那郝万山教授就说了一句,他说不敢在正式的场合这么讲,但是实际上他的想法是这样的,就是说芒硝是发肠子里的汗,因为芒硝是一个盐类的东西,它会从肠子里面倒吸水分出来,所以芒硝等于是把肠子里面的水吸过来,就是在发肠子里面的汗。因为三阳病,太阳、阳明、少阳都有机会用到这个发汗法。即使是少阳小柴胡汤,号称和解法,但是吃了小柴胡汤也可能会出汗的。那到了三阴病,太阴、少阴、厥阴呢,就比较不是用驱除病毒的做法,而是用对消灭,就是用温暖的药去跟病毒互相中和彼此哦,就不太有那个病找出口的现象。

那所以呢,当你还有表证的时候,意味着你的病邪根本都还没有完全聚集到肠子里面对不对?那这样子你从肠子里面拔,那个病还是不会好啊。因为你的病邪并没有都在那边,它没有到位的时候,你把它拔掉了,只是让人变虚,然后感冒还是在那里。所以一定要一丝一毫表证都没有了,才有可能用下法,而那个时候用下法才会有效。那这样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我们在那个逆流挽舟法看到那么多对不对?就是那么多的下利为什么都不能够用治下利的方法,都要用解表的方法,就是这个理由。所以呢,那“欲解外者,宜桂枝汤。”那当然了,这样的情况不是桂枝就是葛根啦,用到麻黄是比较少了啊,那葛根汤也不对啦。因为他会要用到下法,一定这个人已经开始不大便了,那已经开始不大便的时候,你用葛根不对,因为用了葛根人会更干;那用麻黄也不是那么好,就是麻黄对人体津液的损伤比较大。当然,严格来说,麻黄不是一点用的机会都没啦,但是葛根会让大便更干,可能不是那么适合。所以这个桂枝汤呢,就姑且同学就当作是它表现一个意思,就是要用解表的方法处理。所以就算将来同学这个条文已经忘记了,在你们临床面对自己生病,或者是周遭的人生病的时候,就是不要等到我们教到阳明篇以后就觉得,啊,你已经不大便好几天了,那就用下法,有的时候你不能把他医好的。你除非确定他已经没有表了啊,就是没有表证,所以这个基本原则是不是可以记得啊?条文忘记,基本原则要记得的。

“宜桂枝汤”之三

【7.14】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那接下来14条呢,也是在讲这样意思的一个话。他说,太阳病呢,先发汗不解,然后又下它,又用下法哦,他说如果那个人呢,脉是浮的,那你发完汗再用下法帮他通大便,是不会有用的,他说“脉浮者不愈”。那就是说当你有浮脉的时候,代表病邪还在表,那这样子是告诉你说你上次的汗法并没有把病邪完全打干净,还有病邪在表面,还要继续把它清干净,然后如果还有病邪留在里面才能够用下法。那如果已经把到有浮的脉了,你还是应用下法的话呢,他就说浮代表邪气在外面,而你反下之,所以他不可能好的。现在因为是脉浮,所以知道病邪在外面,要解外面他才会好,所以要用桂枝汤。那张仲景一次又一次的这样重复,大概可以让人揣想到,汉朝时候一般的医疗诊所,可能遇到病人就是用下法解决。所以张仲景面对那样子的一个医疗的习惯,会觉得说,他这个话好象告诉你,好像有人来找他聊天,说那个人生病不大便然后给他用了泻药啦,然后又不好呀什么的东西。然后仲景就说,不是啊,他的脉还是浮的,本来病邪就还没有进去里面,那你用下法当然不会好啦。等于是张仲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遇到这样的状况,所以他就这样子,变成说这一段话绕来绕去讲一遍,又讲一遍,讲一遍,又讲一遍哦,就是好像是张仲景那个录音带重复播放一样哦。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时代的一般的医生哦,连麻黄汤、桂枝汤都不是很会用,那张仲景干脆就说,好啊那就桂枝汤桂枝汤啊,反正就是桂枝汤用了总比不用好啊,大概就是交代一个方出去哦,那些完全都不会都在恶搞的医生,你好歹给我正确一点,就是会不会有这样的意思存在我也不知道。因为《伤寒论》这本书,它的根基,是我说的啊,那什么太古高文明之类的东西。但是它实际上发生的状况是张仲景在汉朝医病所遇到的一些人事物所引起的一本书,就是他一定是临床遇到这个状况,然后就这样写这样写,它是一个诊疗记录哦。那所以这个基本原则,你看张仲景同一类的,这两段已经重复到第四遍了啊。所以张仲景都重复四遍,那同学就拜托记得一下啊,如果我们大家养成一个习惯,发完汗之后就把一把脉,看浮脉退了没,如果先把这个习惯养好,那以后大概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啊。

麻黄汤与暝眩

【7.15】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那再来第15条,第15条就开始讲到所谓的“衄解”了啊,“衄”就是流鼻血。他说“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那讲到这里同学一定就知道是一个标准的麻黄汤证对不对?这也不太会是别的汤证啦。那过了八九天,那同学想啊,我们说张仲景认为疾病打一次仗的周期差不多六七天嘛对不对?那八九天代表它已经跑完一个周期了,那到了第二个周期的时候,要怎么打呢?我自己是不太看那个拳击电影的哦,就是拳击通常打了一回合之后,第二回合要怎么打?招数要不一样一点吗?还是一模一样继续打?不晓得啊。那就是到了八九天呢,他还是一模一样的状况,整个症状都没有改善,那“表证仍在”,就是他的表邪都还是这么的强,他说这样子应该要发他的汗。也就是麻黄汤证本来不一定能够拖那么久的,可是如果这个人真的邪气也很够,抵抗力也很够,他就真的僵持不下这样僵持了八九天,这也是有可能的嘛对不对?所以张仲景就说……这一段的最后一句“麻黄汤主之”啊,又是好像前面那个“小青龙主之”,那个文字的位置有调换,又是张仲景常用的一个倒装句,就是“当发其汗”后面就要跟着“麻黄汤主之”,这是张仲景常用的一个文法。那这个情况下用麻黄汤,他就说吃了麻黄汤之后,这个人稍微好一点了,结果有一个状况发生了,他说这个人稍微好一点之后呢,开始人忽然变得烦起来了。然后“目瞑”,“瞑”就是闭起眼睛,就忽然觉得好象眼睛睁不开,一副要昏倒的样子,然后又很烦,然后又要昏倒的样子。等到这样的感觉变得很激烈的时候,这人就会发生一个状况,就是喷出鼻血来。然后喷出了鼻血之后呢,就好了,他说“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那这个“阳气”啊,张仲景的书里面“阳气”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指人的元气。比如张仲景的书里有写说,如果桂枝汤喝下去,一个人阳很重的话,阳很够的话就会把人弄死,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体质上面是太热的,那桂枝汤下去人就烧死了。那这样子就代表那个阳可能是指热气啊,那这个热气为什么会从鼻孔喷血出来呢?像我们如果要喷鼻血要怎么做啊?就是高丽人参这样子大吃一堆,那大概就会喷鼻血,“阳气重故也”啊,就是太热了身体找不到出口。

那可能是人在生病的过程,其实抵抗力在运作的时候都会产生热量对不对?那这个热量累积到一定的量,八九天,可能就会身质变得比较热一点,这是一个可能性。但是我们这个姑且不罗嗦,因为它到底是指正气还是热气,其实是不一定的。但是在这一条里面,其实讲的是一个麻黄汤证,它有可能从鼻孔喷血,然后痊愈,这个喷血其实是代替出汗这件事。那么为什么是鼻孔喷血?为什么是麻黄汤证呢?这一条的故事内容其实支援到好几个地方的医理,首先,张仲景自己的书,把脉的那个篇章有讲到,张仲景自己有讲说,风气伤人的卫分,寒气伤人的营分,就是“风伤卫,寒伤营”。可是虽然张仲景这样讲,我们后代的医家在读这个的时候不会那么的相信。因为我们其实生病的时候,怕风怕冷的感觉,也不见得是那么历历分明的对不对?有的时候是混杂型的。所以我们不一定在自己生病或者医病的经验能够清楚的觉得张仲景说的是对的。那当然,认为仲景说的是对的,就有三纲鼎立说出现嘛,当然我说过第三纲大青龙汤证风寒营卫两伤那是错的,但是至少桂枝汤证,麻黄汤证,那两只脚是OK的。而这一条等于是证明那两只脚是OK的,怎么讲呢?就是如果是桂枝汤证的话,他就没有这个衄解的现象,那可见得桂枝汤的邪气,比较不容易到人的血液里面来对不对?也就是如果桂枝汤的邪气跟麻黄汤的邪气是同一种邪气的话,那照理说桂枝汤的邪气也会钻进来,那桂枝汤的邪气如果七八天不解,吃了桂枝汤也会流鼻血才对,问题是桂枝汤的邪气就没有这个特征,可是麻黄汤的邪气就有这个特征。所以我们就知道说,果然桂枝汤的邪气是风邪,它就在皮表肌肉里面飘来飘去,不往里面钻;可是麻黄汤的邪气寒邪呢,就会找人的骨节,人的血液,人的经脉来钻,就是钻到人的营气荣气里面。那鼻子这个位置,其实严格来讲,我们说是鼻子里面的内迎香穴,它又是一个血液的好出口,又是太阳经的端点,所以等于是经络上的邪气跟血液里面的邪气,可以借着这个地方一起喷掉。

郝万山教授在讲《伤寒论》的时候,就说他爸爸在乡下开业,左邻右舍病人都很穷困,所以郝爸爸呢,就是有病人来了,他们感冒哦,就是拿一根筷子削尖了,然后放到他鼻孔里面一弹,然后拔掉,然后病人就在水沟旁边滴鼻血,然后感冒就好了。就是这样子来医疗,就可以省掉他们吃药的钱嘛。当然郝爸爸那样子做的话,其实可能也没有特别在分桂枝汤麻黄汤证,只是说因为鼻子这个位置刚好关系到太阳经,所以可能两者都会能够治到。那如果以张仲景的书来讲的话,就会让人看得到说,麻黄汤证这个邪气比较会归并于血液里面,所以说“寒伤营”这个说法,果然是比较成立的,那在临床上来讲也是比较真实的。所以这一条他等于是用一个实际的人会发生的现象,去证明风伤卫,寒伤营这样的事情,这是第一点。

那第二点就是这个人忽然烦躁,然后忽然眼睛一黑,然后喷鼻血。这样的一种身体感呢,就是我们医疗上面说的暝眩反应。这个暝眩其实好象最早也不是出自于医书哦,原来是出自于《尚书》吧,《尚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若药弗暝眩,厥疾弗瘥”。就是当一个人的病邪很厉害的时候,你吃了这个药如果不发生暝眩反应,反而这个病不容易好。因为药跟人跟病邪相抗的时候,其实人的身体也是经历一个变动对不对?但人体在适应不过来的时候会有一下子身体怪怪的感觉出现,那这个暝眩反应其实很象是……如果用我们日常生活来打比方的话呢,就好象是我们电脑啊用的太过火它当掉了然后重开机,那样一种感觉。也就是邪气在身体里面,已经跟正气作战那么久了,然后其实正气跟邪气已经形成了一种对垒的阵势了,然后这个时候你再用药下去帮忙正气,那它要把这个邪气打出来的时候,一般正常麻黄汤的管道是出汗嘛对不对?可是呢,有一句话是电影《侏罗纪公园》的名言,叫做“生命会自己找出口”哦,就是当身体忽然临时判断出,哎,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打到接近鼻孔这边了,从这边出去就比较好,那我们就在这边找出路好了,就直接从鼻孔那边出来好了。那这样子一个状况啊,其实就是身体临时挖开一条新的路,让这个病邪能够快一点出去。那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身体里面是经历了很多很多,我们本人有意识的头脑不能够感知到的一些信息的交流。也就是那个时候你的记忆体是被大量耗用的,所以人会忽然之间呆掉。就是在你的身体大量运用很多情报交流的时候,人会反应不过来,所以会有那种突然脑海中一片空白,眼前一黑那种感觉会出现,那种要昏倒的感觉就是暝眩。

而这个喷鼻血,这个衄解是麻黄汤证的标准暝眩,那其它汤证还有其它汤证的标准暝眩。比如说小柴胡汤,其实小柴胡汤是一个喝下去觉得不寒不热、刚刚好很舒服的汤。但是其实小柴胡汤里面寒药也很够,热药也很够,它是刚好两种毒药调整很平衡这样子。所以小柴胡汤喝下去是有点是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乱打一通,你都不晓得它做那么多事哦,所以我常常说小柴胡汤果然是大阴旦汤哦,就是它在你身体里面做一大堆事情你都没有办法感觉得到。所以小柴胡汤的暝眩就是很标准的,就是喝一碗柴胡汤,药不怎么苦不怎么甜就这样很温和,然后突然间觉得怎么眼睛一黑,然后好了。就是小柴胡汤有时候喝下去会这个样子,就是你的身体被它一下子动到很多地方,就是小柴胡汤动到你身体的地方很多的,但是你本人的意识不会感觉到,只会感觉到忽然眼前一黑好象要昏倒一下,这样的一种感觉。

真武汤也有真武汤的暝眩,那我们说真武汤是治水毒嘛对不对?真武汤如果不暝眩的话就是补你的脾肾之阳,让你的水能够赶快吸收消化代谢是不是这样子?可是真武汤在一些危急的病证的时候,你喝真武汤下去,它一样会暝眩。它会帮助你的身体自己找出路,就是那么多脏水,还要我吸收消化代谢,我疯了吗,喷吧!所以真武汤就是喷水,吃下去之后或者是吐水,或者是拉水,就是找个地方水喷出来就对了,这是真武汤的瞑眩。所以这样的一种身体的作用就是中医用药的暝眩,那如果你认得了《伤寒论》这些比较标准版本的暝眩感是什么的话,你就不太会被外面的广告之词所困惑。因为像现在外面那什么做直销的,说吃什么人参,什么灵芝类萃取的营养药丸,吃了之后会头昏拉肚子三天五天还就说这是暝眩,是排毒反应,我说天哪,吃补药也要暝眩,太可怕了。那样子的暝眩就比较让人会觉得有一点问号,真的是暝眩吗?吃了那个药能够真的补正气补到说邪气一次全部喷发吗?就是那样的瞑眩到底是暝眩还是吃坏了,同学就要考虑一下啊。就象那种什么非常新鲜的直销食品,什么新鲜芦荟汁,一次喝半桶那种,那种你如果喝了狂拉,那不是暝眩,那是吃坏了。所以至少同学要能够以这个东西的物性药性能够分辨一下。那我们如果熟悉了《伤寒论》的各种暝眩状态的话,至少这些错误的暝眩以后我们会比较容易分辨的出来一点。

最近比较烦!

那另外呢,就是这个人他的发烦这个反应,以及后面17条也有一些烦的反应,我这里要跟同学稍微说一下,其实之前课堂有带到一下。因为我们之前在教大青龙汤证,在教白虎汤证的时候都跟同学讲说,当人有热的时候,这个火烧心、火烧头人就会烦对不对?这是一种烦。那在《伤寒论》里面还有另外一种烦,另外一种烦是怎么样的烦呢?就是我们前面讲到过的,就是吃了桂枝汤反而烦,然后病不解,要刺风池、风府才会好的那个烦。桂枝汤吃了之后为什么会烦?那个东西其实跟有热堆积在里头是没有关系的,那我们要想一下,因为中国人心目中这个滤过性病毒是一种象是幽灵的东西,你被幽灵附在身上,发了汗邪气已经拔得差不多了,可是这个邪气还有一个嘴巴咬住你的后脑勺不放。那你的身体呢,就是你的有意识的头脑——因为我们都没有天眼,看不到邪气长什么样子,所以都是用猜的啦——但是你的无意识的身体就感觉说,这个邪气已经快要离我而去了,可是它还有一个地方咬住我的后脑勺它不走,然后身体想要把那个东西拽下来的感觉。那个时候你的心就会有一种感觉说,忽然很烦哦,那样的感觉。而那个跟有热在里面没有关系,那是你身体的正气这个能量想要把这些不好的东西拔掉可是又拔不掉,就有一种身体的愤慨跟不爽的感觉,反应在你的心情上面的那种烦。那这样的烦就是当我们的身体的正气被阴邪所抑扼的时候,最容易发生这种烦,比如说桂枝汤吃了以后没有好要刺风池、风府那是一种,就是身体急着要把那个邪气拔掉然后拔不掉。那另外象吴茱萸汤,少阴病篇的吴茱萸汤证有一个“烦躁欲死”,那吴茱萸汤的“烦躁欲死”怎么制造啊?就是你感冒的时候赶快喝肾气汤,然后把邪气都黏在里面拔不出来,那你就在床上滚来滚去烦躁欲死,吴茱萸汤证就出来了啊,就是我上次自己这样子喝的啊。所以你就知道说这个邪气本来是要用一些药拔掉,可它变成拔不掉的状况的时候,你的正气会觉得,不得了啦,被东西缠在上面好难过,那时候就会在心情上产生一种烦的状况,那这是另外的一种烦。那种感觉就好象是我们大家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晓得的,就是如果你吃完一顿饭没有立刻刷牙,刚好牙缝塞了一个很大颗的菜渣,你就会之后一个钟头两个钟头不停的在那边舔那个牙缝对不对?就觉得那边有一坨东西我要把它添掉,你的舌头都闲不下来,那全身的能量也是一样啊,所以就是那样的一种烦。那所以呢,这个地方暝眩的烦跟后面两条要讲到的烦,就是另外一种烦,就是正气不能摆脱邪气的时候产生的一种身体感。那这个跟热的那个烦,象白虎汤证的大烦渴,那个是出大汗又很烦,是热的烦,不一样的。所以至少从现在开始《伤寒论》的两种烦我们都要有一个认识,那这是另外一条要跟同学说明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桂枝汤,麻黄汤一些小条文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