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案例分析

文章目录

  • 1 信息核心素养
  • 2 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
  • 3 导入原则
  • 4 导入方法
  • 5 新课讲授方法
  • 6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 7 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
  • 8 教学方法的设计意图
  • 9 小结
  • 10 作业

前言:

分值:本章节的内容在信息技术笔试中占据45分的分值,分别是18题10分,19和20题共30分,总计40分。需要重点背诵,有技巧的背诵

内容:理论知识点记清楚之后,对照着材料的情况,进行分析作答,定位准确,依据合理即可,没有很标准的答案,看自己的文笔

1 信息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
	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能力
计算思维:
	是指个体采用计算机领域的方法,在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新城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是指个体利用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
	是指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2 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

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获取 判断 分享
	能够主动的通过合理的方式获取信息
	能够敏感的察觉到信息的便捷化,做出合理的判断
	能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嘻嘻的最大价值
	
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建模 算法 迁移
	能够采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式建立模型
	能够使用合理的算法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案
	能够将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的处理上来
	
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生:适应 习惯 技能
	能够适应数字化学习的环境
	能够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
	能够掌握数字化资源与工具的操作技能
	
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遵守 关注 态度
	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安全能力,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关注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人文问题和环境问题
	对信息技术产生的新事物和新概念,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及了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

3 导入原则

口诀:针趣简启
针对性:是指导入的内容与新授的内容要保持一致
趣味性:是指导入要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简洁性:导入要言简意赅,合理控制时间,一般不超过分钟
启发性:导入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4 导入方法

1、温故知新:通过回顾与新知相关的知识点,顺理成章的导入新课
2、生活情形:教师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生活案例,从而导入新课
3、作品情境:教师展示与新授内容相关的优秀作品或正反两个作,从而导入新课品
4、活动情境: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从而导入新课

5 新课讲授方法

任务驱动法
小组探究法
自主探究法
操作演示法
范例教学法
讲授法

6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需要借助相应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3、依据学生特点:学习者自身的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被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
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和作用

7 教学方法的实施原则

任务驱动法:
	1、任务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任务要有针对性,趣味性,生活化等特点
	2、任务设置的难度要适宜,不能太难或过于简单
	3、将较难的任务划分成多个子任务,形成任务梯度和任务链
	4、任务要有激励作用,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互相班主完成任务
	5、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及时梳理理论知识
	
合作探究法:
	探究前:
		教师指导分组,按照组内异自组间同质进行分组,一般4-6人为主
		教师知道分工,包括和角色分工和任务分工
		教师明确讨论课题,讨论时间、讨论要求
	探究中: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问题个别处理,共性问题共性处理
	探究后:
		小组总结,教师评价
		
操作演示法:
	1、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画面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说明
	2、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设置疑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教师在演示完毕之后,学生进行独立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操作的理解
	4、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完毕展示作品,并总结评价

8 教学方法的设计意图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探究法  自主探究法
	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能够在亲身实践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提高学习兴趣
	情境导入 任务驱动法 合作研究法
	将理论性的知识蕴含在富有情形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拉近本课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划分成多个子任务,不仅形成了任务梯度,还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研所空间,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通过合作探究,可以为学生提供讨论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习兴趣
	
3、面向全体学生
	分层次教学 合作研究
	设置分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好中差比例分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分层次教学很好的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
	小组合作研究可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课堂效率
	操作演示法 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对于操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通过先观察再操作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本科的知识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谈论探究可能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教师的讲解,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9 小结

交流反馈发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谈心得,谈体会,教师做补充,编口诀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对于重难点的把我
归纳总结法
	教师提供或者与学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能够做到查缺补漏,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作品赏析发
	教师出示优秀作品,学生赏析
	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欣赏美的能力,同时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

10 作业

操作类:完成某一生活作品案例
	   巩固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搜集类:所以与本课相关的知识背景
	   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预习类:预习下节课的知识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降低学习难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作不易,请多多点赞,感谢支持,欢迎指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资格证,信息技术初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