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素养,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书随笔

文/邓航君

      在写下关于这本书的点滴感想之前,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影片中的爸爸马皓文因为一次工程事故意外入狱,错过了孩子马飞的七年成长时光,等他发现时,马飞已是一个眼睛里只有抗拒与不屑的“问题少年”了。但是马皓文却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带马飞在体验自然、感受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中一步步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最终成为了令人骄傲的宇航员。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电影中的爸爸马皓文可谓是一个传统应试教育的对抗者,他为什么能将看似“无可救药”的儿子马飞培养成才?

      我想,这就是立足素养的力量。马皓文先是用自己的智慧劳动告诉马飞什么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在看到儿子黯淡的眼睛中第一次闪耀星星一样的光芒后,他开始带着马飞晚上补习功课,白天零距离接触社会和自然。他所学的知识是带着温度的知识,是体验性的、情感性的、是最大程度还原知识本身面貌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素养,真正成为成长的养料——马飞在一次绝望的洪水中努力自救、化险为夷就是最好的证明。

      父母不可能都是马皓文,而孩子也不可能都成为马飞。但若希望正在成长中的少年们能成为有用之才,就该重视素养的培养。存在即合理,我们肯定当下的教育体系确实给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我们还必须在肯定之中保持清醒,看到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过于重视知识本身,忽略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什么?它是一个人通过各种学习,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知识本身,它是一种知识的转化与内化,最后外化为一种综合的品质与能力。

      核心素养该如何培养?我想《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的书名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深度学习是走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所谓的“深度学习”,它看似是一个新名词,其实不过是对我们早已熟悉的、却常常被忽视的教育理念的概括——“深度学习”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者应该明白: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无可取代的价值不在于知识传递,而在于知识的建构,即教师应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经验激活,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更新和改造图式、实现动态平衡,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兴趣、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相比于只重视知识“灌输”的“机械学习”,这样的学习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更高一层意义上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在本书中的定义如下: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从该定义来理解“深度学习”,我们会感受到参与、体验、探究、合作等关键词在其中的重要性。的确,所谓的“深度”不是指知识的难度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而是指学生的学习任务应该达到触及学生心灵的程度。这种“深度”是在明确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给学生搭建合理的教学“脚手架”,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体验、探索人类发现与建构知识的关键环节,从而真正理解知识,引起心灵的颤动。

      心灵与教学的互动在语文学科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大学教师在课上常常强调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只有教师先进行文本细读,通过字句感受并还原文章中的人物和文章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才能真正贴近文本,体会文字的脉搏。这样的语文教师,才能给学生提供文本解读的阶梯,最后引起学生心灵的颤动。这种颤动不是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的理解,而是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我想,语文教师最大的作用也就在此。这里举一个我在阅读中看到的例子。一位教师在教授赵师秀的《约客》一诗时,进行过两次教案修改。第一次她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约客》一诗表现的是作者悠闲的心情。课后教师反思时认为,这堂课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情味上虽比较到位,但教师定位诗歌中的“闲”为“悠闲”,让学生围绕“悠闲”找依据,有越俎代庖之嫌,进入了单向思维的窠臼。第二次她结合参考资料,保留了诗歌的朦胧、多义的美,以一个关键问题“对着这一个独坐到深夜的诗人,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为核心,引发学生探究、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诗人等客久不至的无聊烦闷的心情,有的学生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诗人在等客之外闲适的心情。不管哪种解释,学生都力争从诗歌本身及教师提供的有关烟雨江南梅熟时节的诗歌中还原诗人等客的现实环境和真实心境,从而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这首精致的短诗。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发展了自身的批判思维,还理解了古人的生活情趣,体会到了中国古典诗歌情语迷离的独特魅力。对于这首诗歌的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理解诗的情感,若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那么学生也就仅仅在书本上抄下所谓的知识点而已,他们可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在学习方法、思维、审美等方面并未提高。而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还原诗境,这种教学就指向了素养的培养,也就是“深度学习”。

      正如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爸爸马皓文的台词:“清华北大只是个过程,不是目的”一样,掌握知识也只是一个过程,并非最终的目的。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立足于每个孩子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让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在未来的社会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足素养,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