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再聊聊附近: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要拥有进入亲密的能力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p4y1W7wY

整理的思维导图https://share.mubu.com/doc/CpRJIJUMhB

本文链接https://www.yuque.com/ben123/say/wp8czn

视频非常喜欢,但是视频时间过长,所以稍微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出了全文的文稿,方便大家阅读。如有错误,请谅解和指正。希望给个关注,或者点一个小小的赞,谢谢啦❥(^_-)

大家好,我是老蒋,这是 2021 年的第一期视频,那么最近因为我生活中的事情比较多,所以耽误了一些在 B 站更新视频的这个事情,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谅解。

那么在去年的最后一天12 月 31 号我更新了一期视频叫《附近的消失》,这是十三邀里面项飚许知远聊到的一个我认为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话题。那最近,我又不断的在琢磨这件事情,而且上一期因为时长还有结构的原因,有一些点是没有尽兴地聊到,所以我这次再出一期视频来补充一些其他的我关于附近的想法。

1物理的附近

首先第一点是附近我们一般谈到的时候,包括上一期视频,主要在谈它的社会意义和在心理上的意义、对人群的意义,但其实他另外还有一层是很重要的,对于理解附近,那就是它是一个物理概念。

附近最简单的意思就是我们身边两三公里的这一块生活区域。

从这个角度去说的话,为什么之前我们生活在附近中,最简单,最直白的一个解释就是以前的人是每天都会去附近溜达的,他会去附近遛弯,或者哪怕他是一个很宅的人,他也必须得走出家门,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解释,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人并不生活在附近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城市规划,比如像北京,北京是一个很苦逼的城市,北漂都知道,为什么苦?是因为它的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并不连接。

北京周边有几个卫星城回龙观、天通苑、北边的、东边的、通州这些生活区域,是散落在城边,可能距离市中心有30公里远的地方,但是工作区域,是相对会在 三四环之内,比如说金融街、中关村、望京或者CBD,而且这样一种生活的区域和工作的地点分开的情况,并且通勤时间很长,比如北京一般会有1-2小时通勤时间,那这种情况就导致你现在吃饭也不在自己家旁边吃,非常常见的一个情况就是在北京7点多钟出门,然后8-9点到单位,直接在单位旁边买个早点啃几口吃掉再上班,下班大概可能是尤其是互联网企业7-9点,你一定是不会回家再做饭的,你在路上吃的,或者你在单位旁边得把这个午饭和晚饭都解决掉。

然后一些约人的娱乐活动,也都在以工作单位为一个轴心去展开,而不是以生活区域,那么家就不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家其实就是一个你租的房子,哪怕你买房子,他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附近就自然地瓦解掉了。

我们现在不每天在这个家周围的几公里之内溜达、去怎么样。像旧时候的人,你可能工作单位离家很近,而且你的一切职能都在家周围展开的,你下班骑一个自行车,晃晃悠悠,中间买个报纸和各个路人打招呼,和你的街坊邻居,买个菜回家做饭,然后晚上去家周边去遛弯,或者聊天去巷子口打牌,那这些东西在现在都不存在了,因为物理上的附近被瓦解掉了。

还有一点是互联网确实也让这个趋势变得加重了或加快了,这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好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衣食住行的选择变多了,比如在之前你们想去一个电影院,或者你们想和朋友想去吃顿饭,你们三四十年前大概率会选择家旁边的一个地方,但是现在们几个朋友,一个圈子里的五六个朋友想聚一顿,很有可能你们会打开某个软件,比如像大众点评这样的聚合评分系统,打开以后你会搜一个菜系,点选一家在北京里面排名比较靠前的、有特色的,然后你们一起去高高兴兴吃一顿。包括电影院也是,你很可能选择或者杜比音效的、或者什么巨幕的等等。那这样的一种情况直接把这个全破坏掉了,城市变成了一个平面,我们实际上做的是选择题,并不是在画一个圈

还有一点其实是大城市的、中国的一线城市的小区规划,他也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地方。这一点,很有意思,其实是最近的五六年,我才开始去这个国家那个国家瞎看,那出国的经历才让我明白这一点,中国的小区规划在全世界来说其实是很特别的。

其他的国家,一般来说没有像中国这样由房地产和政府规划,这样共同拟定的一个小方块,一个小格子。外国大概率不是这样的,那就像我们在 friends 里看到的纽约街头,住宅和街道就是在一起的,我们下楼就去上班,然后车站可能就在楼下,然后,你接脚可能有书店,然后咖啡馆酒吧等属于这个街道的公共区域和公共设施。但是中国的小区规划不是这样的,中国的小区规划市街道和小区是被割裂的,一个小区是被圈在这个围墙里面,可能只有北门、西门两个门,然后你的生活和这个街道其实不太相干,你被圈在了这个区域里面,那这样的一种小区规划,实际上就把街道和社区之间的连接给打散了。

我在直播的时候有一个弹幕问我,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说那现在这种几个小区中间有一个商业综合体,它是不是附近?确实很常见,就是城市可能批了一块地,他几公里见方的一块地方,是强规划的,房地产公司会建三四个小区,那中间有个规划好的商业地产,就是我们看到那种综合体shopping mall,那他可能前三层是卖东西的,第四层、第五层是吃饭的,第六层是一个电影院。然后,中间还夹杂着带小孩玩的,什么这个照相馆,宠物医院等设施。你乍看上去这个可能跟附近有点像,因为晚上周边的人都到这个周边来玩,但是我觉得它和附近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它仍然是一个缺乏自发性的地方,它仍然是一个被强规划好的地方。

那么这一个商业体不管多么繁荣,它和居民并不是一体的,商业体里面的各种店铺的店主和店员跟这个社区根本就没有关系,他可能也是从十几公里外每天来乘坐地铁过来上班,晚上就走了,所以你并不会看到这个居民在这个商业综合体里面,他们哪怕每周去两三次,大家都不会在这里攀谈,每个人都是各自为政的和自己这个家庭一个小单位,在这里面吃饭购物逛街,人们和人们之间是不存在互动的。那在之前的比如北京胡同这样的一个社区结构里面,居民和这个里面的这个商业体结合的非常紧密,比如说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街道上的一个小卖铺的老大爷和街道上的每一个人都很熟,那我出去了,我可能会打招呼“张爷爷那您今天怎么着?吃了没有,怎么看这气色不错啊”

他可能也跟我打招呼,说“小蒋,你这个干嘛去?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喝多了回家的没事吧?”

大家会这么相互的攀谈,但是你决不会在商业体中看到这样的事情,你决不会说走进一个商场,哪怕你的一个商场距离家有 500 米你都不会进去以后跟一个店主,除非你想追她,想把这个服务员搞定,不然你不会跟她攀谈,进行上述的那些对话,因为他这个关系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像这种商业综合体,它是更近的远方,并不是附近。

2加重的认知焦虑

第二点是现在年轻人之中日益加剧的这种认知焦虑,我觉得跟附近的消失也有很大的关系。

我在上一期视频里说了,附近的消失导致了个体身边的各种支撑结构都不见了,不管是社区还是邻里,还是这个大的宗族全都消失了,那么怎么办?

我们就必须以个体的情况,以个体的一个形态去直面这个世界,这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那么这在认知上也是一样的。

现在大家习以为常认为的一种行为逻辑就是,我必须要把世界是如何构成的、世界如何运转的,给拆解开来,然后我才能从中获得我的行事逻辑,我才能够获得我的这个时代红利,我才能够很好的生活。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种底层逻辑是非常奇怪的,其实人类几千年几万年之以来,一直都不是这么生活的,我们人类一直以来都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的父母这一辈、我们的爷奶奶这一辈,他们都是按照并完全另一种逻辑去生活,我们向来都是根据我们周边的这个环境来确定我们的行动。我们每天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给周边的环境周边的人施加一种影响。然后我们获得一些反馈,这样的反馈或者是正面的反馈,或者是负面的反馈,我们得以强化巩固或者修改我们的行为,这是我们这是之前的人在附近没有消失的,之前人们怎么做事情的一个大的逻辑,但是现在完全被重构了。现在因为我们必须得直面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就要弄明白世界是怎么样运转的,但是这其实是压力非常大,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其实是虚妄的一种诉求,人是不可能在完整意义上理解这个世界的。那其实我们人类的大脑在面对复杂系统的时候是有天然劣势的,我们只能够对它进行近似的类化,还有结构化最顶尖的头脑有最好的运气的时候,同时它有海量的数据,它拥有对某些时刻灵光一闪的洞察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才能够窥得天机,我们才能够说,原来世界是这样的,我们才能够预测未来。

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哪怕那些拥有很多社会资源,大家认为很厉害的人,比如说某一个行业的专家,或者这些 CEO 商界的奇才、政治的高位人物,他们其实对于二三十年后的世界预测的准确率也是相当低的,这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实际上普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类99.9%的人类想要洞悉世界的奥秘,然后再去做事,本来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需求。

但是,现在年轻人不这么想,现在年轻人对于所谓的认知的这种追逐,在我看来有一部分人已经到了一种畸形的地步

那么我记得我在之前连麦的时候有过一个杭州的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给我连麦,然后跟我谈了很多关于这个未来的趋势,非常宏观的一些话题,在我看来他已经很优秀了,至少在认知这个层面上,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知道的比他要少很多很多,但是他仍然非常不满足,他说他仍然有很大的焦虑,他觉得自己的信息量仍然不够,这在我看来这完全就是过度了,他可能甚至不自觉的就陷入了一种恐慌或者恐惧之中。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对于信息的索求就不再是出于好奇心或者求知欲,甚至不是一种功利的心态,就是因为恐惧.

那么我在知识区,其实我说的一个话未必有利于我个人的利益,但是我觉得真的是知识区的受众,有一小部分人,可能就是出于这种恐惧感,出于这种焦虑感,他们停不下来,他们一个个刷这种知识视频,而且越宏观的视角越好,越大的视角越好,他们追求那种超级大的格局,要站得非常高,看得非常远才行。我觉得其实大家可以反思一下,如果你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停不下来,而且你每天仍然很恐慌,你越看越都不解渴,你可以去想一下你到底是在害怕什么,你到底是在索求什么,这个到底是不是有必要。那么我并不是说知识是不重要的,其实知识和认知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但是我觉得它要建立在一个相对比较健康的心理机制上,你要知道你在干什么,你最终能得到什么,这样才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状态

3夹在中间的“社恐”一代

第三点,是我在看这期视频的弹幕、评论的时候,有一个现象令我很惊讶,因为有相当多的受众,我觉得有20%-30%的留言,他们对附近完全没有任何的好感,他们说这个附近没了就没了非常好这个现象。因为我本来就是社恐,我在附近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可怕的情况,周围的人都会都有施加社交压力,那么现在这种原子化的社会正合我意。这其实是一个我觉得很有趣的现象,它在某种程度上正呈现出的社会原子化的现实,只有社会原子化的时候才有这么多人有社恐情况。

我们的父母辈其实没有这么多人社恐,大家都是能够比较友善的,能够比较积极地和周围人相处的,但是我想说的还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现在社恐比例这么高,人均社恐的一个状态可能是因为我们恰好处在中间的代际。

我们的父母这一辈,他们是处在附近中的,他们身上还有这方面的遗存,比如说我爸妈现实中有非常多的朋友,他可能每周都会出门三到四次去和他的朋友在北京各个地方的相聚,那对于我爸妈这一代的人来说,他们能够相对完整地体验到附近的好处和坏处。好处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些存在感、价值感那些温暖,那么他们就不会过于的恐惧这种社交。

那么我们这一代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如果生活在大城市,而且是深度的互联网用户的话,我们大概率已经是相当原子化的一个生存状态了,那么我们实际上是处在这样一个状况中,我们体会不到附近的好处,但是因为我们和父母、和家庭之间还将有脱不开的关系,所以我们会在生活的某一个时刻又被拉回到这个附近的状态中,那这是最不好的一种情况。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屏幕面前所有的你们马上要经历了一个春节的状况。

春节你可能在北上广深打工,然后回到了老家,老家是一个乡土社会,老家是一个人情社会。然后你就会被强制的、并不一定情愿的、去像游街示众一样,在亲戚朋友面前走一遭,然后在这种各种家庭聚会上,你就会被七大姑八大姨说“那个小蒋,你这个工作怎么样?你这个有没有对象?你这个……”说一大堆,而且他会拿你和其他人的对比,但是这是最糟的一个情况,然后叽叽喳喳对你的生活进行这个各种指点、各种各样的评判,但是他平时其实又帮不到你,那么一方面我们体会不到这种好处,我们一方面又会时不时的感受到这种恐惧,这种横加的指责,那当然我们就觉得这种人情社会,这种附近是一种不好的东西。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我们往后推演,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但是这个东西我们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代倒不一定是这样。

他到什么时候有可能会缓解?

我觉得如果说 00 后是互联网原住民的话, 00 后这一批人做父母之后,生下的下一代的小孩很可能就不再是这样一个状态了,那么她们的父母就是一个基本上生活完全原子化的个体,他们也是一个原子化的个体,只有通过血亲组成的小家庭,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的这种连接,那么当社会本来就是相当原子化,也不会进入到附近的时候,我觉得可能反而倒不社恐了。

那个时候大家互相之间的边界感都会很强,也不会再出现说,我突然去judge你的生活,或者我突然说“哎,那个蒋老师你是设计师,然后能不能免费帮我做一套封面”,大家也不会,大家互相之间都很有边界感,很有分寸感,而且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性格来挑选自己的朋友,那么到了那个时候到了可能 20 年以后,我觉得那时候的小孩社恐比例可能反而会稍微下降一些,不会有现在这种人均社恐的状态。

当然了,我补充一句,这个社恐这么多,也可能跟 B 站的这个前生今世有关系,毕竟是一个二次元网站,在最初的时候核心用户有可能相对就比较宅、相对本来就比较的封闭,没有冒犯的意思,但是这可能也是因素之一。

4封闭的附近是炼狱

第四点,刚才说的那种附近那种人情社会中不好的、令人压抑的那一方面,那么什么时候这种特质会达到顶峰?

我觉得其实是附近在开始萎缩的时候,当这样一个共同体或者这样一个社区开始萎缩,不再有新的成员加入,并且成员在不断流失的时候,他的那种排外的特质,他这种不好的因素会达到一个巅峰状态。当全盛时期的,比如说四五十年前的那种社区,其实他是很自信的,里面成员是不会具有特别多的排外的特质的。他顶多都会有一些优越感,就是我们这个片区是全西城最好的一个片区,我这个街区最好的,我哪都不去,然后外面人都不如我们这样的街坊邻居好,他顶多会有这种优越感,这种满足感,但是并不会非常的排外,但是当这一片成员不断的流失,而且吸纳不了新的人进来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对外产生警惕。

其实我在去天津这个大院拍摄的时候,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这个大院的人其实对外是比较警惕的,我在里面拿着一个手机,我在到处拍的时候,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和在北京的一个状态是不一样的。在北京,我拿东西拍的时候没人理我,我随便进一个小区,我随便拍东西也不会有人觉得,这个有问题,但是我在大院的时候我能看见,我一旦在这个院子里走的时候,我在拍东西的时候,周围的这个老大爷大妈,然后都会把目光集中在我身上,然后他们都会以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因为我显然是一个外来人,我显然不是大院里面的居民和大院里面的小孩,这是一个生面孔,我能感觉到他们这种戒备感,那其实大家也可以看美剧最近的这个四五年有一个非常火的一个主题,就是这种荒凉的衰败的小镇,这种经济负增长的小镇像《利器》《真探》其实都是这种调调,包括电影《狗镇》,它展现的是更极端的一个情况,那么当一个团体或者一个社群变成这种衰败期,他就会失去自信,它就会失衡,它就会呈现出一种极端的保守性,保守性甚至达到偏执的地步,甚至他有一些暴力的特征都是有可能的。那么这是最不好的情况。

一个这样自闭性的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再和外面产生互动的附近,可以说是人间炼狱,那么这个甚至我们可以把它从线下延展到线上。

为什么陈睿反复的说社区一定要吸纳新的成员、B 站一定要破圈,如果不破圈,这个社区一定会走向萎缩。

其实就有这样这方面的情况,那就是社区这样的一个东西是必须与外界产生足够多的交互,必须不断地有新成员补充进来,他才能维持他应该有的一个活性的一个活力。

你怎么认识“社区”类app?

5现代人为什么倦怠?

第五点,是我最近的一个思考,现代人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这么疲劳?我相信屏幕面前的你们很多都有这种感受,不一定是身体上的疲劳,有的人没有996,没有每天繁重的体力或者脑力劳动,但是仍然会觉得每天很疲劳,我觉得这种疲劳倦怠是当代人的一个非常大的一个特点,它是现代性的一部分,那一般人的解决方式就是所谓的 work hard, play hard,然后我们在一段时间就把自己所谓的放空,我们逃离北上广,然后去度假,或者去完全换一种生活方式,有的人还去一个禅院里面去修行,但是为什么平时的生活这么累?

在以前,其实大家并没有这种每一段时间就好像自己要死掉一样,要瘫掉一样,然后需要去一个地方重启充电

我觉得其中有一点原因是,在有附近的时候,那附近几乎能给人一种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一种信任感还有支撑

附近是一种非市场化的、一个自然组织的形态,它具有很强的自发性。附近的这个状态里,人做一切事情都是所谓自然而然的,你自然而然去生活,你自然而然去生产、交易、语言社交,你没有必要在这个状态中去额外的展现自己,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和另外一个人长期相处的,所以他有一种长期性,那么你不用去呈现自己,相处久了,他自然能知道你是谁,所以在之前的这种状态中,你身上的一些特点优势特性,它都会自然而然地往外溢出,你只需要去好好生活就可以,别人自然能够知道你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价值、是不是一个能够信任的人。

但是,在一个完全的商品社会里,在一个纯粹的交易网络里,完全不是这样。最具现代性的一个职业是什么?显然就是推销员,那么因为在脱离了附近之后,人和人的相遇是单维的,是切片的,是直面相撞的,我就因为这个目的找到了你,那你也就在评估我是不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双方是不是能够就这一件小事上谈成合作,它是短期的一种行为,大量的交易都是短期的。那么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中,我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而且有很多市场化的竞争,那你需要在一个广泛的市场中和其他的这个同行共同竞争一个资源,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的东西去售卖给你,有可能是某种商品,也有可能是我本人,就像在面试中,在谈合伙人的时候,那我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把我是谁,把我有什么优势一股脑的去倾倒于你,那么这绝对不是一种低频行为,可能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我们每天都要把自己掏空了、掏出来,把自己东西消耗干净,然后展示给对方证明自己的价值,然后不断的获得各种各样的资料、信任,不断地验证自己的价值。

所以这个我觉得是现代人会觉得每天都很累的一个原因。如果以前有这个附近的情况下,那人和人之间是自然而然相互信任的,那么这种在附近对人的信任或者支撑看上去是很茫然的、很盲目的,好像它是一种类似于先验的一样,就是我不分青红皂白,只要你是我们这个宗族的姓,只要你住在这一片,我就认为你是一个可信的人,但是其实他背后你要仔细的去拆分这种心理,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其中有几个因素,一个是其实我们对人的信任感,尤其是在旧时候和生产活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在这一片地方,有一个面馆老板,他做面条这件事是被所有大家都能理解的,他用的都是好面,他的做法都完全的干净卫生,而且他从来不坑人钱,那么周边人就会把他认为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我去天津的这个拍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那个女群友,我跟他联系以后,我说我要去你那拍东西,她说她的爷爷奶奶,尤其是爷爷对这个事情会很戒备,因为她说漏嘴了,他说我是一个自媒体。他爷爷就问自媒体是什么职业,她说了一大堆,他也听不太懂

她爷爷说:这个人有单位吗?

她说:没有,没有任何的单位。

他爷爷就觉得说,不但说这个拍摄那可能不太行,最后好说歹说才变得可以,而且说你以后少跟这样的人去来往

因为他也会觉得你这个人没有一个单位,而且你做的事情是我不理解的,那我又如何去信任你?

所以,生产上互相相通,互相理解对方的生产过程,认可对方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几乎约等于你这个人是可信的,你这个人在道德品性上是可信的,那另外你其实这种旧时候的东西我们换一个词,大家就能理解,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担保机制,旧时候人和人都在网里生存,我们的人际关系是一张大网,因为谁而认识了谁,又因为谁而认识了谁,谁和谁之间有联系。

那么在这个现实中的社交网络中,人和人之间是可以相互担保的。那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在旧时候从一个不管是乡下还是从某个小城市到一个大城市里来打工,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里面,写的有很多这样的情况,那很常见的一种做法是什么?

由你的同乡把你推荐给某个他认识的老板,那他可能会这么说,“小蒋就是从我们那来的人,他们家和我们家就住对门,这个小蒋为人老实,踏实肯干,然后又聪明,你可以相信它”

那么这背后的一个原理,为什么老板会相信,因为其实就是一种担保。那不管是谁推荐了小蒋,那么如果事后被证明是一个不靠谱的人,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然后脑子也不行,手也不行,也不爱学东西,而且还偷鸡摸狗,那么最终这个担保人,这个举荐人本身的信誉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老板会觉得那你为什么给我推荐这个人,你拍着胸脯向我保证,说知根知底,实际上他不是那么回事,老板之所以学会信任小蒋,是因为有中间担保人的人信誉作为背书,其实在旧时候的这个附近里面,人和人之间有这种近乎无条件的信任,背后是有很多扎扎实实的原理存在的

6共同体的异化

第六点是在附近消失衰败之后,其实现在我们仍然会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群里,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你没法摆脱这样的人性中的需求,那么这样的社群有可能是比如说车友会、乱七八糟的兴趣小组,或者大家探讨一件事情,或者拥有某些共同理念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那么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某种想象的共同体,那么我觉得大家应该会对这种想象的共同体抱有一定的警惕和戒备。为什么?

因为这样共同体,包括但不限于可能爱好、共同的崇拜、共同的理念理想这样的共同体,它有一个问题是它缺乏现实的边际,它鉴定人和人之间的一个方式是,你和我是不是某些方面的同类人,那么因为他缺乏这种现实中的边界,所以他出于一种保护性的目的,他就需要去强化一种认证,甚至有一定的仪式感。通过验证互相身上的某种标签,去把你吸纳进来说你是我们的人,你和我是站在一边的人,那么这样的想象的共同体往最好的一方面来讲,他可能会是非常融洽,他可能互相是 soulmate ,可能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因为某一个共同的目的聚拢在一起,形成非常亲密的伙伴,而且可以进行很多深度的探讨,这对人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但是如果他在最不好的情况下,一旦它稍微往不好的地方滑落,他有可能就会体现出很大的排外性,它甚至会体现出比现实世界中更分明的权力结构。

那我用更直白的话来说,其实有一个最典型的现象就是,这种想象的共同体非常容易出现很强的鄙视链,比如说二次元的圈子或者电影的圈子,或者任何一个这种基于爱好组成的圈子,因为我要确认你是我们的人,我要建立这个小圈子的边界感和荣誉感,所以我要认为我比其他的群体要厉害要强,那么非常容易的就建立出一种鄙视链的关系,我看不上,比如说我,我是某个原教旨主义者

原教旨主义或基本教义派,也称“原理主义”、“基要主义”或“基要派”,是指某些宗教群体试图回归其原初的信仰的运动,或指严格遵守基本原理的立场。

他们认为这些宗教内部在近代出现的自由主义神学使其信仰世俗化、偏离了其信仰的本质,因而作出回应;一般提倡对其宗教的基本经文或文献做字面的、传统的解释,并且相信从这些阐释中获得的教义应该被运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都存在“原教旨主义”。

原教旨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宗教现象:当感到传统的、被人们理所当然地接受了的最高权威受到挑战时,对这种挑战毫不妥协,仍反复重申原信仰的权威性,对挑战和妥协予以坚决回击,一旦有必要,甚至用政治和军事手段进一步表明其态度。所以,原教旨主义有极强的保守性、对抗性、排他性及战斗性。

我会强化我们这个理念,把它去进行刻板化标签化,那其他的这个人都不属于我们这个团体,其他的人都不如我们,那包括像饭圈这样的组织,最开始都是非常纯粹简单的,我们共同喜欢一个明星,那我们就在一起讨论讨论这个明星,他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状态,但是因为这样的边界性,我开始设定一定的规则,你不为这个明星办一些事情,不买他的专辑,你就不配称为我们这个圈子里的人,并且这样的圈子可能还会分化,你是 CP 粉,我是唯粉,然后我们之间互相看不顺眼,然后谁的层次高,谁的层次低等等,然后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它会体现出非常强的攻击性和组织性,那么一旦当这个群体完成了这样的变化之后,那么所谓的初心就变得非常弱,甚至不复存在了。

那最初我们可能仅仅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说我们同样喜欢一个人,或者我们喜欢一个爱好,这样非常纯粹的目的聚在一起,但是一旦这样的趋势展开,那这样的初心就有可能异化成了纯粹的身份相关的各种行为。我要保住我的身份,我要保持我最高贵的某一个特征

7消失后怎么办?

我们来来到最后一个问题,那么这两期视频说了这么多关于附近,附近消失的原因,还有消失之后的影响,还有各方面的问题,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办?我们在附近消失之后,我们失去的一些支撑,我们怎么样去找回内心的安宁,或者说我们怎么样找回这种信心,找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那么这个问题,我在第一期视频里没有做解答,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太太深远的话题,那么我没有能力给出解答,而且现在我做视频方法论,还有我的理念也得有一些转变,我觉得在我们这个社会,各种问题都非常复杂,影响因素都非常多,那么我把一部分问题给呈现出来,也许我们找到它的根源,找到他的原因就已经足够好了。有些问题我没有办法给出答案,我也不苛求自己做到。

附近的消失之后,我们怎么办?我可能有三个思路

第一个思路,是许知远在最近经常说的一个词是亲密。虽然说我们身边的这种社群解体了,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我觉得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那些非常质朴的、非常基本的一些人和人相处的道理,那么现在反而倒成了一种圣母心,或者一种很奇怪的东西,那就是人和人之间应该多一点点的善意,应该多一点点的包容,就这么简单,并且我们可以把自己打开,我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判断和信任体系,我们和一些人成为这个非常亲密的、非常深度的关系,那么这不意味着你成为一个老好人,你成为一个中庸的人,我觉得我们是可以怪异的,我门可以拥有个性,但是尽量不要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拒绝所有的好意。所以说这个思路就是用深度的关系去代替附近。按许知远的话来说,建立之后能怎么样?亲密可以带来勇敢,而勇敢会带来新的突破和新的机会。那我个人觉得也是这样,那亲密关系可以让我们跳出短期的利益关系的束缚,能够让我们变得更丰富更开阔。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着拥有这种建立亲密、建立深度关系的能力。

第二个思路,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们尤其应该与某种历史或者某种古典的传统建立连接,我们应该和他去交涉进入到某种传统里面,那如果这个我们说的书面一点,那就是在个体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一个意义世界,意义世界代替附近形成一个缓冲。那么这个意义世界可以有很多种,他有可能是一个宏大的奋斗目标,他有可能是某个艺术领域,不管是绘画诗歌还是文学,还是音乐都可以。那么它也可以是以某种主义、某种概念体系,这都是可以的。为什么传统的经典重要?我觉得是因为在之前在古典的时代里,那么一切问题都是崭新的,闪闪发亮的,都是第一次接触的,先贤们探索的是一些人性中永恒的问题,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而最基本的问题能够穿越时空,给人以永恒的一些力量。那么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跟传统相连接的意义世界,能够脱离这种单向度的单维度的竞争,那么我们可以在和他人和各种社会准则、无休止的对比中获得一些喘息。

老蒋补充:我们深入到某个艺术或者思想领域之后,能够发现人类共通的恒久的问题,你会发现我辈不孤。我们现在的欣喜、痛苦,一部分其他人也遇到过,有人能够真的理解你(哪怕你永远没法见到TA),这是一种很大的安慰。换个角度,可以理解成找到精神上的“附近”,并且这个“精神上的附近”是持久的,难以被外部世界影响,不会背弃你的,我们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内在的安宁。

第三个思路,这个我扯远一点,我觉得整个的这个现代社会的进程,我们个体都是在有一个大的方向,那就是我们在获得更多的解放、更多的自由、更多的个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舍弃掉了很多我们原来有的一些信念,比如说我们之前相信神明,我们相信死后的世界,我们相信轮回,我们相信这个宇宙中有某种至高的道德秩序、至高的守则,那么现在我们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这些虚空中的存在,我们宁愿相信这个人是可以自由的生活在这个大地上,我们可以解放自己的天性,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自我实现、找到自我价值。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自我的确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在附近消失,在这个各种各样的束缚都被打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我们就可以获得对自己生活真正的掌控呢?

据我的观察未必。项飚说,超越生活是很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有一些时刻是站在更高的地方,我们去思考一些眼前鸡毛蒜皮外的事情,但是超越生活之后,如何去回观自己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我觉得很多人是没有回观生活的能力,因为这一层连接体被打破了,那么这样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非常容易被远方的各种概念和现有的观念所蛊惑和影响,容易被它所掌控。实际上,我个人觉得人是社会动物,那自我这个东西需要他人来映衬的,那么我们需要和其他的人进行深度的交互、深度的接触,那么我们在和他人的这种亲密的关系或者冲突和摩擦中,然后一次次的和解寻因。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能够明白什么是世间通行的、放之四海皆准的人性,那么什么是我和他人之间非常独特的不同?那么我到底是谁?我需要什么?我可以为之付出什么?那只有在这一次的这种挫败还有挣扎之中,我们才能够获得自我,我们才能够更明白我是谁

但是,现在当这种我们和身边的人的关系逐渐疏远,我们这层支撑层不在的时候,那么很多时候这种经过大量的验证,经过实践,经过非常扎实的这种自我观照就不见了,那么它变成了一种什么?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观变成了一种选择游戏,我们是从现成某个地方拿出来一个答案,说人应该怎么样生活?

可能答案 A 是人应该获得最大的快乐,快乐就好了,那么这是某种享乐主义。

另一个可能说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我们要获取最大的精力,我们要体验足够多的东西。

那也许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某种精致利己主义,那一切都像某个标准的利益,比如说钱、权力来看

那么另外也可能么有某种竞争哲学,认为这个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我多一份别人就少一份,所以我需要不停地在打败别人,不停的去爬上一节节的阶梯

…………

现在是一个很开放的社会,这些观点我觉得都没有问题,关键是他是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它是不是在你的生活中逐渐确立和找到的一条路。但是据我的观察,很多时候并不是。很多时候,这种东西变成了一种选择游戏,我们好像在做一个选择题,到处都是按何勇的一首歌里说的“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我们只需要去摘抄一个正确答案,把它变成自己的就可以

那么这我觉得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这不是真正的自我,这也不是真正的获得自由和解放。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拒绝成为一个缝合怪,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和锚点,这个很重要,我们需要有在一切的各种各样相对的东西,各种各样飘浮不定的这种世界和行为之间,找到一个你所相信和坚持的东西,你所相信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到底在哪里,我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那么这样的锚点从何而来?

我觉得它一定来自于某个你自己的体感。我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词,但是我只知道这么去说,那就是它一定来自于你自己身体,你自己感官的触觉,你自己所接触到的世界,它一定来自于你真实的实践和行为获得的反馈,那这才是属于你的一些想法。

那么前一段的时间,我和一个朋友在聊艺术,那我觉得这聊到中间我就发现这个事不对劲,他说了很多关于各种艺术题材的这个观点,他说了很多这种非常武断的判断,但是我发现这些东西很空虚,那么我最后就问他,我说,你自己到底对艺术这件事怎么看,什么是 从你的听歌、看小说、看电影中得来的,你在什么时刻获得了什么样的触动,那最终我们发现我们对于艺术这件事的观念一定来源于某种你的信念,比如我们说艺术是不是来源于宇宙中的某个跟人类没有关系的地方,我们人类只是把他从虚空中摘了出来,那么你如果是这么想的话,他一定不来源于你的分析,它一定来源于你在某一个接触艺术的时刻,你感受到的这一点,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需要去把自己的触角伸开,我们需要变得敏感,我们需要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东西中获取真实的反馈,获取真实的体感。那么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锚点,你找不到真正来源于你自身的观察、思考、想法和信念的时候,那么你就容易被远方的某种概念或者观念体系所蛊惑。比如说最典型的被人批判最多的、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反思的就是消费主义

结尾彩蛋

好了,这期节目基本就结束了,我在结尾的时候瞎跟大家聊一聊,那十三邀,是我一个非常喜欢的节目,我在直播中也经常的去看过好多期,那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团队就知道了, B 站有一个老蒋,然后经常直播十三邀的节目,于是在上周末我就被邀请到了参加了一个叫“十三邀的朋友们”的活动,大概有三四十个KOL、自媒体被邀请去,然后和许知远的还有他的团队进行了一个类似于茶话会一样的对谈。然后他们先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回顾自己五期的这样一个节目的历程。

然后再有将近两个小时,是我们和他们的一个对话,我们提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他们去进行解答,还有各种交流。

这个非常高兴。我有一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感觉,因为终于和我个人认为这个时代最好的人文节目和对话节目的背后的人接触上,而且我觉得我从和他们的接触中获得的一些鼓舞。我觉得这个团队的内容理念是我高度赞同的,那我觉得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十三邀的话,我会选择真实和丰富。

这个节目不会提出虚假的问题,不会把人套进一个虚假的框架中,不会把问题进行虚假的阐释,他们追求的是找到真问题,进行真实的表达,呈现出真实的面貌。

另外一点我觉得是丰富,其实这个时代做到丰富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内心很容易就变得非常的贫乏,而且大众的关注点总是非常的狭窄,关注于冲突、关注于这种最激烈的问题。

那在这个活动上,许知远说了一段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大致的去复述一下,就是许知远说有人说他们这个丧,他说我们是最不丧的,他说我们是丧的反面,那为什么说他们不丧?

因为在思想、人文的领域,跟现实中这些非常尖锐的针锋相对的局面不同,那么思想的领域是极其广阔的。在这个广阔的领域中,道路有无数条,不存在丧的问题,我们每一条路都可以,我们自己可以任选一条,我们想要走的路往前走下去,那么这个是真正的丰富性

那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和十三邀团队的见面,是一个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我从中受到鼓舞,这是近期让我最开心的一件事。

好,本期内容就到此为止。如果你觉得刚才我说的这些东西,有价值或者有意思的话,你可以给我一个三连并且关注我,那么我是老蒋,我是一个喜欢关注各种各样问题,喜欢关注人,喜欢关注群体,喜欢关注财经社会人文,喜欢琢磨事的这样一个up主,咱们下期再见。

交流评价

他的观点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尤其是对现象的归纳,所以让人有一种说的很对、很戳心的感觉。

但我觉得还是有作为up主的通病,就是为了视频效果而过于主观,没有很客观的辩证一个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为客观的东西往往有些是乏味的,观众不一定会感兴趣的。

比如,附近的消失、社会原子化等现象的合理性和背后真正的影响。我认为它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想避免也避免不了,有它的合理性,而且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那么大,不足以当作问题来看待。

有意识地保持现实世界的附近交流当然可能更有幸福感,但没有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无所谓,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没啥影响。所谓认知焦虑和社恐等等,都是社会发展到这个形态伴随的新问题,发展一定意味着解决了一些问题的时候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但不可能只要发展没有问题,也不可能为了避免新的问题倒退回去。

另外最后他提出来的三个解决思路,其实没太看懂,逻辑有点弱,没有发现很值得记忆和践行的关键点。

我的对这个现象的理解和建议是:

1.任何人都应该逐渐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技术趋势,不能总是觉得过去的就是好的,事实早已证明未来的才是好的;

2.过去的一定有好的东西,你要自己筛选出来,去保留、去发扬,比如附近的左邻右李消失了,但是待人亲和、热络的情感是可以保留的;

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昨天我也思考了一个内容,是关于内容消费与教育的。

我发现现在身边人们的需求、消遣娱乐都是与内容消费相关的,比如说手机上的抖音等短视频,公众号、知乎等社区。大量的人在生产内容,消费内容。

特别有一类“讲道理”的知识视频,我就是有一种觉得不对劲的感觉。

刚才那个视频就会与很多讲道理的短视频不一样。给我的感觉是有一定的穿透力,能够引发共鸣和大家的思考,所以在评论区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能够看到别人,根据自我经历,衍生出其他的一些思考

你说得对,他是有穿透力的。这种穿透力不在于道理的阐述,而在于既存现象的归纳和总结,让你觉得说得准、说得透。这种人的输出质量会比一般的所谓媒体发声要高很多。

我觉得你可以试着去掌握他的信息源,比如十三邀,自己去看几期。然后这个up主对你而言就不再只是一个up主了,你们两个都是十三邀的观众,可以在同一个层面去交流,而不是他up主,你观众。

我之前也跟你讲过,当你看到一个人觉得他“有点东西”的时候,可以去顺瓜摸藤,找他的逻辑起点和信息源,这种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可以让你更快的和对方站在同样的水平线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蒋】再聊聊附近: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要拥有进入亲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