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MySQL之路——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概述详解

前言

MySQL实现事务、崩溃恢复、集群的主从复制,底层都离不开日志,所以日志是MySQL的精华所在。只有了解MySQL日志,才算是彻底搞懂MySQL。 

日志是mysql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数据库运行期间各种状态信息。mysql日志主要包括错误日志、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事务日志、二进制日志几大类。

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MySQL的三大日志系统:Redo Log(重做日志)Undo Log(恢复日志)Bin Log(二进制日志文件)

一、Redo Log(重做日志)

1.1为什么需要redo log

事务的四大特性里面有一个是持久性,具体来说就是只要事务提交成功,那么对数据库做的修改就被永久保存下来了,不可能因为任何原因再回到原来的状态。那么mysql是如何保证一致性的呢?最简单的做法是在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将该事务涉及修改的数据页全部刷新到磁盘中。但是这么做会有严重的性能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因为Innodb是以页为单位进行磁盘交互的,而一个事务很可能只修改一个数据页里面的几个字节,这个时候将完整的数据页刷到磁盘的话,太浪费资源了

  • 一个事务可能涉及修改多个数据页,并且这些数据页在物理上并不连续,使用随机IO写入性能太差

因此mysql设计了redo log,具体来说就是只记录事务对数据页做了哪些修改,这样就能完美地解决性能问题了(相对而言文件更小并且是顺序IO)。

作用概述:Redo Log就是用来保证服务崩溃后,仍能把事务中变更的数据持久化到磁盘上。

MySQL事务中持久性就是使用Redo Log实现的。

1.2什么时候写入Redo Log? 

开始MySQL之路——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概述详解_第1张图片

  1. 从磁盘加载数据到内存
  2. 在内存中修改数据
  3. 把新数据写到Redo Log Buffer
  4. Redo Log Buffer中数据持久化到Redo Log文件中
  5. Redo Log文件中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磁盘中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需要写Redo Log BufferRedo Log FIle?直接持久化到磁盘不好吗?

直接写磁盘会有产生严重的性能问题:

  1. InnoDB在磁盘中存储的基本单元是页,可能本次修改只变更一页中几个字节,但是需要刷新整页的数据,就很浪费资源。
  2. 一个事务可能修改了多页中的数据,页之间又是不连续的,就会产生随机IO,性能更差。

这种方案叫做WAL(Write-Ahead Logging),预写日志,就是先写日志,再写磁盘。

1.3redo log基础概述

redo log包含了两个层面:

  1. 内存层面(redo log buffer)重做日志的buffer,由redolog block组成,一个16MB
  2. 物理磁盘层面 (redolog file) 重做日志文件id_logfile0,id_logfile1

redolog的整体流程:

开始MySQL之路——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概述详解_第2张图片

 还没提交就在写log。redolog的优先级跟高。

注意:redo log buffer刷盘到redo logfile的过程并不是真正的刷盘,只是刷入到文件缓存中(这个是操作系统提高文件写入效率的优化)。

但是这种就会出现交给系统,刷盘不及时,宕机造成数据丢失。

1.4redo log刷盘规则

写入Redo Log Buffer之后,并不会立即持久化到Redo Log FIle,需要等待操作系统调用fsync()操作,才会刷到磁盘上。

开始MySQL之路——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概述详解_第3张图片

具体什么时候可以把Redo Log Buffer刷到Redo Log FIle中,可以通过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配置决定。

参数值 含义
0(延迟写) 提交事务后,不会立即刷到OS Buffer中,而是等一秒后刷新到OS Buffer并调用fsync()写入Redo Log FIle,可能会丢失一秒钟的数据。
1(实时写 每次提交事务,都会刷新到OS Buffer并调用fsync()写到Redo Log FIle,性能较差
2(延迟刷新) 每次提交事务只刷新到OS Buffer,一秒后再调用fsync()写入Redo Log FIle。

InnoDB 的Redo Log File是固定大小的。可以配置为每组4个文件,每个文件的大小是 1GB,那么Redo Log File可以记录4GB的操作。

采用循环写入覆盖的方式,write pos记录开始写的位置,向后移动。checkpoint记录将要擦除的位置,也是向后移动。write pos到checkpoint之间的位置,是可写区域,checkpoint到write pos之间的位置是已写区域。

开始MySQL之路——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概述详解_第4张图片

Redolog小结: 开始MySQL之路——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概述详解_第5张图片

1.5redo log与binlog区别

由bin log和redo log的区别可知:

  • bin log日志只用于归档,只依靠bin log是没有crash-safe能力的。但只有redo log也不行,因为redo log是InnoDB特有的,且日志上的记录落盘后会被覆盖掉。因此需要bin log和redo log二者同时记录,才能保证当数据库发生宕机重启时,数据不会丢失。
  • redolog是存储引擎层产生的,而binlog 是数据层层面产生的。假设一个事务,对表做了10万行的记录插入,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不断的往redo log顺序记录,而bin log不会,只有事务提交后才一次性写入binlog日志。
  • 功能:redo log:让innodb存储引擎拥有崩溃恢复能力,bin log:保证了Mysql集群架构的数据一致性。

二、Undo Log(恢复日志)

2.1为什么引入undo log?

为了保证事务的原子性(既事务中的操作要么全部做完,要么都不做)。如果事务执行中突发异常,如数据库出错、操作系统宕机等,亦或者程序员要在事务执行过程中结束当前事务的执行,如何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呢?

这就需要在对一条记录做变更(增删改,不包括查)时,都要把能回滚的内容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回滚的时候只需要对数据库进行一个相反的操作即可。

  • 新增一条记录,记录下主键,回滚时直接DELETE这个主键的内容;
  • 删除一条记录,记录下被删记录的内容,回滚时可以将内容再插入表中;
  • 修改一条记录,记录下修改之前的旧值,回滚时直接更新为旧值。

2.2undo log的作用

  • 回滚数据:undo log记录了每个操作的逆操作,可以逻辑恢复数据(注意:类似git 操作,不是物理上的恢复,既数据结构和页可能变化了);
  • MVCC:在InnoDBMVCC的实现是通过undo log来完成。当用户读取一行记录时,若该记录已经被其他事务占用,当前事务可以通过undo log读取之前的行版本信息,以此实现非锁定读取。

2.3undo log的类型

在InnoDB中,undo log分为两种:

  • insert undo log:是指在insert操作中产生的undo log。因为insert操作的记录,只对当前事务本身可见,对其他事务不可见(这是事务隔离性的要求),因此这种undo log可以在事务提交后直接删除。不需要进行purge操作。
  • undate undo log:是对deleteupdate操作产生的undo log。该undo log可能需要提供MVCC机制使用,因此不能在事务提交时就进行删除,提交时放入undo log链表,等待purge线程进行最后的删除。

2.4undo log的生命周期 

开始MySQL之路——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概述详解_第6张图片 

MySQL处于性能考虑,数据会优先从磁盘加载到Buffer Pool中,在更新Buffer Pool中数据之前,会优先将数据记录到undo log中。

记录undo log日志,MySQL不会直接去往磁盘中的xx.ibdata文件写数据,而是会写在undo_log_buffer缓冲区中,因为工作线程直接去写磁盘太影响效率了,写进缓冲区后会由后台线程去刷写磁盘。

2.5删除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undo log日志是如何生成,并且作用于事务回滚的,那这些数据是什么时候删除呢?

  • 针对于insert undo log,因为insert操作的记录,只对事务本身可见,对其他事务不可见。故该undo log在事务提交后就没有用,就会直接删除。
  • 针对于update undo log,该undo log需要支持MVCC机制,因此不能在事务提交时就进行删除。提交时放入undo log链表,有专门的purge线程进行删除。

三、Bin Log(二进制日志文件

3.1bin log基本概述

binary log,二进制日志文件,也叫作变更日志(update log),是MySQL中比较重要的日志,和运维息息相关。它记录了所有更新数据库的语句(如DDLDML语句)并以二进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中,但是不包含没有修改任何数据的语句(如数据查询语句select、show等)。

bin log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执行语句的逻辑,和redisAOP日志类似,会按顺序记录所有涉及更新数据的逻辑操作。

3.2主要作用

  • 数据恢复:MySQL可以通过bin log恢复某一时刻的误操作的数据,是DBA常打交道的日志。
  • 数据复制:MySQL的数据备份、集群高可用、读写分离都是基于bin log的重放实现的。

开始MySQL之路——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概述详解_第7张图片

3.3记录格式

binlog日志有三种格式:statementrowmixed,对比如下:

格式 含义 优点 缺点
statement 每一条会修改数据的sql都会记录在binlog中,基于SQL语句的复制,记录的是更新数据操作的SQL语句,这些语句同步时会被其他节点执行,如update T set time=NOW() where id = 1; 不需要记录每一行的变化,减少了binlog日志量,节约了IO, 提高了性能。 由于记录的只是执行语句,为了这些语句能在slave上正确运行,因此还必须记录每条语句在执行的时候的一些相关信息,以保证所有语句能在slave得到和在master端执行的时候相同的结果。另外mysql的复制,像一些特定函数的功能,slave与master要保持一致会有很多相关问题。
row 5.1.5版本的MySQL才开始支持 row level 的复制,它不记录sql语句上下文相关信息,仅保存哪条记录被修改。 binlog中可以不记录执行的sql语句的上下文相关的信息,仅需要记录那一条记录被修改成什么了。所以row的日志内容会非常清楚的记录下每一行数据修改的细节。而且不会出现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存储过程,或function,以及trigger的调用和触发无法被正确复制的问题。 每条数据的更改被详细记录,如整表删除,alter表等操作涉及的数据行都会记录,ROW格式会产生大量日志。
mixed 混合模式,5.1.8版本开始,以上两种格式的混合版,对于DDL只对SQL语句进行记录,对DML操作则会进行判断,如果判断会造成主从不一致,就会采用row格式记录,反之则用statement格式记录。 既节省空间,又提高数据库性能,保证数据同步时的一致性。 无法对误操作数据进行单独恢复。

 注:将二进制日志格式设置为ROW时,有些更改仍然使用基于语句的格式,包括所有DDL语句,例如CREATE TABLE, ALTER TABLE,或 DROP TABLE。

3.4Binlog结构和内容

日志由一组二进制日志文件(Binlog),加上一个索引文件(index);Binlog是一个二进制文件集合,每个Binlog以一个4字节的魔数开头,接着是一组Events。

  1. 魔数:0xfe62696e对应的是0xfebin
  2. Event:每个Event包含header和data两个部分;header提供了Event的创建时间,哪个服务器等信息,data部分提供的是针对该Event的具体信息,如具体数据的修改
  3. 第一个Event用于描述binlog文件的格式版本,这个格式就是event写入binlog文件的格式
  4. 其余的Event按照第一个Event的格式版本写入
  5. 最后一个Event用于说明下一个binlog文件
  6. Binlog的索引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其中内容为当前的binlog文件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数据库,mysql,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