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169|君子“尊五美屏四恶”

图片发自App

有一次,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提出了君子“尊五美屏四恶”的六字诀。

子张问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论语·尧曰》20·2)

孔子说,君子如果具有五种美德、摒弃四种不好的行为,从政当一个好官是不成问题的。

哪“五美”呢?

第一,惠而不费。就是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实惠而无所耗费。孔子接着说,百姓们觉得有利的事,那就让他们去做,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国家实际没有耗费吗?老百姓愿意做点小买卖能挣钱养家,那就让他们去做好了,何必让城管追着他们跑呢?老百姓想开个小公司,那就给他们办执照啊!只要不做违法的事,不仅不给国家造成耗费,还给国家交税,又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劳而不怨。就是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怎么做?那选择可以让百姓可以做事的时间和事情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左传》多次讲到,国家要修筑工程,一定要不违农时,这样老百姓才从心底里愿意给你干。《春秋·宣公八年》记载说:“城平阳。”《左传》说:“城平阳,书,时也。”鲁国筑平阳城,《春秋》加以记载,这是因为合于时令。《春秋·庄公二十九年》记载说:“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左传》说:“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厩。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意思是,《春秋》所以记载这件事,是由于不合时令。凡是马,春分时节放牧,秋分时节入马圈,春天造延厩,是不合时令的。

第三,欲而不贪。就是可以有追求财物富贵的欲望,但不能贪,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意思。君子追求仁德便会得到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孔子说他自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四,泰而不骄。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吗?

第五,威而不猛。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君子衣冠整齐,重视自己的形象,庄重严肃,使人见了就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在弟子的心目中,孔子就是这么个形象,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7·38)。

那么,“四恶”又是什么呢?

第一,“虐”。不教而杀谓之虐,就是事先不经教化,老百姓违反了法令,便加以杀戮,这就是虐待。也叫“不教而诛”。

第二,“暴”。不戒视成谓之暴,就是事先不加告诫,时间到了便要他人成功,或者要求其必须完成,这就是残暴。

第三,“贼”。慢令致期谓之贼,就是事先下了命令,但似乎不严格,但期限到了,下属完不成,你不加通融,硬要惩罚他,这就是贼害。

第四,“有司”。就是施人恩惠、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就像国家主管出纳的“有司”即有关部门一样,舍不得,这是小气、吝啬。

“五美”“四恶”,实在是为政者所应当注意的。

另外,本章记述的体例是“子张问孔子”,与《论语》的基本体例不同,因此,疑为儒家后学特别是子张的后学弟子所补辑。或者本为“子张问曰”,后学在编辑中加了“孔子”二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新视界169|君子“尊五美屏四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