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阴差阳错,大抵如是

初中时看《甄嬛传》尚不太懂,只一昧怨恨帝王无情,唏嘘宫中女人终生凄凉,哀叹果郡王与甄嬛的爱情悲剧。那时剧中描摹的甄嬛形象,活脱脱就是一个大家闺秀,琴棋诗画样样精通,谋略不输男儿。十七岁的年纪,饱读诗书,上慈父母,下教幼妹,从此我读古文中美丽女子便有了模样。甄嬛从不奢求入宫承宠,独树一帜地祈盼被撂牌子,渴望一生一次一心人的忠贞爱情。无奈天总不遂人义,圣心不可揣测,她被迫参与了紫禁城的明争暗斗。我总想知道,满宫妃嫔究竟是为了自己而活,还是一家人的荣宠。明明都是十几岁的年纪,就要被迫学着苦心经营,趋炎附势,献媚讨好,甚至拿稚子做争宠手段。偌大紫禁城,真心爱皇帝,臣服皇帝的女人又有几个?我那时青春,自以为少女情怀总是诗,对这样一部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的电视剧,实在提不起兴致,但无奈当时网络尚不如今日发达,闲来打发时间也没有颇多选择,便半推半就勉勉强强地看完了。


近来重温,心境大不相同。这感觉正如我高中读红楼,初次读的是情节,再回味却是个中细节,品读揣摩之下,才能发现其中意趣。雍正帝这一曾经最让我憎恨的角色,如今却让我平白心疼了许久,剧罢后意难平久久不能释怀的也是四郎与嬛嬛的爱情。以往种种清宫剧以及我浅薄的历史知识存储告诉我,胤禛并不是康熙爷疼爱的孩子,母亲也对他冷冷地,事事拿他与十四阿哥作比,连让生母抱着唱摇篮曲哄着入睡都是奢望。年少时亲眼见母亲与隆科多亲近更是让他对爱情,对后宫嫔妃有所忌惮,桩桩件件疑心重重。好不容易他忍辱负重终于走上云巅,由着之前九子夺嫡的惨痛教训他也早就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陈建斌老师的演技令我赞不绝口,是他,将雍正的形象刻画地入木三分。新皇登基之后政务也并不是那么顺风顺水,大将军年羹尧侍宠骄纵,得意忘形,屡屡以下犯上,他也不怒,反而在各地战事时对其“重用”,并多次嘉奖,纵地年羹尧越发得寸进尺。为除去年羹尧,他对外安抚群臣,由着他自掘坟墓,对内华妃任性跋扈,他顾着情意也多加宽恕。如此隐忍几年之下,终于一举除去。戏里甄嬛对此的解读是:除去嘴里长的溃疡,必得烂透了才下手,这越是烂透了,也越是除地干净。从这个细节也不难看出甄嬛与皇帝的心意相通,真正的爱情大抵如此,彼此默契如是。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宵衣旰食勤勉爱民的好皇帝,剧里也对此多有展示。河南秀才罢考他立马出宫亲自巡视,宫里时疫发作他着急地几天难以入眠,天气干旱两月未降雨影响农耕,他带着皇后出宫祈福……是他,延续了康熙爷开创的大清盛世。也是他,拘着帝王的身份,得了天下,得了民心,却得不到别人对他的真心。


甄嬛离宫前心灰意冷冲着皇上哭吼的那句“这几年的情爱与时光,终究是错付了”之时,皇上的眼神闪躲,不敢直视的神情,摆明了他心中对面前的女子有着最深的牵恋,却从未直视自己的真心。每个男人大抵都有初恋情节,纯元就是雍正的白月光,是雍正心里不可触碰的柔软。纯元逝去已久,但这宫里所有的女人都有着纯元的影子,眉姐姐温婉似纯元,安陵容歌喉似纯元,端妃的琵琶乃纯元皇后所教,而我们的女主人公,更是眉眼几分像纯元,从一开始就抓住了皇帝的眼球。皇上起初宠嬛嬛,是以待菀菀之心宠嬛嬛,在他心中,认为甄嬛不过是菀菀的替代品而已,但甄嬛,却将皇帝视为唯一的夫君,求他能与自己白首不相离,两人之间的情愫,从萌芽阶段,就是建立在这样不对等的条件下的。然而这位在爱情面前桀骜不驯的君王,起初总不以为意,对着嬛嬛思念菀菀,他认为是甄嬛的福分,是旁人几辈子都修不来的恩泽。可是,经年累月的相处之下,他不知不觉间爱上的,是眼前能与他谈古论今的甄嬛,与他赏花酿酒的甄嬛,与他庭前月下的甄嬛,这样在才识上与他势均力敌的甄嬛给他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是后宫中那些庸脂俗粉不能企及的。只是他每每将要察觉之时,皇后总要处心积虑地在他周围提起已故纯元皇后,让他恍惚间错以为自己爱的甄嬛仍然是纯元的影子,而非甄嬛本人。俗话说,梦里吐真言,嬛嬛离宫之后,病中梦呓混混沌沌时的皇帝喃喃的“嬛嬛”二字,就足以表明他的真心。“嬛嬛”是谁,嬛嬛是除菀菀以外第二个得皇帝真心牵挂的人啊!可是,甄嬛断断不能接受自己在爱人心中仅仅是一个替代品,她甄嬛就是甄嬛,是一个独立的,不依附于任何人的存在,她自以为与皇上精神契合,皇上待她亦如是,不曾想如此之久,竟是她自作多情。“菀菀类卿”四字是一把锋利的刀,在他与皇上之间永远划出了一道口子。那日,她强撑着怀胎十月的笨重身子在养心殿泪眼婆娑地看着面前相知相守多年的枕边人,竟觉得十分陌生。多年情分,终成一场空。一国之君如皇帝,又怎么会为个普普通通女人认错,重新审视与嬛嬛多年相处的点点滴滴,正视自己对甄嬛的感觉呢?这一错,便是三年,这三年,便是再也回不去了。


那日回到碎玉轩,她万念俱灰之下生下胧月,而后请旨执意离宫。看到这里,我只想说:不愧是甄嬛!别人眼里得皇上宠爱是因为“眉眼有几分似纯元”的福分是求之不得的,她却绝不能接受甘为附庸。入宫那年,雍正对他说:紫禁城的风水养人,定不会叫你玉减香消。如今倒真是应了,宫里的污浊晦气她未曾沾染半分,总是独善其身,人不犯她,她也绝不害人,就如同她所爱的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去了甘露寺的甄嬛,对皇上的爱也淡了。皇帝大病初愈情不自禁步行至碎玉轩时,见眼前陈设如旧,不觉间悲从中来,眼角挂着一滴不易察觉的泪。他与嬛嬛,终究是错过了。


辗转经年,皇帝执意接甄嬛回宫。赐姓,封妃,迁宫,赋权,他要把昔日欠嬛嬛的一切加倍补上,弥补内心对她的亏欠。只是他不知的是,眼前人已非从前那个明媚的女孩,已非那个不谙世事不染尘埃的甄嬛,甄嬛爱他,也恨他。雍正一直是个奢求真心的人,他从未得到皇阿玛的关怀和教导,不在母亲的关爱中长大,与自己琴瑟和鸣的妻子早逝,这些都让他痛苦不堪,执政初期根基未稳更是不敢大胆表露真心。但是,嬛嬛回宫之后,变化天翻地覆,政务上他已经治理地井井有条,没有大的毒瘤需要清除,这时的江山他是坐稳了的,他祈求与甄嬛延续当日的情意,但三年间,不止他变了,甄嬛也变了。爱情中连帝王都能够放下身段,他对甄嬛的纵容已远胜当日对华妃,就连得知她与果郡王私通也没有追究,只是对她说:你病了这么久,你的孩子们都很想你,回去看看吧!他不忍,不忍将窗户纸捅破,更不忍,亲手杀了她维护皇家尊严。他的包容,也是甄嬛没有想到的。雍正崩逝之前,回顾自己一生,父母之爱,兄弟之谊,夫妻之情,全都失去了。他自语:“朕这一生,要求的或许曾经得到,然而正如流沙逝于掌心,终于也都没有了。”气绝之前最大的期望却是嬛嬛唤他一声“四郎”,这么简单的请求,他也无法被满足。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雍正是爱惨了甄嬛的。只是看着面前爱人冰冷的眼神,他也无比清醒甄嬛有多恨他,叹到:朕与嬛嬛,终究是回不去了……


执拗如甄嬛,绝不应允满足他的心愿。却在雍正终于离世之后,对着他的遗体说:四郎,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也许从一开始,便错了……这时,她才肯放下,放下对面前这个男人所有的爱以及所有的恨。甄嬛放下了,读者、观众如我,却怎么也放不下。


《甄嬛传》​是由爱生恨的悲剧,“菀菀类卿”阴差阳错的哀叹。《如懿传》是兰因絮果,花开花落自有时的轮回。年少时的彼此托付,耳鬓厮磨在猜忌挑拨下,竟成了相顾无言,两两相望,唯余失望。若硬要比较,我爱《甄嬛传》多上几分,不止是甄嬛敢爱敢恨杀伐果断的性格,更是她从始至终与皇上都尚存爱意。只是宫墙之内,谁又敢托付真心?哪怕与心爱之人,亦如是,桎梏之多不叫人痛快。叹只叹,世间的阴差阳错都只不过是寻常罢了。往事不可追,与诸君共勉,万望珍惜当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的阴差阳错,大抵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