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DRM范式」写作?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老子

1

中国画讲究有形亦可以虚, 无形也可以实。画中云、水、烟、雾, 可不着笔墨, 化为虚象;同样画中一片空白, 在舟船、山峦的衬托下, 又可显出云、水、烟、雾。

image

比如南宋马远这幅《寒江独钓图》,画面空疏寂静,仅有一叶孤舟和一俯钓老翁, 然而寥寥几笔微波与大片的空白,却能令人眼前幻化出烟波浩淼、水天一色的虚像。同样,我们看齐白石的虾,能感受到水的清澈;赏徐悲鸿的马,能体味到风的速度。这正是中国画的「留白」在虚实间所创造的耐人寻味的境界。

那么「留白」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人类大脑为何能根据不同情境,将相同的空白脑补出不同的幻象?

回答问题前,先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当你看到「冰雪」、「霜冻」、「狂风」和「冬天」这4个词后,第一时间蹦入你脑中的暗示词汇是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这个词是---「寒冷」。这个小测试简单重现了Roediger 和McDermott 1995的实验,他们在Deese创立的实验范式上进行了扩展,首先给被试者看一些词汇,通常在15个左右(如冬天、冰雪、霜冻、狂风、发抖等),过后让被试者回顾看过哪些词汇,这时被试往往会误以为看到了「寒冷」这个并未出现的词汇。

该实验验证了呈现关联词表导致高错误回忆率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错误记忆范式」,全称为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简称为「DRM范式」。经典 DRM 范式共包括 36 个词表,每个词表由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被称作关键诱饵(如寒冷),和与它相联系的 15 个学习项目(如冬天、冰雪、霜冻、狂风、发抖等)组成。

在寒江独钓图中,马远用一孤舟一蓑翁和寥寥数笔微波,让画中留白在我们眼前幻化成辽阔渺漠、寒意萧然的江水;同样,「冰雪」、「霜冻」、「狂风」和「冬天」4个词汇也会让我们错误的以为看到了「寒冷」这个未出现的词汇。由此,中国画中的「留白」和认知科学中的「DRM范式」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抛开严谨枯燥的科学研究和数据,如何一句话秒懂「DRM范式」?简单粗暴总结为:用X以外的相关词汇,引发读者脑补出X

2

那么DRM范式如何应用于写作?

功夫在诗外,除了画中引人玩赏不止的留白,「气蒸云梦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营造出的氛围同样让我们冥思遐想。这类诗中留白的精妙,用认知科学来解读,便是DRM范式营造意境的效果。

为了深入理解,一起做道题:如何描写一位男子迫切想见心上女子

补充背景:男主人公对女同事有朦胧好感,这次厂里的领导做寿请客,不好交际的男主人公本来不去,后来他回到家,忽然想到女同事可能会去,所以他临时改变主意想去。如果是你会如何描写男子这份复杂心情的变化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来看张爱玲同学的答案:

那天晚上,世钧和叔惠回到家里,休息了一会,叔惠去拜寿去了,世钧忽然想起来,曼桢大概也要去的。 这样一想,也没有多加考虑,就把玻璃窗推开了,向窗口一伏,想等叔惠经过的时候喊住他,跟他一块儿去。 然而等了半天也没有看见叔惠,想必他早已走过去了。

楼窗下的弄堂黑沉沉的,春夜的风吹到人脸上来,微带一些湿意,似乎外面倒比屋子里暖和。 在屋里坐着,身上老是寒丝丝的。这灯光下的小房间显得又小,又空,又乱。 其实这种客邸凄凉的况味也是他久已习惯了的。但是今天也不知怎么的,简直一刻也坐不住了。

他忽然很迫切地要想看见曼桢。结果延挨了一会,还是站起来就出去了,走到街上,便雇了一辆车,直奔那家饭馆。
-------张爱玲《十八春》

现在我们一起拆解文本,来看文中是如何巧用DRM范式的。

楼下的弄堂黑沉沉的,春夜的风吹到人脸上来,微带一些湿意,似乎外面倒比屋子里暖和。在屋里坐着,身上老是寒丝丝的。这灯光下的房间显得又小,又空,又乱。

这段猛一看似乎和感情没任何关系,按惯常思维,我们呈现感情,一定会写男子如何思念女子,脑子里都是女子倩影、一颦一笑、心情如何急迫想见女子等等,然而张爱玲并没有按常规出牌,而是以空间起笔描写了夜晚楼下和屋内的对比:

「外面」--春夜的风,微带湿意,似乎比屋里暖和

「屋内」--老是寒丝丝,房间又小,又空,又乱

接下来这句

其实这种客邸凄凉的况味也是他久已习惯了的。但是今天也不知怎么的,简直一刻也坐不住了。

看到这里我们也不禁觉得屋内逼仄,主人公烦乱、焦虑、矛盾的情绪一下就能感同身受。

再看最后一句

他忽然很迫切地想要看见曼桢。

这时虽用了「忽然」一词却一点都不突兀,因为前面做了整整一个段落的铺垫,前面「春夜」、「微带湿意」这样词汇,暗示着春心萌动,「外面似乎比屋内暖和」,暗示主人公找理由想出去。

张爱玲这段行文中没有任何和爱情相关的词汇,只是用空间营造氛围,读来能瞬间脑补出,恋爱中人那种很微妙的心情,将男子的悸动和纠结呈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通过大量铺垫,运用DRM范式轻而易举营造出的效果。这种写法张爱玲的文本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案例:

屋顶花园里常常有孩子们溜冰,兴致高的时候,从早到晚在我们头上咕滋咕滋锉过来又锉过去,像瓷器的摩擦,又像熟睡的人在那里磨牙,听得我们一粒粒牙齿在牙龈里发酸,如同青石榴的子,剔一剔便会掉下来。——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用「咕滋咕滋」、「锉来锉去」、「瓷器的摩擦」、「熟睡的人在磨牙」来描写「屋顶溜冰」,从声音、动作、视觉多个角度的暗示。让大脑很快以这些暗示脑补出画面。「牙齿在牙龈里发酸」、「要掉下来」,从「屋顶溜冰」,写到嘴里的感觉,读者不知觉情绪被这些词语支配,脑中对文字描绘的屋顶溜冰场景异常鲜活,感同身受。

模仿高手才能成为高手。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抛弃传统写法,比如一写悲伤就写「哭泣」,一写开心就写「大笑」。用DRM范式描写氛围,通过周边的景物、情绪、对话、感官体验为读者营造独特的氛围,身临其境。

当然张爱玲那时并不知道认知科学,也不知道什么是DRM范式,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完全是天赋异禀。而认知写作学,正是将超一流作家优秀文本的模式提炼出来,结合认知科学原理去解读,让我们这些没有异禀天赋的正常人,通过刻意练习也能掌握超一流大师独特的写作技巧

3

了解到这个写作的高阶技巧,我们一起来试试:运用「DRM范式」描写「安静的咖啡馆」。

想到安静的咖啡馆,你的脑中会不会出现一只慵懒的猫,或者一个昏昏欲睡的人。被我猜中了?这是因为大脑喜欢模式,常人思维中会有一些固有的时空关系概念,就像宇文所安调侃唐朝的诗人:只要有月亮,就一定是明月,不会是月牙甚至是半月。诗人从来不在雨夜失眠;季节往往是秋天;诗人必定独守空床。正是这些固有的时空关系概念阻碍了我们的创新。

如何打破模式?

  • 可以通过「远距联想」对事物或场景进行比喻

一般人写安静的咖啡馆,毫无意外都会写慵懒的猫,打盹的人,如果我们将人或猫换成其它事物呢?比如打盹的会不会是咖啡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安静不代表没有声音,是否能像王维一样以动衬静?比如咖啡泡沫消失时是什么声音?咖啡馆窗外的街道又是什么声音?

  • 可以从多角度对场景描述呈现

你也可以试试关闭这个氛围的主要感官,用其它感官去感知环境。看看能否写出不一样的感觉?

比如想描写电钻的声音很大很吵,可以学习张爱玲从溜冰「瓷器的摩擦」的声音,过渡到嘴巴里牙龈发酸的感觉。关闭听觉用其他感官去感知:脚下地表的震动、小石子的飞溅,身体毛孔和皮肤的感觉.....如此等等是不是能表达出「吵」的一个新视角呢?

同样,关闭听的感官,用看的感官写出安静的声音:咖啡馆的色彩是什么样的?光源来自哪里?有没有在空气中产生折射?能不能和油画等艺术作品进行联想?

以上小小角度是帮你找到撬开更大脑洞的支点,相信你有更好的创意去打破固有模式。

「呈现,而不是讲述」,利用 DRM 范式就是呈现的一种方式。----认知写作学

最后来欣赏一位认知写作课学员小伙伴运用DRM范式的精彩呈现吧!

她坐了下来,还是那张吧台左边的那张小圆桌,灰色的单人小沙发。落地阅读灯发淡黄的光,桌上咖啡还小浮着白烟。打开书,淡雅书香迎面而来,翻动书页,声音让人着迷。

没有写猫,没有写睡着的人,通过「吧台左边的小圆桌」、「灰色单人小沙发」、「落地灯」、「淡黄的光」、「咖啡小浮着白烟」、「淡雅书香」、「翻动书页的声音」这些空间、颜色的词汇,营造出咖啡馆的时空结构,将舒适静谧的氛围,描摹的生动细腻。

小结

如何在描述事物时让读者印象更深刻?也许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在法庭上雄辩的律师,提供一切证据----描述人物的行动和角色的细节,让读者自己去脑补。

正如美国作家恰克·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的这条写作建议,利用人类的「DRM范式」,是超一流作家普遍掌握的本能。小说家利用人类的错误记忆,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所以伟大的小说家和作家是最接近上帝的人。把这个高阶技巧掌握好,对写作新手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步。希望我们一起在不断刻意练习中,学会借助「DRM范式」高阶技巧,打破模式,创造出自己的新世界

  • 参考:认知写作学
    Deese–Roediger–McDermott paradigm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运用「DRM范式」写作?)